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6)
2023(19871)
2022(16642)
2021(15467)
2020(13055)
2019(29936)
2018(29398)
2017(56052)
2016(30062)
2015(34008)
2014(33533)
2013(33416)
2012(31048)
2011(28139)
2010(28331)
2009(26287)
2008(26405)
2007(23761)
2006(20766)
2005(19098)
作者
(85755)
(71692)
(71559)
(67787)
(45747)
(34391)
(32473)
(27731)
(27247)
(25548)
(24372)
(24189)
(22912)
(22606)
(22223)
(22125)
(21272)
(21147)
(20657)
(20514)
(17769)
(17575)
(17446)
(16396)
(16085)
(16068)
(15952)
(15879)
(14355)
(14309)
学科
(138371)
经济(138235)
(106227)
管理(98221)
(92996)
企业(92996)
方法(60091)
数学(50033)
数学方法(49513)
中国(39149)
(38807)
(38559)
业经(36776)
地方(29086)
(26834)
农业(26721)
(26304)
贸易(26282)
(26252)
财务(26197)
财务管理(26145)
(25526)
技术(25133)
企业财务(24811)
(22412)
(22183)
(21978)
银行(21942)
理论(21828)
(21223)
机构
学院(434099)
大学(431133)
(189101)
经济(185583)
管理(172743)
理学(147650)
理学院(146128)
研究(145786)
管理学(144040)
管理学院(143214)
中国(115487)
(91179)
(87285)
科学(84719)
(72705)
(69836)
财经(68824)
中心(67655)
(66427)
研究所(65246)
(62539)
业大(59883)
北京(58048)
经济学(57669)
农业(54494)
(54145)
师范(53630)
(52638)
(52319)
经济学院(51999)
基金
项目(280502)
科学(223846)
研究(207989)
基金(205399)
(177211)
国家(175673)
科学基金(152986)
社会(134882)
社会科(128100)
社会科学(128068)
(109844)
基金项目(107882)
自然(97024)
教育(95359)
自然科(94895)
自然科学(94866)
自然科学基金(93265)
(91607)
资助(84145)
编号(83394)
成果(67017)
(63801)
(62919)
重点(62731)
(62390)
创新(57719)
课题(57541)
国家社会(56375)
教育部(54622)
人文(53353)
期刊
(212730)
经济(212730)
研究(130650)
中国(90513)
(70844)
管理(69322)
(64189)
学报(59929)
科学(59765)
大学(46758)
教育(45359)
(44318)
金融(44318)
农业(43885)
学学(43880)
技术(41467)
业经(35480)
财经(34936)
经济研究(34235)
(30172)
问题(27805)
(26621)
技术经济(24726)
(24105)
统计(21928)
世界(21605)
国际(21066)
(20896)
商业(20676)
科技(20554)
共检索到666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向鹏飞  符大海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国高科技企业年度调查数据估算了企业创新效率指标,并首次考察了企业跨国研发活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从事跨国研发在短期内并没有带来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反而抑制了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效率和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另外,企业的跨国研发范围对于创新效率的提升也呈现负向影响,而企业跨国研发的持续时间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本文的结论显示,企业在从事跨国研发初期存在着效率损失风险,企业应审慎选择并合理布局跨国研发活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诚  张瑜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琴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背景CEO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可以有效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显著。这为研究技术背景CEO的创新驱动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永玉  
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开展协作研发、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形成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配套性技术创新体系。其内部的企业、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网(链)、创新环境分别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群落、食物网(链)、自然环境具有类似的生态特征及规律,而且,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组织相比,还具有集群的高度虚拟性、创新的跨国性、合作共生的必然性等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琦玲  李国振  
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采用“纵向一体化”可以加强核心企业对全过程的控制。然而 ,随着科技的发展 ,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只有善于发掘、构建和利用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适应这一外部要求 ,业务外包作为一种企业运作思路和模式首先在高科技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剖析了这些企业业务外包的战略及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影响与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熊婵  买忆媛  何晓斌  肖仁桥  
中国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鉴于创业企业的低存活率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等特征,对高科技创业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综合基本DEA效率评价模型及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以企业的技术创新、广告投入、品牌价值等若干高科技企业的重要运营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中国不同地区的高科技创业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各地区非DEA有效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科技创业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偏低,不同地区的运营效率存在一定差异;绝大多数高科技创业企业呈规模收益递增,符合创业企业高成长性的特征;各地区高科技创业企业均存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信  王国顺  
在分析新一轮全球科技资源流动与重组浪潮中跨国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机理的基础上,从我国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标准化体系契合互动的角度,探讨高科技企业采取国际协作R&D、技术标准合作等代表高科技企业融入跨国创新网络最新趋势的基本战略模式,为我国高科技企业及早融入跨国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志强  喻雅文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以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创业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而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其IPO后长期绩效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对企业IPO后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都有促进作用,并且长期内这种正向影响更显著,而政府补助会削弱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IPO后长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认为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重点关注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志强  喻雅文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以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创业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而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其IPO后长期绩效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对企业IPO后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都有促进作用,并且长期内这种正向影响更显著,而政府补助会削弱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IPO后长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认为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重点关注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来提升企业IPO后长期绩效表现。同时,政府也可优化创新补贴模式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许晖  李文  
组织学习和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探索和利用是组织学习和创新领域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现有研究将探索式学习与探索式创新等同、将利用式学习与利用式创新等同,然而学习是过程,创新是结果,二者不可等同。从组织学习与创新之间的过程-结果关系出发,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学习、动态能力、双元创新的理论模型,收集来自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电信与通讯、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企业的218份有效问卷进行模型验证,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双元创新均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对不同类型创新的正向影响程度不同,利用式学习主要促进渐进性创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尹苗苗  孙鹤  马艳丽  
本研究致力于回答创业能力在新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产生、由谁提供、创业能力如何为新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三家高科技新企业开展深入访谈,对创业能力的概念体系以及其随着新企业发展过程在个体层面、创业团队和企业组织等层面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单个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层面创业能力在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转化机制也存在差异。跨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层面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具有一致性,且它们在不同层面之间是通过知识转化机制即人际交流化、编码化和制度化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研究结论一方面统一了学者们对创业能力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创业能力在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揭示了新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最后揭示了新企业如何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内在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永华  
文章结合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高科技企业分省域统计数据中的企业创新能力投入变量与创新能力产出变量作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第一典型变量对高科技企业创新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有足够的解释力,并且高科技企业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受技术引进投入和企业专利申请率水平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能力主要由新产品产值决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针对一加一技术创新合作方式下的成员冲突,建立冲突博弈收益矩阵,研究内外资企业在冲突博弈中的一般均衡收益及冲突策略选择,并引入收益流动性假设及冷淡心理效应,对几种冲突均衡格局作出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一般均衡解是公平思想和逐利思想的一个中立性表达;我国内资企业收益流动性及冷淡心理效应假设下均衡收益都优于一般均衡,收益流动性相比冷淡心理效应能为内资方带来更理想的冲突格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文华  
本文针对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开展其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其中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能够促进其创新行为,规范承诺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创新行为;而且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别对其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瑾  杨蕙馨  
企业家人力资本表现为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健康,对企业家创新能力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对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做出很大贡献,文章针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家创新能力形成问题构建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视角的企业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民营高科技企业中企业家创新能力起直接作用的是企业家战略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感、管理自我效能感、学习非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习能力、思维开放性、公正严谨性、关系能力八个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