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8)
- 2023(12813)
- 2022(10409)
- 2021(9711)
- 2020(8324)
- 2019(18703)
- 2018(18354)
- 2017(36287)
- 2016(18736)
- 2015(20673)
- 2014(20287)
- 2013(19724)
- 2012(17688)
- 2011(15180)
- 2010(14944)
- 2009(13900)
- 2008(13533)
- 2007(11678)
- 2006(9915)
- 2005(8933)
- 学科
- 业(85512)
- 济(79983)
- 经济(79899)
- 企(79311)
- 企业(79311)
- 管理(70072)
- 方法(39782)
- 数学(31775)
- 数学方法(31435)
- 业经(28616)
- 财(28066)
- 农(25513)
- 务(22186)
- 财务(22155)
- 财务管理(22131)
- 制(22096)
- 企业财务(21018)
- 银(20529)
- 银行(20383)
- 行(19008)
- 农业(18736)
- 技术(17753)
- 中国(17451)
- 划(14570)
- 策(14469)
- 和(14388)
- 理论(14373)
- 融(14228)
- 金融(14227)
- 贸(13583)
- 机构
- 学院(256274)
- 大学(249556)
- 济(112929)
- 管理(112446)
- 经济(111076)
- 理学(97174)
- 理学院(96410)
- 管理学(95246)
- 管理学院(94762)
- 研究(70942)
- 中国(66931)
- 财(54370)
- 京(49381)
- 财经(43851)
- 经(40132)
- 农(38269)
- 科学(38184)
- 江(38025)
- 中心(37008)
- 经济学(34833)
- 业大(33599)
- 财经大学(32849)
- 商学(31906)
- 经济学院(31804)
- 所(31739)
- 商学院(31630)
- 州(30397)
- 经济管理(30254)
- 农业(29819)
- 北京(29708)
- 基金
- 项目(173070)
- 科学(141026)
- 基金(130686)
- 研究(130506)
- 家(110527)
- 国家(109542)
- 科学基金(99198)
- 社会(87253)
- 社会科(83106)
- 社会科学(83084)
- 基金项目(69680)
- 省(67444)
- 自然(63193)
- 自然科(61845)
- 自然科学(61833)
- 自然科学基金(60791)
- 教育(59632)
- 划(54912)
- 编号(52075)
- 资助(51879)
- 创(39990)
- 部(39408)
- 成果(39060)
- 重点(37763)
- 业(37363)
- 国家社会(36980)
- 发(36886)
- 创新(36518)
- 制(35557)
- 人文(35480)
- 期刊
- 济(118905)
- 经济(118905)
- 研究(73076)
- 财(46651)
- 管理(45452)
- 中国(42495)
- 融(40965)
- 金融(40965)
- 农(35019)
- 科学(30636)
- 学报(28008)
- 技术(25402)
- 大学(23860)
- 学学(23142)
- 农业(22662)
- 财经(22280)
- 业经(22132)
- 经(19107)
- 经济研究(18335)
- 教育(17852)
- 问题(15565)
- 技术经济(15176)
- 财会(15005)
- 业(14224)
- 现代(13444)
- 理论(12964)
- 商业(12918)
- 贸(11683)
- 会计(11662)
- 实践(11602)
共检索到373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章睿
从微观层面研究和解决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对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推进企业部门去杠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涵义、识别及应对策略进行系统论述。首先,提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由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变现能力三个因素综合决定;其次,阐述企业过度负债的核心涵义是负债过多,以致创现能力不足以负担;再次,建立企业过度负债分析框架,对付息能力不足、短期融资周转过慢、资产负债率过高等财务特征和多头融资、借新还旧、套取融资、互保联保、民间融资等行为特征,都归纳出可操作的识别方法;最后,从银行角度提出应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思路和措施,指出支持企业提升创现能力是根本之策,同时也要帮助企业强化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永明
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与化解企业过度负债的研究汪永明一保全国有银行的信贷资产与化解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两个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企业过度负债的必然结果,而企业债台高筑的发展,又迟早会把银行“吃垮”。所以,在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姝玲
企业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行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且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危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甚至生存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博 Gary Gang Tian
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存在长期互补特征,但信号理论对互补强度的演变过程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为探索信号理论之外的互补机制,反思企业债务结构的信贷偏移效应,文章提出了产能驱动假说,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得到了以下结论:(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会随产能增长而呈现从"替代"到"互补"的演变特征,且互补强度(单位商业信用上升伴随的信贷上升)会随产能膨胀出现从"弱"到"强"的二次突变特征,即产能扭曲会使企业债务结构快速向银行信贷偏移,这为理解企业信贷依赖的形成路径提供了产能层面的微观解释。(2)企业债务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银行信贷 信号效应 产能过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俊伟 佘方勇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过度负债除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外部经营环境外,根源还在于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制。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必须与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联系起来,依据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不同,采取有效的化解思路,以财政为主,银行与企业联动,力求措施切实可行,并符合国际惯例。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过度负债 银行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海波
文章以2008—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董事责任保险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购买董责险促进外部监督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银行识别投保企业的高风险特征,调控资金借贷,进行信贷配置,倾向于通过抵押借款的方式对其放贷,企业借款因此受到一定制约,倒逼企业提高投资效益以增加收益。在降低企业借款及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下,企业缓解了过度负债。但上述关系在非国企以及绩效较好的企业中表现较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华溢 马德伦 范大路
构建受限因变量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定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借款企业财务状况是决定信贷资产定价最重要因素,产权性质对信贷资产定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其他信贷资产定价因素,出现了动态变化不一致,担保状况、信用等级、企业分类是企业申请贷款时重要影响因素,但在本息支付时,贷款期限、企业流动比以及行业信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摩根法则。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 定价 中小微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詹向阳
论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詹向阳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不良债务与银行不良债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同一个矛盾的两种表现,或者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结果。由此而引起的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问题,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唐伟霞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财务风险和信息更不透明两条途径发挥作用,并且在盈利较差、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国有企业中,金融化带来的负面融资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对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长存
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为贷款难,尤其对于目前还不能满足银行贷款准入条件但又需要银行贷款的企业而言。在信贷融资仍属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最重要和最主流渠道的背景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介入与支持,但仅靠银行的力量难以全面解决问题,还需要政府、银行监管者、金融中介、企业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庞念伟 廖越馨
小微企业融资是后疫情时期政策关注的重点,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基于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视角,从银行信贷决策机制入手探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发现较高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导致小微企业贷款RAROC值低于大企业贷款,是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结合情景模拟和实际调研情况,发现通过再贷款、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能够改善小微企业贷款RAROC指标,提升金融机构支小激励。但由于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特征不强,政策效果未能充分发挥。结合上述发现,本文认为当前应该强化再贷款专款专用管理,明确定向降准目标要求,提高货币政策工具和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融合度。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 经济资本管理 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荷暑 许启发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责任行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信贷资源,那么这些社会责任企业在获得更多的资源后能否高效地予以使用从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文章以2008-2013年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银行信贷中介效应的检验,深入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通过银行信贷促进了投资支出并提升了投资效率,而且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低成长性企业更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是有效的,企业通过社会责任取得的银行贷款具有显著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荷暑 许启发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责任行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信贷资源,那么这些社会责任企业在获得更多的资源后能否高效地予以使用从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文章以2008-2013年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银行信贷中介效应的检验,深入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通过银行信贷促进了投资支出并提升了投资效率,而且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低成长性企业更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是有效的,企业通过社会责任取得的银行贷款具有显著的投资治理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伟
企业转制与银行信贷资产保全问题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崔伟部分企业的兼并、破产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当前银企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88年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已受理企业破产案件4000余件,其中,仅94年上半年以来就已达1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笔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控制,似乎信贷资金处于刚性的约束之中。事事恰恰相反,这几年信贷规模失调,投资膨胀,流动资金异常短缺,暴露出信贷管理中的一些严重缺陷。只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