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2)
- 2023(7058)
- 2022(5581)
- 2021(5030)
- 2020(4383)
- 2019(9644)
- 2018(9501)
- 2017(18309)
- 2016(10022)
- 2015(11134)
- 2014(10998)
- 2013(10998)
- 2012(10165)
- 2011(8859)
- 2010(9198)
- 2009(8842)
- 2008(9357)
- 2007(8504)
- 2006(7578)
- 2005(7113)
- 学科
- 业(69195)
- 企(66534)
- 企业(66534)
- 济(49321)
- 经济(49251)
- 管理(49089)
- 业经(24268)
- 方法(20648)
- 财(20103)
- 农(18949)
- 务(17321)
- 财务(17317)
- 财务管理(17308)
- 企业财务(16383)
- 技术(14658)
- 农业(14596)
- 数学(13199)
- 数学方法(13083)
- 策(12136)
- 企业经济(11904)
- 划(11634)
- 和(10957)
- 经营(10866)
- 制(10602)
- 理论(10420)
- 技术管理(9909)
- 体(9270)
- 中国(9094)
- 决策(8673)
- 体制(8332)
- 机构
- 学院(157665)
- 大学(150741)
- 济(66995)
- 经济(65978)
- 管理(65381)
- 理学(56091)
- 理学院(55530)
- 管理学(54844)
- 管理学院(54557)
- 研究(48696)
- 中国(39997)
- 财(32102)
- 京(31934)
- 农(30114)
- 科学(30041)
- 所(25652)
- 江(25557)
- 财经(25512)
- 农业(23943)
- 业大(23253)
- 研究所(23161)
- 经(23077)
- 中心(21278)
- 商学(19795)
- 北京(19648)
- 商学院(19635)
- 州(19474)
- 经济学(19436)
- 财经大学(18535)
- 经济管理(18080)
- 基金
- 项目(99624)
- 科学(80660)
- 基金(74243)
- 研究(72315)
- 家(64412)
- 国家(63769)
- 科学基金(56465)
- 社会(47220)
- 社会科(44762)
- 社会科学(44749)
- 省(40038)
- 基金项目(39698)
- 自然(37511)
- 自然科(36701)
- 自然科学(36691)
- 自然科学基金(36129)
- 划(32389)
- 教育(31676)
- 业(29457)
- 资助(29351)
- 编号(28207)
- 创(24554)
- 重点(22470)
- 创新(21941)
- 部(21822)
- 发(21779)
- 成果(21346)
- 制(19969)
- 国家社会(19455)
- 课题(18944)
共检索到235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东
企业边界普遍发生着显著变化。探索企业边界变化的原因有助于对企业性质的进一步理解。企业边界可以由企业内运用知识的规模决定,也可以由交易效率与生产效率的相对比较决定。信息技术节约交易费用,因而强化了企业间按照生产效率的分工,而知识交易效率的低下,导致越来越具有知识经验仓库性质的现代企业扩大着边界。交易费用论作为分析方法,对解释企业性质仍是有效的。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要素契约 商品契约 契约组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进兵
企业边界研究是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企业知识理论的发展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边界变化解释的不足。在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知识转移效率、知识创造效率、知识使用效率及知识与交易成本的共同分析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做了回顾及简单评述,最后并简单地阐述了将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企业边界变化 知识、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善庆 叶小兰
企业边界变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组织结构特征因素以及组织规模因素。目前,企业边界已经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范围有多大,企业的边界就有多大;企业的边界随着产业集群的边界变化而变化。此外,随着产业集群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企业组织边界趋于模糊甚至虚拟化。
关键词:
企业边界 交易费用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喻卫斌
企业本质上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而资源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具有可交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而无形资源则是不易模仿和难于交易,但它却可通过网络组织形式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让渡、复制或传播,从而实现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企业边界可以分为由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和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由于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从而使企业的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分离,并呈多样化的变化特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东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宏观层面经济周期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完善、中观层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优势三个角度探究了2002-2009年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原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微观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平
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为纯市场、纯企业和中间模式三种形式,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边界分析框架。在静态(短期)决策中,垄断性技术的创新模式选择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而外溢性技术的创新模式选择通过内、外部交易费用比较;在动态(长期)决策中,企业的所有能力(包括核心能力)都是可竞争的,企业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机率将下降,而合作的机率将上升。实证分析显示,企业技术合作的密切程度由多项机制和情境因素共同决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鸿鹰 赵娴
作为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交易组织方式,市场与企业在很多情况下相互混合。本文从边界关系视角入手,分析了混合的原因、多样性及扩大化,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市场最优边界和企业最优边界的决定模型,论证市场最优边界和企业最优边界之间存在多重的均衡关系,结合两种边界的不一致性,分类讨论混合的形成及其多样性,结合相应的案例探讨垄断定价、规模差异以及扩大两种边界的不一致性,进而分析扩大混合的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国顺 李允尧
现实中,大量企业遭遇难以快速成长和持续成长的困惑。企业成长的边界怎样定位?影响企业成长的边界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衍鲁 李峰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不论是企业的管理成本还是市场的运行成本都大大降低了。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企业组织成本的降低促使企业的边界趋于扩大,而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使市场更多地替代企业进行交易。那么,两种趋势的作用结果究竟如何?文章试图探讨互联网条件下的企业边界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两种企业边界模式,并分析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边界 交易成本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圣强
互联网条件下信息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边界产生影响。基于企业知识理论视角,以问题求解为基本单元,构建分析企业边界变化的模型框架。企业实质是以自有知识体系为核心,通过配置各项生产要素组合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安排,企业边界即基于自身知识实现有形要素配置的能力边界。将此模型应用于分析现阶段经济新形态和企业组织新特征,发现引致企业边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使企业知识获取成本发生了相对变化,企业中一些环节知识倾向于"外购",而另一些环节则偏重于"自制"。企业知识发生结构性变革,企业组织边界出现新的变化。更为灵活的组织方式的选择,导致企业有形实体和无形实体分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圣强
互联网条件下信息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边界产生影响。基于企业知识理论视角,以问题求解为基本单元,构建分析企业边界变化的模型框架。企业实质是以自有知识体系为核心,通过配置各项生产要素组合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安排,企业边界即基于自身知识实现有形要素配置的能力边界。将此模型应用于分析现阶段经济新形态和企业组织新特征,发现引致企业边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使企业知识获取成本发生了相对变化,企业中一些环节知识倾向于"外购",而另一些环节则偏重于"自制"。企业知识发生结构性变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闯 陈舒 孙琳琳 吴楠
本文基于预测市场和S曲线理论两种技术预见理论,通过预测市场在西门子和惠普两大公司的运用,凸显出了预测市场的优缺点;另外,通过S曲线描述了柯达公司的兴衰趋势以及其对手富士公司的成功转型,这其中也体现S曲线的可靠性和不足。同时,借鉴富士公司及很多优秀公司的成功逆袭,也使得作者把两种预见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帮助企业更为准确预测其技术的发展趋势,抢先把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闯 陈舒 孙琳琳 吴楠
本文基于预测市场和S曲线理论两种技术预见理论,通过预测市场在西门子和惠普两大公司的运用,凸显出了预测市场的优缺点;另外,通过S曲线描述了柯达公司的兴衰趋势以及其对手富士公司的成功转型,这其中也体现S曲线的可靠性和不足。同时,借鉴富士公司及很多优秀公司的成功逆袭,也使得作者把两种预见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帮助企业更为准确预测其技术的发展趋势,抢先把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金山 芮明杰
企业作为社会心理系统存在着企业心理边界。本文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心理边界内涵的考察 ,提出了企业心理边界的概念 ,按企业心理边界的清晰性—模糊性、稳定性—动态可变性、不可渗透性—可渗透性维度分析了企业心理边界的特征 ,形成了企业心理边界的相关推论。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企业心理边界管理的模型并从企业心理边界与企业适应、组织变革、组织学习的关系阐述了企业心理边界管理的含义。最后 ,指出了企业心理边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心理边界 企业心理边界 企业心理边界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陈华 文启湘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为何受到限制做了详细分析,且大都将其归因于有限理性条件。但流通企业具有不同于生产企业的经济性质,其本质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或提供者);信息技术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同时也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效率,使流通企业比生产企业更容易利用品牌和统一经营模式进行“复制”和“选择性干预”,实现分店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