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4)
2023(7632)
2022(6064)
2021(5406)
2020(4903)
2019(10540)
2018(10319)
2017(20763)
2016(10814)
2015(11757)
2014(11606)
2013(11684)
2012(10494)
2011(8928)
2010(9258)
2009(9211)
2008(9566)
2007(8766)
2006(7748)
2005(7485)
作者
(29537)
(24588)
(24533)
(23029)
(15880)
(11548)
(11290)
(9424)
(9184)
(8963)
(8315)
(8226)
(8086)
(7648)
(7569)
(7423)
(7342)
(7179)
(6896)
(6818)
(6075)
(5876)
(5732)
(5648)
(5512)
(5462)
(5391)
(5390)
(4839)
(4607)
学科
(74710)
(70427)
企业(70427)
(54000)
经济(53932)
管理(52403)
方法(24881)
业经(24298)
(22877)
(19665)
财务(19663)
财务管理(19647)
企业财务(18662)
(18129)
数学(17561)
数学方法(17501)
技术(14845)
农业(13879)
(13478)
(12666)
企业经济(11973)
中国(11618)
(11612)
经营(11339)
(11032)
保险(10941)
理论(10651)
(10397)
技术管理(10253)
(10125)
机构
学院(161717)
大学(154858)
(75578)
经济(74433)
管理(72340)
理学(61316)
理学院(60910)
管理学(60425)
管理学院(60132)
研究(43058)
中国(41439)
(39289)
财经(30850)
(30655)
(28004)
(25109)
财经大学(22774)
商学(22677)
(22611)
商学院(22499)
经济学(22369)
科学(21082)
中心(20623)
经济学院(20377)
(20262)
(19594)
经济管理(19473)
北京(19177)
业大(18937)
农业(17633)
基金
项目(97323)
科学(79733)
研究(74400)
基金(74006)
(61340)
国家(60702)
科学基金(55951)
社会(50654)
社会科(48153)
社会科学(48139)
基金项目(39038)
(38164)
自然(35444)
自然科(34739)
自然科学(34733)
自然科学基金(34226)
教育(32542)
资助(30327)
(29843)
编号(29314)
(28730)
(24140)
(22152)
成果(21717)
(21694)
创新(21488)
国家社会(21054)
重点(20562)
人文(20558)
(20213)
期刊
(88310)
经济(88310)
研究(50101)
(35135)
管理(33032)
中国(27455)
(22685)
金融(22685)
(21802)
科学(17390)
业经(16258)
技术(15926)
财经(15891)
农业(14906)
学报(14514)
经济研究(13735)
(13655)
大学(12773)
学学(12648)
财会(11886)
技术经济(11687)
问题(11006)
(10661)
(10236)
现代(9747)
国际(9537)
会计(9285)
世界(9199)
商业(9123)
经济管理(8547)
共检索到247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学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水平逐步加深。但是,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政治风险、企业治理结构等原有的障碍凸显出来,且表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本土化经营、文化的融合等新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这些新、老风险都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切不可大意失荆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勇强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特别是非市场风险。本文基于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方式,识别了主要的非市场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可能原因和风险特征,提出了五种风险管理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阳  
一、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投资是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然而,由于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经验的缺乏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日益暴露,而且这些风险贯穿于整个跨国投资过程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更加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不确定性。正确识别各种跨国投资风险,探索风险间的耦合关系,有效实施风险预警、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对国际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闵剑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跨国投资高速增长,大大加快了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国际转移,企业的国际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条件;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济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无国界竞争逐步形成。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公司纷纷加大了跨国投资的力度,力求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乔章凤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企业正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跨国投资的方式加速"走出去"的步伐,本文在总结企业跨国投资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战略认同差异与政治变动风险、投资环境差异与货币金融风险、投资结构失衡与内部经营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范围内跨国投资的主要风险,并进一步从外源性风险防范、货币金融风险防范及企业内生性风险治理方面提出跨国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程  江慧  
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微观视角切入,探究技术创新对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技术创新会促进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偏好;从行业、产权性质和发展阶段的异质性角度来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跨国投资的风险偏好正相关,而非制造业企业则为负相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其风险偏好不显著相关,而非国有企业则为正相关;与2010—2013年相比,2014—2019年这一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技术创新更显著地促进了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偏好。文章旨在探究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偏好选择规律与发展路径,使企业在跨国投资决策时能够有效减少东道国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依托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提供可靠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冉宗荣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实践“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大胆尝试跨国并购,颇有收获。但是,不少企业在跨国并购整合风险的问题上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误区,它们常常仅关注并购本身,轻视整合,从而使不少前景看好的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本文借鉴国际企业的并购经验,联系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拟就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整合风险及对策,做一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红梅  
复杂的社会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伦理差异给企业并购带来巨大挑战,伦理决策能力不足是导致企业海外失败的深层原因。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阐述企业评估并购伦理风险、提升伦理决策能力与强化伦理竞争优势的策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程  江慧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从微观视角切入研究东道国环境规制对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决策的影响。利用201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东道国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决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东道国环境规制会显著促进企业高风险跨国投资,且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不同行业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面对东道国环境规制时的风险决策也有所不同。在影响机制上,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在东道国环境规制促进企业高风险跨国投资的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在成熟期阶段调节作用更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开良  张琴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鼓励下,重庆市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跨国投资成为重庆企业实现国际经营的重要途径。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状况,每个企业必须慎重选择投资区位及投资方式,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实现跨国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欧阳峣  
湖南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已有良好开端,但在数量、规模、投资动机和产业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应设计合理的思路进行引导和调控,以积极的态度推进湖南企业的国际投资和跨国经营,使湖南企业的跨国投资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宋伟良   徐永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段云程  
在选定目标市场国家的前提下,采取何种投资进入方式,对于现阶段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无疑是一个特别现实的课题。在企业的跨国投资进入方式上,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选择:①生产经营系统的部分进入或全部进入;②跨国子企业形成上采用购并或新建;③子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合资经营或独资经营。任何采用直接投资进行跨国发展的企业都将面临这三个方面的决策。企业作出这几方面的决策,既要服从自身的战略目标、经营实力等内部条件,又要受到目标国家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飞翔  
一、跨国投资的可能性 在我国,一方面是关于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我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尚不成熟,至少是短期内不宜广泛进行跨国投资。这个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我国企业在实现经营国际化方面恐怕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有了一定程度的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理论认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长辉  
(五)出资结构 我国企业的出资包括现金、实物和工业产权。中国海外企业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也可以利用东道国的银行进行融资。实物投资的范围很广,包括设备、机器、工具、原材料、元器件、运输工具等。工业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使用权。 在我国海外投资中,直接投入的外汇资金约占1/3,而以实物和工业产权形成的投资占2/3。在资金投入中,由我国用现汇汇出的部分不到10%,其余的90%是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的。我国在国外的融资方式有:海外企业贷款、国际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