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2)
2023(8381)
2022(6533)
2021(5864)
2020(5058)
2019(11235)
2018(10876)
2017(21731)
2016(11093)
2015(12180)
2014(11918)
2013(11924)
2012(10592)
2011(9117)
2010(9690)
2009(10036)
2008(9301)
2007(8601)
2006(7573)
2005(7362)
作者
(29798)
(24655)
(24511)
(23089)
(15879)
(11623)
(11183)
(9429)
(9290)
(8980)
(8425)
(8349)
(8228)
(7669)
(7628)
(7602)
(7294)
(7274)
(7043)
(6858)
(6082)
(6043)
(5919)
(5687)
(5620)
(5550)
(5495)
(5444)
(4880)
(4729)
学科
(72243)
(69195)
企业(69195)
(53215)
经济(53157)
管理(51548)
业经(26079)
(25943)
金融(25943)
(23144)
银行(23144)
(22573)
(22504)
方法(21885)
(19629)
(19389)
财务(19376)
财务管理(19365)
企业财务(18408)
中国(17632)
(16581)
农业(15602)
技术(15375)
数学(14702)
数学方法(14659)
(12538)
(12530)
企业经济(11850)
理论(11522)
体制(11519)
机构
学院(161078)
大学(152321)
(75616)
经济(74363)
管理(69545)
理学(58759)
理学院(58367)
管理学(57961)
管理学院(57668)
中国(47982)
研究(43791)
(38141)
(30221)
财经(30058)
(27196)
(25843)
(25652)
中心(23847)
经济学(23353)
(23169)
银行(22404)
财经大学(22079)
商学(21994)
商学院(21817)
科学(21387)
经济学院(21304)
(21233)
(20942)
(20898)
(20531)
基金
项目(96974)
科学(79114)
研究(75394)
基金(72671)
(60038)
国家(59386)
科学基金(54462)
社会(51301)
社会科(48954)
社会科学(48943)
(39554)
基金项目(38496)
自然(33067)
教育(32527)
自然科(32383)
自然科学(32378)
自然科学基金(31908)
(30169)
编号(29971)
资助(28985)
(28622)
(25053)
成果(22782)
创新(22335)
(22154)
(21626)
(21558)
国家社会(21493)
重点(20999)
(20572)
期刊
(87906)
经济(87906)
研究(49378)
(37965)
金融(37965)
(34593)
管理(31422)
中国(29719)
(25775)
科学(17505)
业经(16949)
农业(16194)
财经(16088)
技术(15508)
学报(15009)
(13822)
经济研究(13191)
大学(13155)
学学(13003)
财会(11426)
技术经济(11004)
问题(10917)
(10715)
现代(9670)
商业(8906)
会计(8792)
世界(8788)
(8747)
农村(8499)
(8499)
共检索到25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坤  戴文涛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了企业违规背景下的贷款融资。研究发现,企业的违规行为显著影响企业的贷款行为,即与非违规企业相比,违规企业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成本较高,并且当企业的违规次数增多,违规程度严重时,企业的贷款行为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与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受到的贷款限制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违规行为会通过恶化企业现金流、增加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影响企业的贷款成本和贷款数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违规及贷款融资文献,对于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坤  戴文涛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了企业违规背景下的贷款融资。研究发现,企业的违规行为显著影响企业的贷款行为,即与非违规企业相比,违规企业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成本较高,并且当企业的违规次数增多,违规程度严重时,企业的贷款行为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与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受到的贷款限制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违规行为会通过恶化企业现金流、增加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影响企业的贷款成本和贷款数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违规及贷款融资文献,对于企业减少违规行为及金融机构制定相关信贷政策和措施具有较大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祥利  
本文选取2013—2020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分析了企业违规对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违规次数与公司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在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起到了中介作用,违规行为会通过声誉机制和信号传导,降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商业信用,从而增加了违规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成本,加重了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沛华  
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负面声誉事件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基于中国2000—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公司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作为负面声誉冲击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第一,负面声誉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且事件的负面冲击具有长期效应。第二,从企业融资结构的角度来看,负面声誉冲击主要降低了公司长期贷款与发行债券的融资能力,并促使企业转向成本更高的租赁融资与短期贷款融资。第三,负面声誉冲击在约束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后,会对企业当期的业绩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然而,本文发现对企业罚款并不会对企业融资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企业违规的罚款机制设计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认识和解释声誉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华民  吴非  
本文基于广东省四地市的小微企业调研数据,将最优银行规模结构引入分析框架,研究不同贷款技术组合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差异。研究发现,依靠硬信息贷款技术来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技术路径难如人意,而软信息贷款技术则展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银行机构面向小企业融资不存在贷款技术条件约束,无论硬、软信息贷款技术,大银行机构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研究发现了背离"小银行优势"的经验证据,软信息贷款技术足以成为联结"大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纽带,在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下更是如此。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重新审视适配小微企业融资的银行体系,从而为当下的"一二五"新规提供新的经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刚  陈才东  
现有的研究表明,高风险和高成本降低了银行向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并进而导致了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选择有效的贷款技术,在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银行的成本。不过,在现实中,某种贷款技术的效果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左右,因此,要选择恰当的贷款技术,必须要考虑具体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青芳  卜华  彭冲  
文章以2008~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每年定期公布的信息考评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透明度与贷款规模与贷款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越高的公司,新增的银行贷款规模越大,银行贷款的成本越低,同时,信息透明度对银行贷款融资的影响程度受到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制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小勤  杨涛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信息的不可得性和不可控性。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外银行开发的多种形式的贷款技术,着重分析了“关系型贷款”(相对于其他形式贷款而言)能更好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最后,文章指出了“关系型贷款”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关系型贷款”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推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伟时  
当前三资企业违规行为的成因与对策王伟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中,以外商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三资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国三资企业目前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开始并且逐渐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瑛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违规操作贷款的现象有所遏制,信贷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在农村信用社中还存在个别信贷人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操作的现象。为纠正和杜绝农村信用社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湖州市信合办开展了对全市农村信用社进行全面彻底检查稽核的工作。通过检查,了解掌握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现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指导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扬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都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然而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产权性质的异质性会造成企业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而这种信贷歧视会约束企业的替代性融资,即当民营企业面临商业信用约束时,其更难以使用银行信贷进行融资性替代。本文利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民营企业受到了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而信贷歧视减弱了民营企业银行信贷的融资替代性。为了缓解民营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政府应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减少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而企业应加强产业关联,增强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司美玲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合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其违规行为越多。进一步考察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发现,相比短期金融资产,企业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对其违规行为的增加作用越大,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由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推动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镜清  李善民  周小春  
本文考察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民营企业家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2006-2010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银行贷款比率和更长的贷款期限,同时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政治关联在金融危机中的贷款效应越明显。此外,虽然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但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对公司价值有负作用。以上结论表明,政治关联虽然给民营企业带来债务融资便利,但并不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