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5)
- 2023(10337)
- 2022(7944)
- 2021(7027)
- 2020(5978)
- 2019(13070)
- 2018(12942)
- 2017(25123)
- 2016(13709)
- 2015(15171)
- 2014(14973)
- 2013(14573)
- 2012(12786)
- 2011(11027)
- 2010(11167)
- 2009(10690)
- 2008(10736)
- 2007(9807)
- 2006(8728)
- 2005(8303)
- 学科
- 业(74336)
- 企(69817)
- 企业(69817)
- 济(63600)
- 经济(63526)
- 管理(55465)
- 业经(27334)
- 方法(25504)
- 农(22500)
- 财(21834)
- 务(17928)
- 财务(17912)
- 财务管理(17903)
- 数学(17692)
- 数学方法(17605)
- 企业财务(16951)
- 农业(16809)
- 技术(16048)
- 中国(15700)
- 策(13357)
- 划(13008)
- 制(12669)
- 理论(12443)
- 企业经济(12142)
- 和(12132)
- 经营(11497)
- 贸(11074)
- 贸易(11069)
- 体(11055)
- 易(10782)
- 机构
- 学院(197912)
- 大学(190580)
- 济(87044)
- 经济(85675)
- 管理(81444)
- 理学(69900)
- 理学院(69275)
- 管理学(68472)
- 管理学院(68108)
- 研究(60895)
- 中国(48875)
- 财(39376)
- 京(39201)
- 农(35068)
- 科学(34717)
- 财经(31362)
- 江(31187)
- 所(30089)
- 业大(28593)
- 经(28524)
- 中心(27583)
- 农业(27583)
- 研究所(26990)
- 经济学(25758)
- 商学(24205)
- 北京(23989)
- 商学院(23988)
- 州(23959)
- 经济学院(23399)
- 财经大学(22900)
- 基金
- 项目(127221)
- 科学(102811)
- 研究(95708)
- 基金(93693)
- 家(80268)
- 国家(79469)
- 科学基金(70569)
- 社会(63671)
- 社会科(60528)
- 社会科学(60511)
- 省(51354)
- 基金项目(49861)
- 自然(44128)
- 自然科(43199)
- 自然科学(43190)
- 教育(42992)
- 自然科学基金(42547)
- 划(41108)
- 编号(38443)
- 资助(36359)
- 业(33166)
- 创(30243)
- 成果(29565)
- 发(28409)
- 重点(28202)
- 部(27852)
- 创新(27262)
- 国家社会(26685)
- 课题(25718)
- 制(25687)
- 期刊
- 济(101978)
- 经济(101978)
- 研究(56939)
- 中国(37971)
- 管理(35755)
- 财(34167)
- 农(33957)
- 科学(26289)
- 学报(25559)
- 农业(23674)
- 大学(20529)
- 学学(19587)
- 业经(19522)
- 技术(19434)
- 融(17990)
- 金融(17990)
- 教育(17397)
- 经济研究(16170)
- 财经(15952)
- 业(15558)
- 经(13969)
- 问题(13449)
- 技术经济(12603)
- 世界(11394)
- 现代(10976)
- 贸(10875)
- 财会(10842)
- 商业(10768)
- 国际(10161)
- 经济管理(9275)
共检索到297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震宇
西方有关跨国化全球化文献及其理论变迁表明:当今技术及其优势,对企业跨国化全球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作为技术优势的根本基础,隐性知识或者创新能力则成为促进企业跨国化全球化的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各国企业的跨国化全球化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内涵等基本的和主要的特征。
关键词:
跨国化 全球化 技术优势 隐性知识 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郑思齐 Anett Hofmann
全球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识别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各国制定科学的城市化战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联合国WUP数据库和最新WDI数据库,以全世界229个国家1950—2010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决定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非农化(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和人力资本水平(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工业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分别增加0.9、2.0和0.4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尝试,利用该跨国模型,本文估计了中国2010年"基于国际...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莉军
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期间804起中国企业宣告的跨国并购交易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目标的选择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宏观层面来看,东道国/地区的制度质量与跨国并购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正相关。从目标方企业特征来看,作为目标企业,如果是私人目标会增加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交易特征来看,如果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减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目标特征 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莉军
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期间804起中国企业宣告的跨国并购交易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目标的选择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宏观层面来看,东道国/地区的制度质量与跨国并购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正相关。从目标方企业特征来看,作为目标企业,如果是私人目标会增加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交易特征来看,如果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减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目标特征 制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 宏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而作为与国际生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因此,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跨国经营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文著
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强调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而中国民营企业就整体而言都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对于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来说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其目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已拥有的竞争优势去谋求利润或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由此提出了民营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弥补劣势增强自身优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民营企业 跨国经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卓笔 韩文文
道德资本研究经过"什么是道德资本","道德能否成为资本","道德何以能成为资本"的大讨论,亟需突破道德是资本的论述,上升到"道德资本如何发挥效力"的探究。本文从道德资本的研究脉络出发,立足传统道德的多元性,通过穷举经济生活中常见的道德元素,甄选并提炼出道德资本的六个核心要素,并对各要素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展开论述。
关键词:
道德 资本 道德资本 道德资本要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大颖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持续增加,并且跨国并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外资主要进入模式。本文考察新兴市场发展潜力与吸引跨国并购规模的内在相关性。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证实,新兴市场的市场潜力越大,特别是其中经济自由度、市场强度、商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越高,吸引跨国并购的能力也越强。本文的启示是新兴市场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及与发达国家的接轨是提高吸收外资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新兴市场 跨国并购 市场潜力 经济自由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保生 王林彬 邓峰 卓乘风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根源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首次利用贸发会议“IIA绘图”数据,构建涵盖101项关键条款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深度评价体系,测算了全球2539份BITs深度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区位优势和母国所有权优势是决定BITs深度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东道国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区位优势对BITs深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母国资本、技术和制度质量的所有权优势对BITs深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母国资本和技术水平对BITs深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道国劳动力资源对BITs深度的抑制作用增强,母国资本和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减弱,导致世界经济呈现“逆全球化”趋势,提高母国制度质量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双边投资协定深度 处理效应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雨露 吴施颖 马勇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间68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管理效率、市场竞争性和盈利能力三个基本方面对影响一国银行业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将有助于提高一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从银行产业发展来看,银行业效率的提高需要在保持适度资产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防止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和银行危机的发生;从制度文化发展来看,加强产权保护,促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一国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银行业 效率 跨国实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雅珍 丁之恬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跨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然而针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的分析,目前的研究还相对空白。本文借鉴国外对跨国保险的理论研究,以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为基础,从保险需求量、保险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制造业FDI、双边贸易总额、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七个方面分析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然后运用中国15个较早对外开放保险市场城市的200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市场规模等五个因素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跨国保险 决定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晞
近年来理论界对跨国银行在华营运的研究多数将重点局限在外资银行竞争策略及其发展对中国金融业的冲击方面。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组织扩展模式,特别是从跨国公司理论角度出发所作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则几乎为空白。本文运用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从专属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分析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通过运用OLS回归模型对322家样本银行进行分析发现,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母国对华直接投资、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折衷理论 跨国银行 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隋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楠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之,我国应更为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由于目前我国缺乏超级规模的特大型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营销网络不健全,产品替代性较强等原因,我国企业“走出去”不宜选择全球化经营战略,而应走当地化经营之路。
关键词:
当地化 全球化 中国企业 跨国经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翔 RoRbeRte.MaRks 万广华
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的有关研究我国工业改革和生产率增长的文献出现在各种英文书刊上。就方法论而言,许多研究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本身假定所有的企业在技术上都是充分有效的,这种方法在我国生产率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