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5)
- 2023(15212)
- 2022(12975)
- 2021(11934)
- 2020(10164)
- 2019(23065)
- 2018(22915)
- 2017(44355)
- 2016(24062)
- 2015(26983)
- 2014(26814)
- 2013(26645)
- 2012(24160)
- 2011(21487)
- 2010(21462)
- 2009(20315)
- 2008(20275)
- 2007(17871)
- 2006(15922)
- 2005(14474)
- 学科
- 济(100898)
- 经济(100744)
- 业(96622)
- 管理(88980)
- 企(88188)
- 企业(88188)
- 方法(44185)
- 数学(34591)
- 数学方法(34240)
- 财(33653)
- 业经(32643)
- 农(31051)
- 务(24261)
- 财务(24193)
- 财务管理(24163)
- 制(23844)
- 中国(23788)
- 企业财务(22923)
- 农业(21692)
- 技术(20356)
- 理论(18892)
- 和(18858)
- 地方(18474)
- 划(18037)
- 体(17672)
- 学(17282)
- 贸(16830)
- 贸易(16822)
- 策(16780)
- 易(16330)
- 机构
- 学院(346881)
- 大学(344459)
- 管理(144124)
- 济(140284)
- 经济(137351)
- 理学(124168)
- 理学院(122924)
- 管理学(121207)
- 管理学院(120570)
- 研究(108826)
- 中国(84296)
- 京(73083)
- 财(68551)
- 科学(65244)
- 农(54264)
- 财经(54039)
- 所(53426)
- 江(51767)
- 业大(49866)
- 中心(49150)
- 经(49016)
- 研究所(47951)
- 北京(45824)
- 农业(42341)
- 范(42170)
- 师范(41841)
- 州(41433)
- 经济学(41102)
- 财经大学(39919)
- 院(39590)
- 基金
- 项目(231072)
- 科学(183637)
- 研究(172819)
- 基金(168932)
- 家(144860)
- 国家(143575)
- 科学基金(125862)
- 社会(109920)
- 社会科(104171)
- 社会科学(104146)
- 省(90792)
- 基金项目(90125)
- 自然(81157)
- 自然科(79275)
- 自然科学(79258)
- 教育(78063)
- 自然科学基金(77865)
- 划(74755)
- 编号(70757)
- 资助(68497)
- 成果(56930)
- 部(50963)
- 重点(50611)
- 创(50488)
- 发(48682)
- 课题(47812)
- 制(46685)
- 创新(46473)
- 国家社会(44788)
- 项目编号(44314)
- 期刊
- 济(160530)
- 经济(160530)
- 研究(103541)
- 中国(65681)
- 管理(57692)
- 财(56093)
- 农(51085)
- 学报(48770)
- 科学(47037)
- 大学(38097)
- 学学(36007)
- 农业(35360)
- 教育(35002)
- 技术(31401)
- 融(30206)
- 金融(30206)
- 业经(28216)
- 财经(26853)
- 经济研究(24031)
- 经(22909)
- 问题(20796)
- 业(19941)
- 技术经济(18633)
- 现代(17463)
- 理论(16899)
- 财会(16711)
- 科技(16676)
- 商业(15871)
- 会计(15467)
- 图书(15414)
共检索到51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楚宏 林丹明 朱仁宏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相融合的视角探讨了企业能力边界和规模边界的协同演化问题。协同演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进行边界决策时需要对交易费用和知识整合成本进行综合的权衡,这直接体现在如何实现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的匹配上。总之,实现两者匹配的模式共有九种,相应的企业边界协同演化的表现形式也有九种。每一个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边界演化形式。柯达公司的案例对此提供了说明。
关键词:
能力边界 规模边界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倩 曹兴
本文从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着手,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知识主体进行策略选择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以及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总结出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协同的过程和网络化模式以及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协同的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秦伟平 杨东涛
本文利用现象驱动型案例研究方法,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艾欧史密斯公司无边界组织的演进过程,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变革型领导和动态团队两个强有力的杠杆逐步打破地理边界、外部边界、垂直边界和水平边界,以实现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速度、灵活性、整合以及创新。研究发现,无边界组织的演进过程本质上就是企业无边界文化的塑造过程。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中国得以传承有两个重要的条件:打造动态团队是无边界文化的重要形式;变革型领导和动态团队的协同演化是营造无边界文化的内在机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本文运用IDEF0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功能建模。在此基础上借鉴B-Z反应模型构造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子系统间协同度、政策效应、技术产出三者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研发能力更能提高企业技术产出;协同度越高技术产出能力越强,此时采取政策激励措施效果不明显;相反,弱协同条件下的政策激励对技术产出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全球生产网络下如何突破"升级困境"是当前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升级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状况是影响其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网络联系的重要因素,作为网络资源的网络联系又决定了企业升级潜力及内部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土企业应采取主动性网络管理策略,构建由企业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实现升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资源 网络 协同演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烨 闫晓勇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协同演化内涵和特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过程,以及多主体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框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路径和关键情境。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提供多学科交叉理论基础,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爽英 吴超
文章针对企业生产系统的非线性非平衡的特性,利用熵理论对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通过从外部环境引入负熵流即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式,形成协同发展的主动力和从动力,增强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动力的内能流流动,预防企业安全事故的产生,提升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传宝
近年来,企业集群使中小企业获取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虽然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企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形成有效的协同才能进一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协同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的过程,分析集群协同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协同的生成和发展进化。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协同管理 形成机制 进化博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振华 赵黎明
协同和竞争的并存是企业之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协同竞争是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企业之间协同竞争的概念及其系统复杂性的解释,研究了协同竞争机制的作用机理,认为协同和竞争是两种在逻辑上完全相反的关系,协同竞争系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协同与竞争这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其稳定性则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机制之间的动态平衡。针对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我国企业由传统战略向协同竞争转变需要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扩大竞争战略的制定空间,提高竞争战略的弹性程度并追求更加具有扩展性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企业 协同竞争 复杂性 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华 张明明
企业的多重性质决定了企业多重边界的存在。除了主流企业理论所关注的"规模边界",企业还有"组织边界"、"法律边界"、"能力边界"和"知识边界",多重边界间彼此约束,相互影响。企业多重边界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新型经济组织形式的特征和出现的原因。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能够实现企业多重边界的协同演化,因而有助于企业在日益多变的环境下建立竞争优势,实现新型的成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建平 李景峰 梁嘉骅 李常洪
本文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管理,认为当前主流管理学是在古典管理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产生的,已经不能适应后工业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从企业生态系统的视角提出基于企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企业管理研究纲领,分析了这一纲领的特点及其与古典管理研究纲领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生态链纵向协同策略和企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协同策略。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 管理研究纲领 协同演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建立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对区域经济系统中两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特定集群企业要求特定生态位,特定生态位只能容纳特定集群企业。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将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集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的特点,实施生态位分离以更加有效利用区域资源。
关键词:
集群企业 生态位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魏方欣 陈小宇
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态学模型作适当修改,构建了具有死亡阈值的纯竞争动力学模型和技术开发合作与市场竞争动力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方法对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演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合作与市场竞争中,只有强强联手才有可能实现共赢,弱弱合作必然走向共亡,强弱合作或者是弱者把强者拖垮走向共亡,或者是强存弱亡,而弱者把强者拖垮走向共亡的可能性更大。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既竞争又合作是现代产业界的应有状态,合作对于未来的产业关系更为重要,健全繁荣的生态圈才能推动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同演化 竞争 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魏方欣 陈小宇
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态学模型作适当修改,构建了具有死亡阈值的纯竞争动力学模型和技术开发合作与市场竞争动力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方法对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演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合作与市场竞争中,只有强强联手才有可能实现共赢,弱弱合作必然走向共亡,强弱合作或者是弱者把强者拖垮走向共亡,或者是强存弱亡,而弱者把强者拖垮走向共亡的可能性更大。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既竞争又合作是现代产业界的应有状态,合作对于未来的产业关系更为重要,健全繁荣的生态圈才能推动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同演化 竞争 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敬 朱桂龙 樊霞
本文以金发科技作为典型案例,探索了我国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其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而企业学习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其对合作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阶段性学习方式又从知识获取与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演化,从而推动其采用更高级的合作模式。研究凝练出我国企业发展各阶段合作创新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发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由最初简单合作逐步发展为纵横向一体化的契约型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合作创新模式与学习方式能有效帮助企业跨越该阶段可能面临的"能力陷阱"。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作创新与学习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