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9)
2023(13198)
2022(11060)
2021(10057)
2020(8847)
2019(20081)
2018(19981)
2017(38944)
2016(21432)
2015(24321)
2014(24590)
2013(24419)
2012(22807)
2011(20372)
2010(20886)
2009(20125)
2008(20813)
2007(19301)
2006(17005)
2005(15818)
作者
(63362)
(53367)
(53174)
(50754)
(34050)
(25415)
(24171)
(20652)
(19906)
(19139)
(18134)
(17952)
(17294)
(16900)
(16738)
(16350)
(16145)
(15857)
(15572)
(15341)
(13385)
(13262)
(13077)
(12164)
(12128)
(12023)
(11977)
(11892)
(10735)
(10701)
学科
(95406)
经济(95261)
(93201)
(84587)
企业(84587)
管理(82732)
方法(42790)
(34431)
数学(33627)
数学方法(33283)
(30841)
业经(30721)
(24877)
财务(24839)
财务管理(24797)
(24739)
企业财务(23531)
中国(22252)
农业(21477)
技术(18942)
(17713)
(17340)
理论(17317)
(16851)
(16607)
(16358)
贸易(16349)
(15868)
(15775)
(15529)
机构
学院(323483)
大学(320318)
(136037)
经济(133250)
管理(127883)
理学(108888)
理学院(107809)
管理学(106233)
管理学院(105634)
研究(102535)
中国(82784)
(68545)
(67093)
科学(60870)
(56863)
财经(53209)
(52641)
(51617)
(47966)
中心(47861)
业大(46863)
研究所(46852)
农业(44768)
北京(42159)
经济学(41356)
(40119)
财经大学(38931)
(37892)
师范(37504)
经济学院(37374)
基金
项目(201752)
科学(159756)
研究(148675)
基金(147268)
(126583)
国家(125423)
科学基金(108989)
社会(95425)
社会科(90322)
社会科学(90296)
(79703)
基金项目(78067)
自然(69878)
自然科(68238)
自然科学(68216)
教育(68210)
自然科学基金(67082)
(65500)
编号(60475)
资助(60209)
成果(49434)
(45300)
重点(44905)
(44500)
(42563)
(42481)
(41812)
课题(41064)
创新(40858)
国家社会(39193)
期刊
(159677)
经济(159677)
研究(95232)
中国(64728)
(59543)
(53858)
管理(51668)
学报(47576)
科学(44904)
大学(36886)
农业(36040)
学学(35077)
(32707)
金融(32707)
教育(29848)
技术(29814)
财经(27932)
业经(27392)
经济研究(24086)
(24045)
(21303)
问题(21016)
技术经济(18782)
财会(17355)
(16594)
(15877)
现代(15761)
世界(15502)
商业(15284)
理论(14897)
共检索到493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小勇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转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因体制不顺造成的国有资本流失,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然而,在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产权"漏入""公共领域"的"空隙"还没有被堵住,又由于转制增加了新的"空隙",为一些人进一步侵害"漏入""公共领域"的国有资本的产权制造了机会。转制过程中形成的公司制企业既制造了"内部人"进行"内部人控制"的主观动机,又形成了通向"内部人控制"的路径。转制过程中国有资本流失是体制改革付出的代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燕  
企业转制过程中的甩债行为直接导致银行贷款被悬空,使银行背上了巨大而沉重的死滞信贷资金包袱,大大加重了银行信贷资金风险。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甩债行为呢?从根本上说是新旧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企业、银行三者利益矛盾的结果。具体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与企业“转制”相关联。近年来,全国大小企业都在进行转制,探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企业活力的增强。但是由于转制只是在探寻阶段,社会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参差不齐,诸如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配套,市场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造成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行为,有些破产企业便借转制之机进行甩债活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华  
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过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银行、国有资本产权潜在接受方、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和国有企业的职工等。这些利益主体对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既可能合作也可能非合作,不同的结果会导致国有资本能否顺利有效退出。所以,各利益主体会围绕各自在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过程中的利益得失进行充分地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最优的效率条件,这些效率条件只有在以职工权益为核心所建立的一整套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敦学  陈桂珍  胡振  邓业华  
企业转制过程中的金融对策─—对湖北省30户国有工业企业转制情况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黄敦学,陈桂珍,胡振,邓业华为进一步研究金融部门如何适应和支持企业制度改革的对策,最近,我们对湖北30户国有工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现报告如下:一、对被调查企业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杨吉林  于保和  任海松  
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比重较大 ,同时也亏损严重 ,企业的负债居高不下 ,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虽然当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各大国有企业也初见成效 ,但是国有企业破产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剑  杨振玲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较为单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是实现多元化股权结构的主要障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且成为混合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股权改造的当务之急。文章利用时间固定效果模型,通过对2006-2013年间上市公司的财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有资本比率与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非单调关系,也就是说在平面坐标图中,随着国有股比率的增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会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的曲线。该一结果暗示了国家以及国有法人的一些特性导致了该曲线的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  肖金成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产权主体共同出资形成的企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微观表现形式。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的管理主体包括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以及国家授权的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所占比例分为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以及参股三种情形。依据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收益主要包括股息和红利、股权转让收益以及清算收益等三种来源,其收益主要包括收益分配以及经营再投资两种方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迈扎尼  刘文敬  
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和机会主义的倾向,促使企业各层代理人利用职权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产生寻租的动机,本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企业预算制定过程中的寻租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构建了寻租博弈模型。依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具体规模界限难以确定。鉴于本文讨论的问题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而国有大型企业一般归中央政府管理,所以,本文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大体上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称谓的“地方国营企业”。 “国有中小型企业”产权改革或重组的逻辑和现实的起点是:产权合一,集中于政府,即“国有国营”。改革意味着国家让渡部分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红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一目标迄今实现得如何了呢?本文试图通过对769家国有工业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的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改革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行为取向特征,进而在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某种回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苗永平  许少勋  
在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金融部门的改革步伐是否同步、调控手段是否适宜,至关重要。就目前来讲,进一步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信贷体制;建立健全信贷资金风险管理办法;开拓和完善金融市场;改革流动资金管理体制;强(?)利率杠杆的作用;加强结算制度管理等七个方面,应成为一定时期内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永建  陈志斌  
企业资本结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博弈寻租过程。文章从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资金来源的租金特征入手,分析了不同行为主体在企业资本结构形成过程中的设租与寻租行为。认为企业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中存在资金控制者设立的租金,在机会主义的作用下,企业经营者为控制权私利而进行寻租,争取更多的资源。这些寻租行为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和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可能与此相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刘莎  
本文利用2004-2020年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引入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引入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提升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民营企业通过引入国有资本,优化了与国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关系,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以及获取财政补助等机制形成的“资源效应”,产生了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入国有资本后,控制权转移与否会对企业经营绩效表现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在引入国有资本股东后,仍然为非国有股东控股的情形下,引入国有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引入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在我国现有金融体制及财政体制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种类型经济组织更好地利用要素资源,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