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5)
- 2023(10101)
- 2022(8278)
- 2021(7482)
- 2020(6545)
- 2019(14212)
- 2018(14069)
- 2017(27311)
- 2016(14572)
- 2015(16220)
- 2014(16172)
- 2013(15963)
- 2012(14233)
- 2011(12402)
- 2010(12848)
- 2009(12689)
- 2008(12909)
- 2007(11921)
- 2006(10551)
- 2005(10125)
- 学科
- 业(85154)
- 企(78848)
- 企业(78848)
- 管理(69485)
- 济(63634)
- 经济(63509)
- 财(28068)
- 业经(27106)
- 方法(26807)
- 农(23230)
- 务(21291)
- 财务(21268)
- 财务管理(21234)
- 制(21008)
- 企业财务(20121)
- 数学(18929)
- 数学方法(18811)
- 农业(16324)
- 技术(16115)
- 中国(15662)
- 体(15117)
- 划(14392)
- 策(14119)
- 体制(13400)
- 银(13162)
- 银行(13155)
- 理论(12624)
- 行(12492)
- 和(12423)
- 企业经济(12370)
- 机构
- 学院(215431)
- 大学(208677)
- 济(95127)
- 经济(93373)
- 管理(91997)
- 理学(77773)
- 理学院(77176)
- 管理学(76418)
- 管理学院(76014)
- 研究(61637)
- 中国(56100)
- 财(51753)
- 京(42461)
- 财经(39379)
- 经(35580)
- 江(34493)
- 农(33073)
- 科学(32646)
- 所(29637)
- 中心(29600)
- 财经大学(28982)
- 经济学(28544)
- 业大(27469)
- 商学(26879)
- 商学院(26649)
- 州(26637)
- 北京(26333)
- 研究所(25722)
- 经济学院(25717)
- 农业(25644)
- 基金
- 项目(132903)
- 科学(107938)
- 研究(100659)
- 基金(99879)
- 家(83660)
- 国家(82873)
- 科学基金(75109)
- 社会(67542)
- 社会科(64067)
- 社会科学(64051)
- 省(52576)
- 基金项目(52275)
- 自然(47539)
- 自然科(46511)
- 自然科学(46501)
- 自然科学基金(45771)
- 教育(44718)
- 划(41824)
- 资助(40738)
- 编号(39715)
- 业(33177)
- 制(32748)
- 创(31440)
- 成果(31001)
- 部(30063)
- 重点(28701)
- 创新(28502)
- 国家社会(28091)
- 发(27476)
- 人文(26903)
- 期刊
- 济(112860)
- 经济(112860)
- 研究(66911)
- 财(45612)
- 中国(43136)
- 管理(40647)
- 农(32519)
- 融(28361)
- 金融(28361)
- 科学(25558)
- 学报(23784)
- 农业(21553)
- 技术(20917)
- 业经(20661)
- 财经(20390)
- 大学(20087)
- 学学(19499)
- 经(17376)
- 经济研究(16879)
- 财会(14098)
- 问题(14048)
- 教育(13975)
- 业(13436)
- 技术经济(13185)
- 会计(11912)
- 现代(11868)
- 商业(10959)
- 贸(10870)
- 世界(10621)
- 经济管理(10059)
共检索到33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乐才 杨宏翔
对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首先,对于融入了企业资金担保链系统的企业而言:收贷银行的数量越大、收贷的额度越多、企业对外资金担保的数量越多,企业储备的资产也应越多;其次,当企业受到的流动性冲击超过了其自身的缓冲能力与担保企业的缓冲能力时,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就会发生;再次,资金担保链具有金融的脆弱性,其一旦发生危机会传染给整个经济。
关键词:
资金担保链 联接形式 风险传染 缓冲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乐才 刘尚希
通过从银行抽贷门槛的视角对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机理进行探寻,结果显示:首先,抽贷门槛的高低与早期银行数量、早期银行取出资金的数量负相关。当企业处于较好状况时,安全资产越多,则抽贷门槛越高;反之,当企业处于较差状况时,安全资产越多,则抽贷门槛越低。其次,当企业处于较好状况时,抽贷门槛越高,银行得到的收益会越多;反之,当企业处于较差状况时,抽贷门槛越高,则银行得到的收益会越少。再次,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通过资金担保数量、抽贷门槛两条路径表现出来。
关键词:
企业资金担保链 银行 抽贷门槛 风险传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乐才
本文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共享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企业资金担保链组成了一个"线、环、网"系统的风险共享体系;(2)其风险消释机制表现为融入资金担保链企业的融资能力比独立企业强;(3)其风险传染机制表现为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信息传染渠道、投资传染渠道等形式对危机进行传染。本文随后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共享机制进行了理论提升,研究发现,只有当整体经济环境有利时,资金担保链是有益的;反之,则会导致企业全部陷入困境。
关键词:
风险共享 风险消释 风险传染 资金担保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关键词:
供应链 担保圈 风险传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关键词:
供应链 担保圈 风险传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去非 易振华
当前,担保链债务危机引发的企业信用风险仍然在继续扩散,甚至开始殃及相关优质企业,直接带来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潜在隐忧,对区域经济金融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曾经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缘何在如今经济复杂形势下瞬间暴露其背后早已暗藏的风险;浙江部分制造业实体经济何故会成为"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对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给予高度关注,这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两链"风险逐渐从"点状风险"向"链状风险""块状风险"转变,化解"两链"风险面临涉险企业去杠杆难、风险信息甄别难、"以物抵债"操作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建议按照"因需施策、切割处理、存优汰劣、分类处置"原则,防范及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智佳 张启路 朱武祥 李浩然
经济下行期,风险传染效应对经济冲击的催化作用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挑战。现有研究忽略了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传染渠道及其放大、加速效应,少有对此的防范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我国10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或组织的不同风险管理模式与稳定性,探究流动性风险的微观传染机制及管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交易关系传染;从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风险传染效应是存在的;途经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存在特殊的扩大、加剧、加速效应。有效应对手段包括行为风险抑制策略和经营风险管理策略。前者包括寻找相关的风险分担方和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后者包括平衡谈判地位和收益风险配置、构建经营大数据预警体系。本文丰富了风险传染理论,对融资担保业金融创新的实践和监管亦有贡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国建 刘天辰
为研究融资担保链风险传染机理,构建了融资担保链风险传染模型,并运用计算实验方法仿真风险传染特征。研究发现:融资担保链风险呈爆发式传染特点,被担保企业的集中度、相似度会加剧风险的传染,而保持合理的保证金率、提高担保公司之间的协作水平以及提高资产变现率有助于化解担保链风险。
关键词:
融资担保 风险传染 仿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建华 张捷
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将导致集群内部的担保网络呈现特定的特征。以浙江温州眼镜产业和电气产业集群的两个担保网案例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内部机制的角度,比较不同产业集群结构下担保网的风险传染途径及其效应。结论认为,眼镜产业担保网由于程度中心性高、中介中心性低和结构洞数量少等原因,网络结构表现为凝聚程度高和碎片化程度低的特点,风险一旦超过临界点,风险传染效应比电气产业担保网大。"星状"电气产业担保网的桥具有"齐美尔连带"特性,桥的稳定性对担保网的风险传染至关重要。同时,产业集群类型对不同担保网络结构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琨 文家成
一、我国现阶段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信用担保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金融中介机构。据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初,我国各类型担保机构已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宏伟
完善和创新我国当前融资担保企业风险防范机制,既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又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完善法规体系、构建监管执法系统、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加快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关键词:
融资担保 风险防范 机制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讨论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接着对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科学运营、风险内部分散、风险内部转移、风险内部补偿等分目标,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整体架构,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科学化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用担保 风险 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明 曹轶群
浙江近期爆发的区域性金融风波再一次表明:仅通过企业间的简单互保,信贷风险仍将留在银行体系之中,且互保链会产生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本文以银行如何有效地构建外部风险分担机制作为研究主题,利用典型案例和博弈模型,对担保链、信用担保机构的特征、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企业间结成担保链、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企业进行信用增级两种方式均具有顺周期性,而政府扶持的非盈利性担保机构能有效地应对不确定的市场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不景气时期给担保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理想模式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担保链 信用担保 模式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