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7)
2023(12966)
2022(10695)
2021(9575)
2020(8399)
2019(19166)
2018(18747)
2017(36808)
2016(20007)
2015(22564)
2014(22409)
2013(22662)
2012(21045)
2011(18866)
2010(19233)
2009(18109)
2008(18661)
2007(17160)
2006(14868)
2005(13618)
作者
(59512)
(50240)
(50186)
(47392)
(31817)
(23756)
(22644)
(19419)
(18614)
(18048)
(17011)
(16693)
(16163)
(15744)
(15594)
(15307)
(15124)
(14932)
(14627)
(14350)
(12549)
(12308)
(12233)
(11429)
(11247)
(11188)
(11133)
(11065)
(10136)
(9930)
学科
(97635)
经济(97527)
(90857)
(82019)
企业(82019)
管理(73169)
方法(43816)
数学(34598)
数学方法(34326)
业经(31754)
(30580)
(29922)
(22038)
财务(22013)
财务管理(21982)
农业(21575)
企业财务(20812)
中国(20412)
技术(20128)
(18807)
(18427)
贸易(18423)
(17893)
地方(17333)
(17129)
(15859)
理论(15761)
(15420)
(15052)
(14637)
机构
学院(305968)
大学(300958)
(134439)
经济(132115)
管理(123408)
理学(106445)
理学院(105380)
管理学(103934)
管理学院(103365)
研究(97805)
中国(75224)
(62018)
(61534)
科学(58305)
(53986)
(50170)
财经(49408)
(47068)
研究所(45326)
(44729)
中心(44624)
业大(44523)
农业(42791)
经济学(41205)
北京(38592)
经济学院(37692)
(36707)
财经大学(36306)
(35847)
师范(35499)
基金
项目(197794)
科学(157784)
基金(145469)
研究(144571)
(125766)
国家(124662)
科学基金(108392)
社会(94405)
社会科(89811)
社会科学(89785)
(78429)
基金项目(77447)
自然(69421)
自然科(67882)
自然科学(67860)
自然科学基金(66763)
教育(64799)
(64639)
资助(58614)
编号(57464)
成果(45078)
(44489)
(44193)
重点(44082)
(43727)
(43028)
创新(40792)
国家社会(39365)
课题(38657)
教育部(38035)
期刊
(151427)
经济(151427)
研究(86589)
中国(53288)
(51478)
(50065)
管理(48962)
学报(43757)
科学(43006)
农业(34254)
大学(33367)
学学(31924)
技术(27683)
业经(27189)
(26113)
金融(26113)
财经(25132)
经济研究(23958)
教育(22889)
(21855)
(21229)
问题(20571)
技术经济(18887)
(17157)
商业(16483)
世界(15776)
现代(15300)
财会(14904)
国际(14844)
统计(14702)
共检索到448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宁烨  邢春蕾  王晓静  
基于2002-2018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采用传统引力模型分析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并从贸易结构视角出发,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探究顺梯度跨国并购和逆梯度跨国并购的对外产业转移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顺梯度跨国并购动因主要为市场寻求型,逆梯度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效率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顺梯度跨国并购会导致初级产品进口增加和制造产品出口增加,促进初级产业的对外转移;逆梯度跨国并购会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增加制造产品出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提出对中国企业利用跨国并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李思慧  
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有效转移是跨国并购后期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内容。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经营绩效。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性问题涉及运作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本文从资源和能力观视角,分析了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转移有效性的运作机制,探讨了影响并购后企业资源和能力转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有所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佳  
跨国并购是企业为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增长的一种战略性扩张行为。本文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相关理论及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跨国并购的动因随着时间、并购对象的不同而动态变化,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深层原因是寻求跨国资源、获取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利用国际化的品牌和市场资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勤  
跨国并购是企业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它正日益成为世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跨国并购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跨国并购是多动因推动、综合平衡的结果。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沈涛  王丹  支凤稳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现机制及过程模型。【方法/过程】分别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视角分析跨国并购中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组织忘记和组织学习协同作用下的知识转移实现机制,并创造性地构建跨国并购中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结果/结论】揭示了跨国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内在机理,为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异质性知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锴  王红婕  
本文选取了2010~2013年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样本数据,运用Logit回归分析法对跨国并购融资偏好动因进行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性质和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是影响跨国并购融资决策的主要动因,国有上市公司和成长性高的上市公司在跨国并购中更加偏好采用债务融资方式。本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融资政策、企业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和进行融资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莉军  
过去几十年来,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的模式实现。不过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来探讨FDI的进入模式。邓宁(2009)强调宏观经济变量可以解释FDI,并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提高我们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重要性的认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2006-2012年6534起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作为样本,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的决定因素。借鉴诺思的制度理论框架,探讨中国和东道国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企业发起跨国并购可能性的影响。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国家宏观经济和投资者保护状况对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并购呈现风起云涌之势,然而,现有的文献并未对这些后发企业如何获取这些战略资产进行细致的研究,尤其缺乏对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本文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问题,结合中国企业的后发特征,提出了由吸收能力、人员互动、文化整合和子公司角色四个要素为自变量,被转移知识的特征为调节变量,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后经过的时间和国家文化距离为控制变量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逆向知识转移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人员互动、子公司角色三个变量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文化整合变量在整体上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吸收能力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陆军  李静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的已从资源寻求型逐渐向知识寻求型转变,如何通过并购实现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企业向我国企业的逆向知识转移,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逆向知识转移所面临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可以通过整合企业文化、优化治理机制、建立社会化交流机制和明确角色定位等方面的措施,加快实现逆向知识转移,并以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为案例对其逆向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事件发生前后20天内具有比较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按行业细分后,电子信息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大于家电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并且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并购支付方式对跨国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有影响,收购公司所在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并购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越低,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富获得越多,以现金作为对外并购支付方式时,财富获得也越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运  
本文通过对跨国并购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跨国知识溢出的正向及逆向效应的分析,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正向溢出主要通过行业内的水平溢出(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和行业间的垂直溢出(后向溢出和前向溢出)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中垂直溢出的效应较大。与绿地投资相比,跨国并购的知识溢出对于东道国本地的创新和增长效应更大一些、更快一些,而逆向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母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的知识溢出来实现。通过对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本文验证了OFDI逆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跨国并购的逆向溢出效应没有绿地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服务业跨国转移掀起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包成为跨国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服务业跨国转移对承接国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理论上,通过对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逐步分解,得出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能够为承接国带来技术效应、优化效应、资本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实证上,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通过承接服务业的跨国转移,能够对承接国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经济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谨凯  邱云秀  
跨国污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带来正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负的社会经济效应。单一国家的局部均衡模型和国际一般博弈模型显示,只有各国对污染的自愿治理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效应的最大化。文章对跨国污染转移给我国带来的就业增长和出口增长的正效应,以及使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成本增加和使我国出口遭到更多的"绿色壁垒"的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如果我国对跨国污染转移不加以控制,其负效应将要大于正效应,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红  
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尚未完全出现转机、全球跨国并购投资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逐渐增加。其动因主要包括抢占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获取战略资源、提升技术能力等方面。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包括政治、社会、法律等外部风险和信息、资产、财务等内部风险。因此,我国企业需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包括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客观评估东道国的环境、重视并购协议、注重整体融合、完善生产经营整合、选择合适的支付手段,以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安全性,增加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永梅  张松涛  徐叙永  
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全球化的竞争日益加剧,跨国并购作为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各国资源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主要资源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资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我国大型公司以资源战略为目的的跨国并购也日趋活跃,包括在海外矿产资源储备区建立基地以便于更大规模地收购资源等,这样不仅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供应,也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发达国家资源战略的跨国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