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6)
- 2023(8832)
- 2022(7241)
- 2021(6473)
- 2020(5705)
- 2019(12916)
- 2018(12501)
- 2017(25211)
- 2016(13044)
- 2015(14626)
- 2014(14352)
- 2013(14626)
- 2012(13436)
- 2011(11745)
- 2010(11921)
- 2009(11531)
- 2008(11937)
- 2007(10753)
- 2006(9463)
- 2005(8778)
- 学科
- 业(78140)
- 企(73850)
- 企业(73850)
- 济(73643)
- 经济(73571)
- 管理(58578)
- 方法(38111)
- 数学(29767)
- 数学方法(29690)
- 财(26454)
- 业经(26034)
- 贸(22716)
- 贸易(22705)
- 易(22082)
- 农(21598)
- 务(21396)
- 财务(21393)
- 财务管理(21375)
- 企业财务(20336)
- 技术(16166)
- 农业(15990)
- 策(13268)
- 中国(13097)
- 划(12922)
- 制(12901)
- 企业经济(12080)
- 理论(11842)
- 和(11678)
- 经营(11522)
- 技术管理(10974)
- 机构
- 学院(202655)
- 大学(196897)
- 济(100834)
- 经济(99563)
- 管理(88702)
- 理学(76972)
- 理学院(76450)
- 管理学(75907)
- 管理学院(75547)
- 研究(55688)
- 财(47032)
- 中国(46325)
- 京(38139)
- 财经(38139)
- 经(34726)
- 经济学(31324)
- 江(29895)
- 经济学院(28832)
- 商学(28201)
- 财经大学(28186)
- 商学院(27980)
- 农(27305)
- 科学(26375)
- 所(25548)
- 中心(25456)
- 经济管理(24879)
- 贸(24551)
- 业大(24094)
- 北京(23339)
- 州(23295)
- 基金
- 项目(125811)
- 科学(102916)
- 基金(96296)
- 研究(96074)
- 家(80006)
- 国家(79295)
- 科学基金(72115)
- 社会(66173)
- 社会科(63265)
- 社会科学(63250)
- 基金项目(50863)
- 省(48063)
- 自然(44664)
- 自然科(43772)
- 自然科学(43765)
- 教育(43221)
- 自然科学基金(43116)
- 资助(39901)
- 划(38119)
- 编号(37616)
- 业(32453)
- 创(29964)
- 部(29955)
- 成果(28480)
- 国家社会(28124)
- 人文(27559)
- 教育部(27220)
- 创新(26988)
- 制(26874)
- 重点(26783)
- 期刊
- 济(109574)
- 经济(109574)
- 研究(59227)
- 财(40592)
- 管理(38001)
- 中国(29878)
- 农(25058)
- 科学(21608)
- 融(20675)
- 金融(20675)
- 财经(20140)
- 学报(19488)
- 业经(19332)
- 贸(19072)
- 技术(18970)
- 经济研究(18432)
- 农业(17497)
- 经(17368)
- 大学(17044)
- 国际(16692)
- 学学(16599)
- 问题(15921)
- 技术经济(14070)
- 世界(12853)
- 商业(12403)
- 业(12350)
- 财会(12125)
- 现代(10850)
- 经济管理(10038)
- 统计(9933)
共检索到298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进勇 杨荣静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以及机器学习技巧量化企业层级的贸易摩擦和宏观层面的贸易摩擦,并将贸易摩擦作为企业跨国投资的工具变量,研究贸易摩擦如何影响企业做出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选择。实证结果发现,贸易摩擦显著促进了企业投资海外,且以削减国内投资为代价。此外,在投资是否具有间歇性、行业竞争性、中间品参与等特征上,两种投资表现的替代效应具有异质性;在机制讨论中,中间品贸易和融资约束可能是贸易摩擦影响投资替代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家瑛 万华林
关于外部环境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化改革、营商环境、数字金融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等正面激励视角,较少有文献从压力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发的企业转型问题。文章使用2012~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影响企业显著提升了数字化转型水平,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倒逼效应和资源效应,即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较大竞争压力和更为依赖出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明显,表现为倒逼效应;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对融资约束较低和成熟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作用更明显,表现为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因贸易摩擦引起的信息需求和降低成本需求;同时,数字化转型还能帮助受影响企业提升实质性创新水平,而对策略性创新没有产生作用。文章研究对中国企业正确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齐凡
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构建企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指数,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不同企业在感知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后作出的异质化研发决策。论文发现,感知到贸易环境中不确定性的上升会促使企业提升研发强度,这一效果主要体现在高科技行业。其中,企业去金融化与争取政府补贴是最主要的影响机制,为了获取税收优惠而人为调整会计科目造成的研发强度提升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研发成果,因而不利于企业抵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美国对华关税加征的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研发强度显著提升,受影响企业正在努力开拓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词:
贸易摩擦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研发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与18个国家的反倾销壁垒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形象、民主化制度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经过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东道国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越正面(负面),则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少(多);东道国民主化程度越高,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多;双边民主化差距越大,反倾销数量越多;引入交互项,进一步检验了民主制度与国家形象的相互作用,民主化程度越高,越利于国家形象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贸易壁垒 民主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与18个国家的反倾销壁垒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形象、民主化制度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经过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东道国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越正面(负面),则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少(多);东道国民主化程度越高,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多;双边民主化差距越大,反倾销数量越多;引入交互项,进一步检验了民主制度与国家形象的相互作用,民主化程度越高,越利于国家形象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贸易壁垒 民主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鹰飞 LI Yuanfei
本文以2018年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网络模型刻画了关税冲击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关税冲击导致本国出口下降,同时加征的关税作为转移支付会提高外国的家庭收入并扩大本国消费品出口,此一负一正两种初始效应沿跨国投入产出网络向上游传导,最终形成负向的直接需求侧效应和正向的间接需求侧效应;关税冲击还通过影响相对价格增加下游行业的成本,这种效应沿跨国投入产出网络向下游传导,最终形成负向的供给侧资源再配置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四轮关税加征对中美两国就业和福利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在投入产出网络中的传导使得各行业关税升幅与就业损失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同时,虽然两国的总就业和福利均有所下降,但二者降幅在两国间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的福利损失高于美国,而美国就业下降的百分比高于中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宏斌 许晨辉 李圆圆
基于2018年美国政府发起的对华贸易战,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加剧融资约束、降低风险承担能力的作用渠道驱动中国企业选择“抱团取暖”,即以“协同创新”的方式谋求技术突破和研发攻关以抵御外部风险。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当上市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协同创新的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间创新要素的聚拢和流动提供了便利,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被模仿和窃取的风险,因此两者均能够强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区分协同创新的主体后发现:当企业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时,更倾向于选择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并且,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促使企业选择协同创新后可显著提升企业未来一期、二期、三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证实“抱团取暖”的协同创新方式确实能够帮助企业安稳度过“寒冬”。本文丰富了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也为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外部贸易环境中以“抱团”方式寻求理性出路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晨 王祥玮 孙元欣
海外研发被视为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有效路径,现有文献基于经贸自由化的前置条件证实了海外研发提升创新绩效的反哺作用。然而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愈发困难,海外研发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尚不得而知。为此,基于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探索了中美贸易摩擦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绩效。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非但没有侵蚀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绩效,反而产生倒逼效应,推动中国企业提升投资效率并积累国际投资经验,继而增强了海外研发的反哺作用。通过区分海外研发目的地,本文进一步发现倒逼效应在赴非美国家的样本中更显著。赴美研发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更为直接,稀释了提升投资效率和积累国际化经验所带来的收益。研究结论深化了国际商务理论关于贸易保护和壁垒如何影响跨国企业投资绩效的相关研究,为中国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投资环境下如何充分释放海外研发的潜能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李明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同时也处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那么日趋激烈的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冲击?本文基于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Global Trade Alert,GTA),构建2005—2018年贸易摩擦发起国-承受国-产品-时间维度的面板数据,利用泊松伪极大似然(PPML)估计技术实证分析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直接效应和第三国效应。研究发现:当前全球贸易摩擦的目标对象国已经从我国转移到多个目标国,而且主要围绕中低端产品和关税、进口控制措施以及边境后措施等方面。我国因其独特的大国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全球贸易摩擦总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19.43%,进口增长6.08%;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南北间和南南间的贸易摩擦。虽然贸易摩擦导致我国与发起国和承受国的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呈现不对称效应;同时,与进口限制措施显著促进我国与承受国、发起国的贸易不同,出口限制措施显著抑制我国从承受国的进口和对发起国的出口,而促进我国从发起国的进口。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全面理解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以及检验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致光
文章研究了贸易摩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同时,在“实体清单”上的企业会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更大,进而降低企业投资效率,主要是提高投资不足。此外,在高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高行业竞争水平企业组中,贸易摩擦增加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且在“实体清单”上的企业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更大,提高投资不足。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企业投资效率 “实体清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康宁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察进口扩张对企业与行业内领先企业之间数字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扩张可有效助力企业缩短与领军企业的数字技术距离。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以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差距重新测度数字技术距离、处理样本选择偏误等方法进行再次检验后依然稳健。进口扩张的异质性影响渠道和对领军企业数字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渠道是其中的内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扩张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激烈竞争环境企业以及优良创新环境企业跨越数字鸿沟的促进作用更强。此结论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平衡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进口扩张 企业数字化 数字鸿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解维敏 郭佳璐 张恒鑫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通过整理2018年美国征税清单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促进受制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规避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效应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路径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一般贸易占比高、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深以及不存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会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还有利于提高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促使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策略。本文为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破解当前“卡脖子”难题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企业研发投入 实物期权理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冬华 彭剑飞 赵玉洁
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这一外生事件,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微观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角度抑制了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通过学习效应、融资约束以及风险承担三个路径来降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拥有海外营业收入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企业自身的高生产率与高市场势力以及政府产业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受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中美竞合博弈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春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零售业的国际投资扩张成为必然。那么零售业国际投资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利用国际零售巨头家乐福的相关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对其跨国投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零售公司的国际化经验、投资东道国的人均GDP等因素与跨国投资关系紧密。此外,本研究结果时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战略,有较强启发意义。
关键词:
零售业 跨国投资 投资扩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河 苗宇坤
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上升和贸易摩擦案件的频发,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从企业性质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内需不足、人民币估值过低并不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而是大额贸易顺差所产生的结果;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推动的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的结果,与企业性质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贸易摩擦 外商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