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7)
- 2023(10742)
- 2022(8930)
- 2021(8084)
- 2020(6783)
- 2019(15272)
- 2018(15188)
- 2017(28354)
- 2016(15683)
- 2015(17678)
- 2014(17734)
- 2013(17341)
- 2012(15727)
- 2011(14080)
- 2010(14592)
- 2009(13828)
- 2008(14188)
- 2007(13038)
- 2006(11864)
- 2005(10941)
- 学科
- 业(78262)
- 企(73531)
- 企业(73531)
- 管理(69088)
- 济(67828)
- 经济(67736)
- 方法(27853)
- 业经(27234)
- 财(24538)
- 农(23365)
- 务(19923)
- 财务(19899)
- 财务管理(19870)
- 数学(19208)
- 数学方法(18975)
- 企业财务(18810)
- 环境(18563)
- 农业(17283)
- 划(17238)
- 技术(17147)
- 和(16282)
- 理论(15435)
- 中国(14980)
- 制(14631)
- 策(13899)
- 学(12883)
- 企业经济(12313)
- 经营(11902)
- 地方(11598)
- 体(11509)
- 机构
- 学院(237524)
- 大学(229771)
- 管理(94991)
- 济(93593)
- 经济(91614)
- 理学(80460)
- 理学院(79652)
- 管理学(78419)
- 管理学院(78008)
- 研究(72879)
- 中国(59006)
- 京(49462)
- 科学(46222)
- 财(45570)
- 农(40783)
- 江(39319)
- 所(37507)
- 财经(35912)
- 业大(34348)
- 中心(33945)
- 研究所(33708)
- 经(32276)
- 农业(31872)
- 州(31244)
- 北京(30923)
- 范(29180)
- 师范(28862)
- 经济学(27030)
- 商学(26525)
- 院(26327)
- 基金
- 项目(151142)
- 科学(119869)
- 研究(111977)
- 基金(108963)
- 家(94312)
- 国家(93424)
- 科学基金(81696)
- 社会(70914)
- 社会科(67163)
- 社会科学(67139)
- 省(61999)
- 基金项目(58147)
- 自然(53210)
- 自然科(51747)
- 自然科学(51731)
- 自然科学基金(50881)
- 教育(50117)
- 划(49899)
- 编号(45806)
- 资助(43537)
- 成果(35686)
- 业(35075)
- 创(34436)
- 重点(34042)
- 发(33311)
- 部(32184)
- 创新(31293)
- 课题(31167)
- 制(29373)
- 国家社会(29077)
- 期刊
- 济(114059)
- 经济(114059)
- 研究(64638)
- 中国(48022)
- 财(40155)
- 管理(39884)
- 农(37523)
- 学报(34471)
- 科学(33362)
- 农业(26000)
- 大学(25785)
- 学学(24064)
- 技术(23810)
- 教育(22810)
- 业经(21774)
- 融(19203)
- 金融(19203)
- 财经(17802)
- 业(16340)
- 经济研究(15864)
- 经(15456)
- 问题(14315)
- 资源(14260)
- 技术经济(14098)
- 财会(13784)
- 图书(13214)
- 现代(12426)
- 商业(11470)
- 版(11469)
- 科技(11199)
共检索到36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勤敏
将现有企业资源观与资源生态经济理论等相结合,在区分不同资源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企业系统中的不同作用及其与主体、环境的内在联系;借助资源生态思想重新构建企业系统的结构并拓展系统功能;利用系统要素和资源机制建立企业资源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模型;在整合生产率与效率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资源生态系统的资源与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寇小萱 王彦越
本文首先从企业系统、企业资源系统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角度引入负熵概念,并在分析了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热力学涵义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分析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仿生态系统特性来寻求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方法;然后利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仿生态系统食物链模型对梯次利用企业资源的企业集群产业链进行拟合,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解释了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运行机理;最后通过分析天津经济开发区(Tianjin Economic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TEDA,译称“泰达”)生态工业园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实证案例来揭示应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仿生态系统特性来实践循环经济中观和微观运行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琼
有关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理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环境的形成,不仅扩大了企业可利用的生态空间,而且加剧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压力。本文根据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网络环境下,由相互联系的多个企业缔结而成的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及运行规律,为我国企业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企业 生态系统 网络环境 形成机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香云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出现对高职校企协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遵循"三层面三维度"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职校企协同的模式创新与生态转型,建立共生、共享、共建、共赢的校企协同生态圈,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江 郭伟 彭巍 赵楠
提出面向国有制造企业环境、货币政策和市场竞争的资源配置模型,以某国有制造企业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通过决策层对资源进行统一配置,避免部门间的恶性竞争,提升企业整体利益。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睿 林春培 李京 花冯涛
受全球数字化浪潮冲击,企业间创新竞争已从单元级或流程级竞争逐步演变为多主体合作系统级竞争,如何破解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成为企业成功的密码。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资源编排—数字化能力—创新生态系统”逻辑框架,探究从零起家的互联网品牌企业通过实施资源编排推动企业数字化能力形成与提升,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互联网品牌企业阶段性资源编排行为衍生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3种差异化模式,即“单一主体式—整合开拓式—自生长互联式”;(2)资源编排行为作为重要促因始终伴随互联网品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而数字化能力则作为中介变量随两者共生演化;(3)资源编排行为的3个子过程“资源构建—资源捆绑—资源撬动”在互联网品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均能直接或间接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结论可为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艺璇 成琼文
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深度融合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资源基础,企业如何实现两类异质性资源的有效融合成为亟待回应的关键问题。对此,除了亟需突破数字与实体资源结合的技术瓶颈外,企业更面临着既有资源独占者“融合抵触”的现实困境。因此,推进“数实”新质生产资源融合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资源配置关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生态系统的“主导者-参与者”互动视角出发,通过三一重工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可沿着“产品—平台—生态”的演进路径,依次采取“由虚向实”的组件集成机制、“由实向虚”的模块联动机制、“虚实联动”的生态耦合协同机制实现“数实”资源融合。首先,参与者集成资源需求,通过数字模型嵌入实体资源,在产品智能化中实现数实融合;其次,主导者搭建数字平台,重组实体资源功能并将多元应用场景融入平台,在平台智能化中实现数实融合;最后,“主导者-参与者”互补协同,通过利基市场的分布式资源迭代构建嵌套式的二级子生态,在生态体系智能化中推进数实资源融合继而衍生迭代。本文解析“数实”资源融合的全过程机理,贡献于数字化情境下生态系统的多主体互动研究,为制造企业资源颠覆式升级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
物流平台企业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物流产业链条和传统商业模式。物流平台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整合路径主要三点,其分别是:第一,合作伙伴的异质性资源整合;第二,跨平台互补性产品和服务资源整合;第三,物流平台企业内外部关系的整合。文章采用单个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中小物流平台企业的资源整合路径,这对促进我国中小微物流平台企业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物流平台企业 平台生态系统 资源整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爱民 李顺
文章从企业人力资资源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重点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泽华 彭靖
在自然界中,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理产生共生现象。工业企业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单元,也可以遵循共生原理与原则,通过对共生机制的设计与构建,实现企业间的共生与循环。工业企业共生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与融合性、合作性与竞争性、互利性与互动性、协调性与动态均衡性等不同属性的并存与综合。工业企业共生机制的构建既要考虑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通过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企业共生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企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复合生态系统 共生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燕青
创新发展无疑是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其中,企业家主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关键。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功能主要决定于企业家精神,但是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与提升主要依赖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本文梳理总结了有关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以及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从中廓清了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确立了有关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最后,根据前述理论思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试图构建一个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逻辑框架,本着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价值体系创新的基本路线,指出实现中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和系统任务。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位 演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敏 陈传明
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得企业需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和传递的空间,即基于知识的企业“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似,企业的“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存在着路径演化及路径依赖的现象,本文则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企业“文化生态系统”实现路径超越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企业文化 路径演化 路径超越 知识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勤敏 刘海凤
团队间关系、不同团队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对现代企业的高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借鉴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企业的团队生态系统。通过界定企业团队生态系统的主体与目标、资源与环境等构成要素,对不同要素、要素间关系与结构进行分析;在提出团队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分解与还原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与功能协调的角度探讨了系统的动态平衡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煊 杨建梅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集群与生态系统的相似特征 ,提出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来研究企业集群 ,运用生态学科中成熟的理论来分析企业集群以便得到有益的启示 ,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 ;并且对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原则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