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2)
- 2023(19823)
- 2022(16962)
- 2021(15843)
- 2020(13677)
- 2019(31557)
- 2018(31379)
- 2017(61435)
- 2016(33518)
- 2015(37885)
- 2014(37881)
- 2013(37634)
- 2012(34731)
- 2011(31359)
- 2010(31778)
- 2009(29789)
- 2008(30003)
- 2007(26941)
- 2006(23722)
- 2005(21563)
- 学科
- 济(142317)
- 经济(142159)
- 业(113390)
- 管理(106939)
- 企(99498)
- 企业(99498)
- 方法(65105)
- 数学(54186)
- 数学方法(53332)
- 农(40994)
- 财(40877)
- 业经(37154)
- 中国(34928)
- 制(27825)
- 地方(27819)
- 农业(27694)
- 务(27694)
- 财务(27596)
- 财务管理(27547)
- 学(27522)
- 贸(26895)
- 贸易(26883)
- 易(26096)
- 企业财务(26079)
- 理论(25502)
- 技术(23980)
- 和(23736)
- 策(22687)
- 划(21382)
- 银(20976)
- 机构
- 学院(483845)
- 大学(482059)
- 济(196548)
- 管理(192665)
- 经济(192312)
- 理学(165540)
- 理学院(163754)
- 管理学(160779)
- 研究(160085)
- 管理学院(159902)
- 中国(122501)
- 京(103019)
- 科学(98250)
- 财(92603)
- 所(81807)
- 农(81103)
- 江(73967)
- 研究所(73841)
- 财经(73018)
- 中心(72729)
- 业大(71417)
- 经(66120)
- 北京(65461)
- 农业(63577)
- 范(62123)
- 师范(61570)
- 州(59258)
- 院(57946)
- 经济学(57833)
- 财经大学(53822)
- 基金
- 项目(316562)
- 科学(248775)
- 研究(231979)
- 基金(228652)
- 家(198247)
- 国家(196531)
- 科学基金(169332)
- 社会(144526)
- 社会科(136974)
- 社会科学(136935)
- 省(124567)
- 基金项目(120162)
- 自然(110871)
- 自然科(108317)
- 自然科学(108287)
- 教育(107232)
- 自然科学基金(106343)
- 划(104028)
- 编号(96073)
- 资助(95966)
- 成果(78294)
- 重点(70647)
- 部(69748)
- 发(67468)
- 创(66344)
- 课题(66060)
- 创新(61493)
- 科研(60461)
- 教育部(59707)
- 项目编号(59101)
- 期刊
- 济(221144)
- 经济(221144)
- 研究(143222)
- 中国(93865)
- 管理(74667)
- 农(74201)
- 财(74137)
- 学报(73321)
- 科学(68139)
- 大学(55694)
- 教育(53512)
- 学学(52274)
- 农业(50700)
- 技术(44582)
- 融(43824)
- 金融(43824)
- 业经(37523)
- 财经(35641)
- 经济研究(34913)
- 经(30521)
- 业(29452)
- 问题(28772)
- 技术经济(26031)
- 图书(24159)
- 统计(23974)
- 贸(23383)
- 现代(22594)
- 商业(22591)
- 版(22380)
- 理论(22311)
共检索到72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道友 程佳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实现企业跨国并购的预期绩效,探讨并购协同整合策略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以108起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发现了四种能引致高并购绩效的前因构型。具体来说,这四种构型由跨国并购情境和与之匹配的协同整合策略组成。跨国并购情境由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资源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和跨国并购经验五大情境因素组成。文章分别将这四种跨国并购情境命名为内外欣喜、外忧内喜、外喜内忧、外忧内患型并购情境,与之相匹配的策略分别为吸收策略、共生策略、持有策略和保存策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宛秋 王雪晴 刘晓燕 龚慧敏 唐中君
跨界技术并购在为企业带来资源获取和优势重塑的创新机会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技术路径依赖等原因使并购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本文基于TOE框架和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 Q CA),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主并公司的94起跨界技术并购为样本,探究了不同技术环境、并购双方的技术条件和主并方的创新资源投入下,企业提升跨界技术并购绩效的多种前因组合。研究发现,在动荡技术环境下,内部研发投入是高创新绩效的关键条件,外部创新合作可以作为技术基础的互补条件;在平稳技术环境下,主并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技术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广泛的外部技术合作实现较高的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同时,并购双方的技术邻近性与主并方的内部研发合作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具有一定资源特质的企业,在一定技术情境下通过取长补短的组合思路达成跨界技术并购的目标,提供系统化决策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芳 张潇天 王宛秋 高雅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 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池毛毛 赵晶 李延晖 王伟军
平台型组织将是未来企业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如何构建成功的平台型企业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平台双元性进而又成为平台型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本研究以平台型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160家企业的调研数据,探讨了平台双元性的主要因素和前因构型条件,分析平台技术、平台治理、环境动荡性和企业规模等前因要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作用对平台双元性的复杂影响机制。作为国内信息系统领域较早尝试采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的研究,发现了高平台双元性的两类主要构型:(1)当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可以通过建设平台基础设施和实施平台治理来实现平台双元性,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还需强调平台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建设;(2)在高动荡环境的情景下,平台应用能力则成为平台双元性的关键条件。结果表明,平台技术(尤其是平台应用能力)是实现平台双元性的关键条件。此外,平台治理(正式治理和关系治理)和平台基础设施均为实现高平台双元性的支持性要素。最后,在实现平台双元性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和环境动荡性的特点。本研究丰富并发展了企业平台双元性的相关理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实现平台双元性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平台双元性 构型 模糊集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猷花 池香君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网络成员关系、知识搜索方式和搜索策略影响企业提升研发投入的路径,分析了创新偏好型企业和低创新偏好型企业在提升研发投入上的路径差异,研究发现促进低创新偏好型企业提升研发投入的2条路径和促进创新偏好型企业提升研发投入的3条路径,研究结论为实施网络化管理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完善技术创新的网络联盟管理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明 陈伟宏 蓝海林
跨国并购作为快速获取核心技术与战略资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已经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一致认同。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关乎技术转移、消化和吸收成功与否的关键决策——股权选择问题尚未展开深入研究。基于跨国并购股权选择多重理论解释框架,本文首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试图探索多种因素对跨国并购股权选择的"联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利用SDC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过去12年(2006—2017年)中国企业对94家境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交易事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存在四条不同的路径均可支撑中国企业采取完全并购的策略,具体可以归纳为专业买家式并购和行业专家式并购两类并购模式。行业专家式并购是中国企业最常见的完全并购模式;②在一定情形下,专业买家积累的跨国并购经验和行业专家并购时遵循的行业相关性之间具有替代关系;③结合现有理论解释和典型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富有潜力且可待检验的三个研究命题。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扩展跳板视角、深化多重理论解释框架、丰富跨国并购股权选择研究的方法工具箱和缓解已有研究矛盾四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贡献。同时,也为未来中国企业有效开展完全并购进而获取核心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秀娥 向凤麟 滕欣宇
探讨如何激活农业企业绿色创业以解决日益窘迫的环境问题,以我国207家农业企业为案例样本,基于集合论思想,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环境、组织两个层面分析政府环境规制、市场压力、管理者环境认知以及绿色价值观等4个条件因素对绿色创业导向形成的多重因果机制。研究发现:缺乏市场压力是导致非高绿色创业导向的必要条件;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分为3条路径,非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分为2条路径,且与高绿色创业导向的驱动机制呈非对称关系。研究结论对推动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实践的启示包括:政府必须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企业要引进有绿色创业愿景的管理者,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以及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在推动绿色创业中要把握好关键核心要素;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内部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外部规制和市场竞争状况选择适合的绿色创业提升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广平 张金山 杜运周
公司创业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企业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如何激活公司创业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20家企业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环境与组织两个层面的五个条件的组态效应对公司创业活跃度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机会识别能力是影响高公司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缺乏内部创业文化是导致非高公司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2)高公司创业活跃度的驱动机制分为3条路径,揭示了五个条件因素的不同组态可以产生多种实现高公司创业活跃度的路径。(3)非高公司创业活跃度的驱动机制分为2条路径,且与高公司创业活跃度的驱动机制存在非对称因果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环境与组织匹配的创业视角,为企业如何有效激发创业活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舒欢 秦丽群 李明钊
为提升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效率,以2019年沪深A股上市建筑企业为样本,使用SBM-DEA方法分析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效率,根据现金流量法对企业进行生命周期划分,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出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效率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不同生命周期的建筑企业实现高社会责任效率的途径有所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盛虎 郑皓文
通过10家互联网头部平台在2012—2019年“爆发期”和“生态化”阶段的83个并购案例及相关数据,采用fsQCA方法从平台发展阶段、并购项目选择和并购整合实施三个视角描述并购事件,探究平台发展中并购战略实施的条件构型。结果表明:“爆发期”平台实施“市场+控制”的垄断型并购,对其业务核心的竞争者进行并购和深度整合,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在海外市场中,这种模式受到挑战;“生态化阶段”,平台一是通过“技术+控制”的技术型并购增强网络效应,内化技术资源,提高服务能力,二是实现“流量共享+价值获取”的共生协调型并购,拓展新的互联网赛道,寻求网络杠杆叠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小凤 岳荣荣 徐伟
已有研究表明品牌传承对老字号的品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通过426份消费者问卷数据和97份企业问卷数据,笔者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构建引致高低品牌绩效的老字号品牌传承构型,分析长寿性、独特性、可信性、诚挚性和民族性等共同作用和相互作用对高低品牌权益的复杂影响机制,进而探讨了老字号的品牌传承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老字号品牌传承主要有分别以民族性和独特为核心要素的两种构型;并且,诚挚性和长寿性在两种构型中均是引致高品牌权益的必要性条件。研究结论拓展和丰富了品牌权益实现的前因构型、品牌传承的作用路径及相关文献,为老字号企业如何实现稳定和持续的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管理启示。
关键词:
老字号 品牌传承构型 传承模式 品牌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金永生 季桓永
现有关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相关性分析方法上,将创业导向作为一种聚合构念进行探讨,无法解释实践中创业导向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联。将创业导向解构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及先动性3个维度,基于集合论思想,构建包含组织规模、环境动荡性及组织双元能力等权变因素在内的创业导向绩效机制模型,通过对211个样本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高企业绩效产生的4种因果机制。结果表明,创新性是企业获取高绩效的关键,风险承担性和先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受权变因素影响。研究结论为目前创业导向理论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耘 张瑞秋 陈浩泽
在以技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逆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实现跨越式升级,成长为所在行业的创新引领者,通过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完成从被治理者到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本文以24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连接—杠杆—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创新优势、企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的七个前因条件对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组态效应。研究表明,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前因组态可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双元创新驱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价值链准入,“研发优势驱动型”可引致控制核心技术,“研发效率协同型”可引致控制市场活动,“全球资源拉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生产决策。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解释了中国企业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多重并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先前研究的冲突结论,推动企业升级的因果逻辑性研究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寒松 贾竣云 田震
农业创业者如何通过整合与管理资源与能力设计新颖型商业模式创造更多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措施。文章基于资源编排、商业模式理论,以央视《致富经》栏目40个案例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资源编排、机会能力、创业学习所构成的前因变量组态对农业创业活动中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编排在农业创业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相较于资源结构化和资源捆绑,资源利用在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机会能力须与资源编排共同作用,方可实现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在资源编排作用缺乏时,创业学习的发挥有助于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的形成。研究成果诠释了农业创业情境下资源编排、机会能力与创业学习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为开展农业创业活动提供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