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9)
- 2023(12055)
- 2022(9693)
- 2021(8968)
- 2020(7829)
- 2019(17724)
- 2018(17655)
- 2017(34655)
- 2016(18373)
- 2015(20601)
- 2014(20271)
- 2013(19891)
- 2012(17796)
- 2011(15783)
- 2010(16363)
- 2009(15926)
- 2008(15990)
- 2007(14612)
- 2006(13011)
- 2005(12330)
- 学科
- 业(86258)
- 济(82382)
- 经济(82253)
- 企(80986)
- 企业(80986)
- 管理(75499)
- 方法(36184)
- 财(29573)
- 业经(29119)
- 数学(27861)
- 数学方法(27285)
- 农(25574)
- 务(22033)
- 财务(21981)
- 财务管理(21953)
- 制(21735)
- 企业财务(20801)
- 技术(18550)
- 中国(18193)
- 农业(17937)
- 体(16447)
- 理论(16432)
- 策(15868)
- 划(15702)
- 和(14546)
- 体制(14304)
- 经营(12967)
- 企业经济(12854)
- 贸(12835)
- 贸易(12824)
- 机构
- 学院(267616)
- 大学(262868)
- 济(113026)
- 经济(110863)
- 管理(109722)
- 理学(93753)
- 理学院(92920)
- 管理学(91314)
- 管理学院(90817)
- 研究(81862)
- 中国(67121)
- 财(57447)
- 京(55044)
- 科学(46821)
- 财经(44263)
- 江(42654)
- 农(42520)
- 所(40580)
- 经(40000)
- 中心(37570)
- 业大(37268)
- 研究所(35854)
- 北京(34595)
- 经济学(33723)
- 州(33022)
- 农业(32943)
- 财经大学(32474)
- 商学(30996)
- 商学院(30705)
- 经济学院(30264)
- 基金
- 项目(169662)
- 科学(135619)
- 研究(125861)
- 基金(124823)
- 家(107077)
- 国家(106143)
- 科学基金(93774)
- 社会(81500)
- 社会科(77410)
- 社会科学(77391)
- 省(67325)
- 基金项目(64888)
- 自然(60273)
- 自然科(59003)
- 自然科学(58989)
- 自然科学基金(57995)
- 教育(57916)
- 划(54663)
- 资助(51882)
- 编号(50368)
- 成果(40530)
- 创(38506)
- 重点(37596)
- 部(37568)
- 业(37189)
- 制(37010)
- 发(35169)
- 创新(35163)
- 课题(34694)
- 国家社会(33802)
- 期刊
- 济(132417)
- 经济(132417)
- 研究(79886)
- 中国(54921)
- 财(50407)
- 管理(48545)
- 农(40693)
- 科学(35811)
- 学报(35498)
- 大学(29107)
- 学学(27647)
- 农业(27429)
- 技术(27162)
- 融(26094)
- 金融(26094)
- 教育(25645)
- 业经(23782)
- 财经(23030)
- 经济研究(20668)
- 经(19817)
- 业(16934)
- 问题(16728)
- 技术经济(16006)
- 财会(14899)
- 统计(13858)
- 现代(13574)
- 策(13406)
- 贸(13167)
- 商业(12958)
- 会计(12890)
共检索到41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文从对某些类型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实地考察中发现 ,有效率的企业重组实质上是分立式的产权及其资源重新配置的结果。在描述了两个企业的改制重组案例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这种分立式产权重组的理论依据 ,论证了这种重组具有提高企业效率和减少改制成本的必然性。对于中国特有的规模和制度两元变量同时发生作用的转型变化 ,本文提供了理论探讨的开端 ,同时也对目前的改制推动具有积极的政策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束长星
要彻底改变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经营机制不合理和运营低效率的状况,必须对其实行股份制改造。实行股份制,可使企业产权关系明确化和具体化,最终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可以有效地使用社会资金,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产业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造,既要遵循股份制规范化准则,又要认真研究其具体的对策和方案,如:国家对股份制控股以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问题,法入股相互参股和企业经营集团的形成问题,企业股的设置和法入股上市问题,个人股来源、作用及如何限制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操龙灿 江英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体、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和促进再就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人员多、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稳妥实施。本文重点对实际操作中的政策要点和程序要求进行了深入阐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威 卢凤君 杨达新 陆永辉 刘振
分析了阻碍国有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来解决影响国有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主要影响因素─-过度负债问题,建立了降低企业资本金长期负债率的数学方程和相关模型,进而提出了国有工业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的相应条件和时间进程,使本文的结论对加速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革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股份制 资产负债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刚敏
税利分流是针对第二步利改税后税利合一引起政府双重职能的混淆而提出的。要求企业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自负盈亏。同时降低所得税,取消调节税。国家一方面作为行政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企业征税,另一方面作为国营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凭借所有权要求企业上缴一部分税后利润。这个设想的提出,比起纯粹的承包制,产权关系更为明确,但仍然没有摆脱承包制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两大难点:一是基数的核定。以前往往是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凤桐
当前,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入世”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扩张、收缩还是稳定,是摆在我国每个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面前亟需要他们作出决策的基本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压力,大中型国有企业更加需要执行稳定发展的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莫扶民
为使大中型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宜选择“公产经营机构法人交叉持股与社会持股相结合,以公产经营机构法人交叉持股为主的企业财产股份制”为企业制度目标模式,以重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财产关系和组织形式,这一目标模式的实现,所需要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华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林
作者认为,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固然由国家适当输血注氧不无裨益,但面临财政赤字高攀和紧缩乏力的实际,对此期望过高难免落空。若不动真格地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造血机能,将会在历史性挑战中败下阵来。现在看来,企业的造血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权机制,从“向内使劲”的意义上说,健全和创新产权机制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作者在本文还提出了他的健全产权机制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贺镐圣 钟贤宾
文章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差,国有资产存量沉淀、流失严重,国有企业内部缺乏内在的投资扩张和追求利润的强大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制度不合理。为此,作者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入手对国有经济进行重组的思路,即以资产为纽带,以金融为中介,以收购、兼并、联合为基本方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将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集科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和特大型的连锁企业、企业集团、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存在规模经济,无论是企业规模的形成机制还是运行机制,都不具备必然使企业朝着合理经济规模演进的内在动力,相反,非经济的目标取向促使企业只注重追求规模,忽视规模效益,导致企业规模严重偏离规模经济状态。目前对不合理的大中型企业规模进行调整,必须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行,该扩大就扩大,该缩小就缩小,运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首先创造改善不合理规模的外部环境,在此基本上逐步形成企业自我调整规模的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小玄
在转轨过程中,企业产权合约如何在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之间重新配置,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控制权的再配置实际上是根据企业的投入资源依赖性、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企业发展需要来确定的。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转轨实际上都是从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资源依赖型向市场经济下的个人资源依赖型进行转化。在竞争市场上,由于人力资本对于形成企业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个人资本掌握企业控股权通常是更有效率的。在具有政府控制力量的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企业对于国有资源和个人资源的双重依赖性,选择国有与民有的合资或合作的产权契约,通过产权权益的合理配置,能够保证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具有必要的个人股权约束,同时又激励企业家更多的创新投入...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制 民营化 转轨经济 产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哲 何佳
本文考察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模式与发行效率的关系以及整体上市的意义与可行性。通过对1998 ̄2002年间上市的360家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发行效率较高,而分拆上市的国有企业发行效率较低。本文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阐明了促进分拆上市的公司进行整体上市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有效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贺云龙 陈赟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是指按照国有企业改制的具体形式对被改制国有企业的改制内容 ,程序设计的大体框架。六种改制上市模式对理性的改制主体———国有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 ,这种可选择性极易导致政府与改制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从分析比较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入手 ,对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模式选择过程中政企利益冲突的表现、原因进行了理性思辨 ,并针对政企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制上市模式 理性思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吕守军 孙向东
经营者主导型的国有企业改制模式是一种以经营者持大股为主要特征 ,并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基本形式的改制模式。经营者主导型的国有企业改制模式与其他改制模式相比 ,更有利于实现股权多元化 ,更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