- 年份
- 2024(7797)
- 2023(10878)
- 2022(8823)
- 2021(7969)
- 2020(6941)
- 2019(15276)
- 2018(14758)
- 2017(29093)
- 2016(15426)
- 2015(17091)
- 2014(16582)
- 2013(16843)
- 2012(15211)
- 2011(13100)
- 2010(13500)
- 2009(13437)
- 2008(13129)
- 2007(12028)
- 2006(10772)
- 2005(10212)
- 学科
- 业(82132)
- 企(78053)
- 企业(78053)
- 济(64900)
- 经济(64819)
- 管理(64299)
- 财(33102)
- 业经(27550)
- 方法(27394)
- 融(26008)
- 金融(26008)
- 务(25201)
- 财务(25181)
- 财务管理(25144)
- 企业财务(23754)
- 银(23588)
- 银行(23564)
- 行(22621)
- 农(21985)
- 税(21962)
- 中国(21111)
- 税收(20506)
- 收(20335)
- 数学(19630)
- 数学方法(19501)
- 制(18271)
- 农业(16807)
- 技术(16077)
- 策(14241)
- 理论(13879)
- 机构
- 学院(218515)
- 大学(210430)
- 济(95299)
- 经济(93541)
- 管理(86935)
- 理学(73452)
- 理学院(72848)
- 管理学(72062)
- 管理学院(71685)
- 研究(67090)
- 中国(62809)
- 财(56028)
- 京(43411)
- 财经(41566)
- 科学(37648)
- 经(37546)
- 农(37504)
- 江(35291)
- 所(34191)
- 中心(32512)
- 财经大学(30536)
- 研究所(29906)
- 农业(29536)
- 业大(29289)
- 经济学(29243)
- 州(27891)
- 北京(27404)
- 经济学院(26565)
- 商学(26558)
- 商学院(26352)
- 基金
- 项目(133185)
- 科学(105935)
- 研究(98765)
- 基金(97851)
- 家(84137)
- 国家(83320)
- 科学基金(73428)
- 社会(64294)
- 社会科(61230)
- 社会科学(61213)
- 省(53630)
- 基金项目(51083)
- 自然(46910)
- 自然科(45872)
- 自然科学(45857)
- 自然科学基金(45143)
- 教育(43209)
- 划(42967)
- 资助(40564)
- 编号(39256)
- 业(34678)
- 创(32327)
- 成果(31418)
- 重点(29832)
- 创新(29331)
- 部(29179)
- 发(28999)
- 性(27688)
- 制(27564)
- 国家社会(26898)
- 期刊
- 济(110341)
- 经济(110341)
- 研究(71064)
- 财(50801)
- 中国(43786)
- 管理(38098)
- 融(36555)
- 金融(36555)
- 农(35294)
- 学报(29173)
- 科学(27507)
- 农业(23445)
- 大学(22593)
- 学学(22009)
- 财经(21145)
- 技术(19619)
- 业经(18799)
- 务(18488)
- 经(18081)
- 经济研究(17730)
- 财会(16274)
- 税(15840)
- 业(15002)
- 会计(14258)
- 教育(14246)
- 税务(14070)
- 问题(13340)
- 技术经济(13071)
- 国际(11507)
- 现代(11309)
共检索到350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立杰 付方佳 程小可
目前国内有关企业避税经济后果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从债权人角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债权人视角出发,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鉴于水平值检验可能存在的遗漏相关变量问题以及为了使研究设计更好地符合本文的理论预期,本文采用变化值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避税程度对债务融资能力和债务成本的影响。具体地,本文检验了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变化和企业总体避税程度变化对企业融资能力变化和债务成本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变化还是企业总体避税程度变化,均与债务融资能力变化显著负相关,与债务成本变化显著正相关,即企业避税程度增加得越多,债务融资能力下降得越多,债务成本增加得越多。研究还发现企业避税程度变化对债务融资能力变化和债务成本变化的影响仅存在于公司治理较差或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公司治理较好或者信息透明度较高企业中,企业避税程度对债务融资能力和债务成本的负向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信东 张亚男
基于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企业避税角度实证检验零杠杆现象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与国际市场类似,我国资本市场也存在零杠杆现象,且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公司采取极端债务融资决策的可能性越高;而税收征管水平越强,零杠杆现象发生的概率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可以显著地抑制企业避税与其零杠杆决策间的正向关系,而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研究结论不仅对股东及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更重要的是为税务部门等国家政府机关有效地发挥税务征管外部治理效应及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实证支撑。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税收征管 零杠杆 债务融资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避税行为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作为债务融资的主要提供者,债权人须权衡企业避税的成本和收益,并将其纳入信贷决策定价过程。研究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高,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并且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处于税务稽查强度较强地区的企业中。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作为衡量公司治理水平变量,进一步考察发现,税务稽查对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成本负向关系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样本中尤为明显。本研究对债权人更好地了解企业避税的经济后果,发挥税务稽查的治理功能,认识外部税务稽查与内部公司治理的替代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行 赵健宇 叶康涛
本文利用我国2002年所得税征管体制改革这一"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企业避税程度变化如何影响其债务融资行为。我们发现,随着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企业总体负债率显著上升。但通过进一步区分债务融资来源,我们发现,企业避税难度增加并未导致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正规金融融资的增加,这一结果不支持企业避税行为的"非债务税盾效应"假说,也与Graham和Tucker(2006)的开创性研究不符。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会导致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负债的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获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郑晶晶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沪深两市2008-2013年的832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避税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管理层持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债务成本越高;当管理层持股时,对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即当债权人识别到管理层持股水平较高时,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将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郑晶晶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沪深两市2008-2013年的832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避税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管理层持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债务成本越高;当管理层持股时,对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即当债权人识别到管理层持股水平较高时,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将减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刘青青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避税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即避税程度越高,资本结构越低,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存在着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务资本成本对企业避税与资本结构的负向关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随着债务资本成本的提高,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的替代效应越强。本研究对现有的关于企业避税经济后果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也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刘青青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避税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即避税程度越高,资本结构越低,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存在着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务资本成本对企业避税与资本结构的负向关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随着债务资本成本的提高,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的替代效应越强。本研究对现有的关于企业避税经济后果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也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旭超
采用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而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则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时持股金融机构的金额越大,越能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则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产融结合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债务融资成本 持股金融机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旭超
采用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而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则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时持股金融机构的金额越大,越能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则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产融结合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产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债务融资成本 持股金融机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花双莲 孙唯庄
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基于代理风险的不同,进一步考察了审计质量对高管海外经历与债务融资成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代理风险的存在使得外部审计质量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在分析师团队跟踪多的企业中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更明显。并且相对于海外留学经历,高管的海外工作经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明显;相对于CEO或董事长,其他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凸显了拥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为企业的海外人才引进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杰 陈晶
文章以2006年~2014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隶属于企业集团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集团上市公司的业绩传染效应。证实了如果前一年集团中存在业绩下滑事件,第二年会对其他关联公司产生负向业绩影响,即存在业绩传染。文章同时发现了融资成本是导致集团业绩发生传染的新路径。
关键词:
集团 债务融资成本 业绩传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廉永辉 何晓月 张琳
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2631家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从作用机制上看,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信息风险和代理风险三个途径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的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容 邓金龙 程果
与以往从高管强制变更角度的研究不同,转而以高管主动离职为基点,考察了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并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高管主动离职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提高;(2)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越能抑制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3)当跟踪企业的分析师数量越多,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越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进 孙谦
员工持股计划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式”双重差分(PSM-DID)模型,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风险高、代理风险高和融资困难的企业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持股比例和有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更好,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的边际效用强于普通员工持股比例。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会受到“搭便车”的影响。本文从债权人的视角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正面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也为企业设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