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0)
- 2023(9067)
- 2022(7410)
- 2021(6643)
- 2020(5783)
- 2019(12701)
- 2018(12639)
- 2017(24676)
- 2016(13373)
- 2015(14822)
- 2014(14679)
- 2013(14615)
- 2012(13130)
- 2011(11585)
- 2010(11959)
- 2009(11751)
- 2008(12104)
- 2007(11138)
- 2006(10047)
- 2005(9633)
- 学科
- 业(78683)
- 企(74411)
- 企业(74411)
- 管理(64326)
- 济(61143)
- 经济(61026)
- 业经(26884)
- 财(26684)
- 方法(23873)
- 农(22915)
- 务(20459)
- 财务(20442)
- 财务管理(20421)
- 企业财务(19362)
- 制(19255)
- 农业(16689)
- 数学(16007)
- 技术(15952)
- 数学方法(15903)
- 体(14756)
- 策(14044)
- 划(14011)
- 中国(13303)
- 体制(13148)
- 企业经济(12329)
- 和(12228)
- 经营(12096)
- 理论(12075)
- 技术管理(10723)
- 银(9899)
- 机构
- 学院(199501)
- 大学(193708)
- 济(88565)
- 经济(86990)
- 管理(83860)
- 理学(71176)
- 理学院(70599)
- 管理学(69956)
- 管理学院(69567)
- 研究(59806)
- 中国(50567)
- 财(46627)
- 京(39728)
- 财经(35615)
- 农(32885)
- 江(32849)
- 经(32096)
- 科学(31569)
- 所(29205)
- 中心(27567)
- 业大(26424)
- 经济学(26410)
- 财经大学(25925)
- 研究所(25389)
- 农业(25339)
- 州(25046)
- 商学(24819)
- 北京(24620)
- 商学院(24607)
- 经济学院(23750)
- 基金
- 项目(121899)
- 科学(98845)
- 研究(93588)
- 基金(90943)
- 家(76689)
- 国家(75915)
- 科学基金(67995)
- 社会(62556)
- 社会科(59331)
- 社会科学(59316)
- 省(48631)
- 基金项目(47996)
- 自然(42171)
- 教育(41659)
- 自然科(41217)
- 自然科学(41207)
- 自然科学基金(40570)
- 划(38583)
- 编号(37167)
- 资助(36092)
- 业(31974)
- 制(30822)
- 成果(29731)
- 创(29356)
- 部(27805)
- 重点(26600)
- 创新(26461)
- 国家社会(26066)
- 发(25829)
- 课题(25072)
- 期刊
- 济(108889)
- 经济(108889)
- 研究(61480)
- 财(42335)
- 中国(41259)
- 管理(38237)
- 农(32825)
- 科学(25089)
- 学报(23182)
- 农业(21862)
- 融(21796)
- 金融(21796)
- 业经(20291)
- 大学(19484)
- 技术(19113)
- 财经(19026)
- 学学(18720)
- 经(16374)
- 经济研究(15793)
- 教育(15513)
- 问题(14034)
- 业(13619)
- 财会(12922)
- 技术经济(12440)
- 现代(11213)
- 会计(10980)
- 世界(10748)
- 贸(10439)
- 商业(9957)
- 经济管理(9847)
共检索到31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吉祥
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根本目标是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面临的基本难题有两个:一是在微观上如何规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二是在宏观上如何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对这两个基本难题的求解,一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这个大方向,二不能离开现实,三不能忘记历史经验教训,四不能不可操作。因此,从政策角度探索求解途径,十分必要。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如何规范。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如何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1条将所有权定义为:"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惠 郭树声 杜志桂 肖志学 黄纲
五月初,我刊邀请各地的一些主管建筑业的同志和企业经理围绕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问题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里摘要刊登几位同志的发言材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鸿欣
一.两权分离的真谛两权分离通常是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权呢?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但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除了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外,还包括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和使用,不论社会形态如何,生产资料所有者拥有生产资料,都要通过占有、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洛林
关于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几个问题王洛林国有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把外贸企业从在政府干预和行政保护下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经营的机制,转换为在政府指导下适应市场要求依法进行经营的机制。转换的目标是使外贸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长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当前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经营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国务院下发的《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无疑地将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深刻的改革,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形势确实逼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从外延上看是产品、价格、质量、设备、效率、效益等之争。而从内涵上看,则是企业内各类人才实施经营管理本领之争。所以,市场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竞争的运行机制。哪个企业拥有出类拔翠的各类人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就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任务和目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 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种种说法。笔者认为,机制是一个系统范畴,是系统运动的机理,是系统运动赖以进行的物质结构、动因及控制方式。企业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商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凡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88年4月通过的《企业法》、1992年7月发布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3年12月通过的《公司法》和籍此而始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正在逐步由理想而转为现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海清
文章认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有助于促进和带动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亚于农村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过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下决心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制定科学、先进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见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品修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此,当务之急是切实而有效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其中主要包括理顺利益激励机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完善自我积累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颜学荣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制定和发布,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但要使《条例》真正落实决非易事。本文拟就行政监察工作如何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谈几点看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美娣
经营机制必须转换企业活不活,关键在于企业经营机制好不好。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主要就是因为旧的企业经营机制管理层次过多,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市场应变力不强等因素造成。相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一些非国营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因为其本身不但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由市场调节,同市场和市场经济在客观上已经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治理整顿期间,他们不但经受住经济紧缩的考验,而且通过自觉优化结构,提高技术质量档次,反而发展得更好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企业经营机制已经基本解决了。由此可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已经势在必行,早转晚转都要转,早转早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