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6)
- 2023(13184)
- 2022(11248)
- 2021(10457)
- 2020(8995)
- 2019(20470)
- 2018(20318)
- 2017(39537)
- 2016(21405)
- 2015(24045)
- 2014(23794)
- 2013(23776)
- 2012(21640)
- 2011(19063)
- 2010(18975)
- 2009(17751)
- 2008(17762)
- 2007(15535)
- 2006(13694)
- 2005(12134)
- 学科
- 济(92325)
- 经济(92210)
- 业(90352)
- 企(83172)
- 企业(83172)
- 管理(77676)
- 方法(43346)
- 数学(33800)
- 数学方法(33334)
- 业经(30565)
- 财(29006)
- 农(27927)
- 务(22382)
- 财务(22320)
- 财务管理(22295)
- 企业财务(21126)
- 中国(20113)
- 农业(20032)
- 技术(19488)
- 理论(17787)
- 和(17723)
- 制(16971)
- 学(16730)
- 划(16156)
- 地方(15938)
- 策(15726)
- 贸(15361)
- 贸易(15354)
- 易(14892)
- 环境(13296)
- 机构
- 学院(309932)
- 大学(306900)
- 管理(131137)
- 济(124498)
- 经济(121960)
- 理学(113477)
- 理学院(112358)
- 管理学(110625)
- 管理学院(110078)
- 研究(96354)
- 中国(73900)
- 京(65434)
- 科学(59609)
- 财(57212)
- 农(50074)
- 所(47967)
- 业大(46356)
- 财经(46198)
- 江(45141)
- 中心(43504)
- 研究所(43492)
- 经(41950)
- 北京(41117)
- 农业(39462)
- 范(37233)
- 师范(36915)
- 州(36587)
- 经济学(35768)
- 商学(35350)
- 院(35258)
- 基金
- 项目(209416)
- 科学(165990)
- 研究(154602)
- 基金(152769)
- 家(131699)
- 国家(130512)
- 科学基金(114334)
- 社会(97023)
- 社会科(91976)
- 社会科学(91952)
- 省(82484)
- 基金项目(81331)
- 自然(75190)
- 自然科(73500)
- 自然科学(73486)
- 自然科学基金(72186)
- 教育(69546)
- 划(67937)
- 编号(63396)
- 资助(63188)
- 成果(49837)
- 创(45826)
- 重点(45752)
- 部(45746)
- 发(44195)
- 课题(42297)
- 创新(42022)
- 业(41871)
- 科研(39866)
- 项目编号(39812)
- 期刊
- 济(138528)
- 经济(138528)
- 研究(89259)
- 中国(53081)
- 管理(52085)
- 财(46116)
- 农(46032)
- 学报(44645)
- 科学(42841)
- 大学(34278)
- 农业(32573)
- 学学(32468)
- 教育(29849)
- 技术(28863)
- 业经(25008)
- 融(24167)
- 金融(24167)
- 财经(22160)
- 经济研究(20986)
- 经(18934)
- 业(18851)
- 技术经济(17894)
- 问题(17768)
- 现代(15842)
- 科技(15189)
- 理论(15039)
- 财会(14955)
- 图书(14772)
- 商业(14492)
- 统计(13708)
共检索到447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边界 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 风险偏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申国 陈平
文章针对金融加速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两种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对企业投资支出具有重要影响,经济下滑时期的影响更大;小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明显大于中、大型企业。这些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以熨平经济波动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国顺 李允尧
现实中,大量企业遭遇难以快速成长和持续成长的困惑。企业成长的边界怎样定位?影响企业成长的边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洋
随着对企业边界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引用交易费用的理论。通过对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边界理论体系的研究,系统地说明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将有利于后续研究的连续性以及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交易费用 企业边界 资产专用性 产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华 吴江
近年来企业边界研究的新进展表现在,研究视角除了延续威廉姆森开创的对企业一体化行为与企业边界决策的研究传统以外,开始了知识经济下企业边界的变化、劳动分工与企业边界、企业家与企业边界、技术变革与企业边界等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企业边界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也使传统的企业边界理论受到了很大挑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峦 蓝海林 谢卫红 黄培伦
21世纪企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动荡,组织必须不断调整其内部结构以对付日益动态的竞争环境,传统组织中明确、固定的垂直边界和水平边界已不适应变化的需求,组织内部边界的渗透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内部边界 渗透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良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企业持有传统的价值链观念,它们经常以牺牲自己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盈利能力最大化。本文旨在引导这些企业打破组织的外部边界,建立无边界的价值链,最终使整体价值链的成功最大化。
关键词:
企业价值链 价值链关系 无边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洋 曲美潼
非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组织是企业边界的核心。企业作为一个合作的生产团队,通过默会知识的传递,形成了合作性的惯例模式。一方面,组织吸收和消化外部知识,一方面传递内部知识。不同的知识传递系统,形成不同的组织模式,最终影响企业的边界。
关键词:
知识 惯例 组织 企业边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彩周
马克思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学者都对企业的规模边界约束因素进行了分析。但马克思主要从现实的生产环节出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发展之具体角度进行分析;而新制度经济学学者主要从交易费用这一相对抽象角度进行分析。两种理论主张对现实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新制度经济学 企业边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宝栋 许恒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对当下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概述,对我国目前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对典型问题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述评。最后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林业企业 社会责任 研究方法 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晓蕾 杨东涛
本文对管理学视角下的中西方企业政治行为前因变量、分类及绩效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综述,认为中西方管理学界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有一些共性,也存在差异。共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企业政治行为绩效研究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政治行为前因变量研究、分类研究、研究方法与研究焦点的不同。最后对我国未来的企业政治行为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
管理学视角 企业政治行为 政府规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华 赵生冬
本文在对企业理论流派按研究视角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将企业边界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并对企业边界不同理论的历史与逻辑联系以及不同理论对企业性质的理解进行了梳理和比较评价,最后反思了企业边界传统理论分析的局限,新型经济组织的出现对企业边界传统分析框架提出的挑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宣琳琳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立足点在于企业边界的调整。对国有林业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可以从突破企业边界刚性着手。公司制改革可以使国有林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企业边界,通过这种方式调整企业边界的成本小于通过国家行政命令来调整企业边界。经过边界调整后的国有林业企业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而退出国有部门的林业企业则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伟阳
本文认为,对企业本质的不同认知形成了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观。主要基于学科理论假定的企业本质观所推演得出的四类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观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构成的认知明显失之偏颇,无法有效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本文从现实企业和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出发对企业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位,认为着眼于企业的社会价值的现实性上,企业本质应理解为通过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与内嵌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过程而增进社会福利的有效方式。基于这一新的企业本质观,本文提出了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边界: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相联系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内嵌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本质 企业社会责任边界 综合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