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2)
- 2023(10390)
- 2022(8420)
- 2021(7819)
- 2020(6635)
- 2019(15228)
- 2018(14819)
- 2017(28826)
- 2016(15301)
- 2015(17369)
- 2014(16868)
- 2013(17187)
- 2012(15860)
- 2011(14176)
- 2010(14110)
- 2009(13565)
- 2008(13791)
- 2007(12144)
- 2006(10607)
- 2005(9885)
- 学科
- 济(82845)
- 经济(82759)
- 业(79311)
- 企(72448)
- 企业(72448)
- 管理(61606)
- 方法(39938)
- 数学(32295)
- 数学方法(32207)
- 业经(27405)
- 财(27088)
- 农(25481)
- 中国(20719)
- 务(20082)
- 财务(20078)
- 财务管理(20061)
- 企业财务(19066)
- 农业(18759)
- 技术(16378)
- 贸(16125)
- 贸易(16116)
- 制(15792)
- 易(15761)
- 策(14748)
- 划(14443)
- 和(13623)
- 体(12722)
- 企业经济(12041)
- 经营(11727)
- 理论(11484)
- 机构
- 学院(230200)
- 大学(226903)
- 济(115507)
- 经济(114079)
- 管理(97305)
- 理学(84074)
- 理学院(83381)
- 管理学(82805)
- 管理学院(82360)
- 研究(73560)
- 中国(61872)
- 财(52571)
- 京(46347)
- 财经(42468)
- 经(38964)
- 经济学(37266)
- 科学(37020)
- 所(35046)
- 经济学院(33927)
- 农(33077)
- 中心(32919)
- 江(32800)
- 财经大学(31552)
- 研究所(31157)
- 北京(29431)
- 商学(29234)
- 商学院(28987)
- 业大(27827)
- 经济管理(27457)
- 院(25891)
- 基金
- 项目(145834)
- 科学(119617)
- 基金(112331)
- 研究(111171)
- 家(94882)
- 国家(94055)
- 科学基金(83894)
- 社会(77635)
- 社会科(73976)
- 社会科学(73960)
- 基金项目(58514)
- 省(53528)
- 自然(50619)
- 自然科(49551)
- 自然科学(49541)
- 教育(49532)
- 自然科学基金(48815)
- 资助(46126)
- 划(44023)
- 编号(42290)
- 部(35229)
- 业(34298)
- 国家社会(34002)
- 创(33695)
- 成果(33226)
- 重点(31813)
- 教育部(31547)
- 发(31542)
- 人文(30920)
- 创新(30664)
- 期刊
- 济(126074)
- 经济(126074)
- 研究(71463)
- 财(43701)
- 管理(40945)
- 中国(40710)
- 农(31164)
- 科学(28675)
- 学报(24671)
- 融(23489)
- 金融(23489)
- 财经(22749)
- 农业(21749)
- 经济研究(21389)
- 技术(21075)
- 大学(20932)
- 业经(20611)
- 学学(20031)
- 经(19740)
- 问题(16838)
- 贸(15843)
- 技术经济(15430)
- 世界(15317)
- 业(14812)
- 教育(14300)
- 国际(13485)
- 现代(11909)
- 统计(11680)
- 商业(11651)
- 财会(11401)
共检索到344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文 管新帅
本文对企业迁移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基于中国1998-2008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整体样本及分地区样本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规模对企业迁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企业年龄对企业迁移行为有两方面的影响,"两头"企业较"中间"企业迁移倾向高;(3)企业参与出口并没有显著提高迁移倾向;(4)服务于大市场的企业和拥有低水平基础设施的企业具有较高的迁移倾向。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异质性 工业企业 迁移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余飞
现有关于市场分割的研究较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同时关于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方法也有失偏颇。本文由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的平均值构造了总体市场分割程度指数,采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省域间总体市场分割对当地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市场分割与企业增加值率呈倒U型关系,同时还计算出其中影响效果转利为害的阈值,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区分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结论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国外市场的扭曲思维,提高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关注程度;各地政府应逐渐摒弃"护犊子"的政策思维,逐步放开市场保护,推动市场走向整合;各地应当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同时将政策思维转向限制人口但不限制人才上。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企业增加值率 倒U型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璇 王凯丽 司海涛
僵尸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挤占扭曲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改进后的CHK方法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考察僵尸企业对城市行业层面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僵尸企业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市行业层面的TFP水平。在进行变换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和TFP度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样本进行估计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僵尸企业的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越大,城市行业层面上资源错配所导致的损失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僵尸企业对资源的挤占降低了要素边际报酬,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僵尸企业占比的增加降低了正常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导致其投入要素边际成本增加。因此,积极合理处置僵尸企业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玥
利用2000~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全面测度了中国工业领域各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差异状况。结果表明,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所表现出的行业利润分布和行业利润差异,即通常意义的市场结构变量,如集中度、企业规模等因素,由于与我国特有的所有制和股权因素等掺杂在一起而丧失了预期的显著效果。因此,在市场化转轨时期,政府人为的管制以及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政策,是产生工业企业行业利润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行业利润 利润差异 垄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路晓蒙 侯晓华 尹志超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大型微观数据库,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前和改革后现金持有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革为非国有企业后,其现金持有率显著上升。为了克服国有企业改革非自然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估计,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方面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后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非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上升造成了现金持有率的上升;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自身经营绩效的上升造成了现金持有率的上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私营企业低3.5个百分点;企业迁移成本越大,被处罚的概率越大。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在实践中,重庆市环境管制表现出"竞次"的结果。同时,企业迁移成本已成为环保部门选择性执法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想 张座铭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运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流动性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流动性约束是影响我国企业是否出口及出口企业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相比于集约边际,流动性约束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结论主要存在于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内,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出口基本不受流动性约束的影响。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企业出口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竞 董艳
本文利用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在各城市的分支机构数据,结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所处地区银行竞争度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且该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同时,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这些结论丰富了银行内部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为支持我国区域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中小企业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叶瑛
本文采用中国地区市场化指数和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外部制度环境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指数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正向关系。表明区域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创业企业获取资源的便利性越好,从而最终获得更好的绩效。研究同时发现,创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U形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进一步验证了资源获取性和创业企业绩效的重要关系,同时也证实了股权治理效应和债权治理效应在创业企业中的有效性,并为市场化进程对创业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机理。我们的研究为未来的改革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创业企业 市场化 资源 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制度环境、产权性质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在逻辑,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地区层面的制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相比,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更倾向于有效发挥;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相对于国有企业,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有效发挥。各种稳健性测试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当采用地区腐败程度衡量制度质量时,本文假说亦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小可 李浩举 姜永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如何通过企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区域就业水平,是"新常态"时期必须攻克的新难关。系统探究了工业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揭示了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微观企业创新显著促进了区域就业水平提高,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进一步考察企业性质发现,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对企业创新和区域就业水平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市场化进程对不同性质企业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乐远 毛其淋
中国政府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深入分析了银行竞争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传导渠道为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信息不透明企业及消费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口。此外,银行竞争还显著促进了进口高质量发展,包括促进了进口多样化和提高了进口质量,以及延长了进口持续期。本研究不但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进口快速发展的动因,而且对下一步银行业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