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1)
2023(9345)
2022(7336)
2021(6614)
2020(5733)
2019(12802)
2018(12266)
2017(24713)
2016(12733)
2015(13817)
2014(13489)
2013(13601)
2012(12297)
2011(10636)
2010(11108)
2009(10977)
2008(10406)
2007(9537)
2006(8427)
2005(8091)
作者
(34595)
(28633)
(28585)
(26903)
(18358)
(13542)
(12959)
(10898)
(10879)
(10228)
(9751)
(9561)
(9488)
(8930)
(8827)
(8778)
(8529)
(8454)
(8093)
(7979)
(7162)
(7038)
(6908)
(6611)
(6420)
(6415)
(6379)
(6326)
(5650)
(5509)
学科
(76219)
(72173)
企业(72173)
(62752)
经济(62691)
管理(54986)
业经(27181)
方法(26398)
(26236)
金融(26236)
(25056)
(23168)
银行(23161)
(22523)
(21428)
(20636)
财务(20623)
财务管理(20610)
中国(20338)
企业财务(19643)
数学(18979)
数学方法(18910)
(17665)
农业(16903)
技术(15252)
(13649)
(13470)
理论(12646)
体制(12526)
(12111)
机构
学院(185618)
大学(177449)
(87868)
经济(86511)
管理(78688)
理学(67100)
理学院(66588)
管理学(66007)
管理学院(65667)
研究(53353)
中国(52003)
(43424)
(35339)
财经(34387)
(31172)
(28488)
(28476)
经济学(27808)
科学(27301)
中心(26617)
财经大学(25418)
(25367)
经济学院(25347)
商学(24493)
商学院(24304)
业大(23045)
(22913)
研究所(22377)
农业(22127)
经济管理(22005)
基金
项目(115065)
科学(93984)
研究(87463)
基金(86637)
(72527)
国家(71800)
科学基金(65234)
社会(60064)
社会科(57280)
社会科学(57268)
(46275)
基金项目(45808)
自然(40146)
自然科(39290)
自然科学(39283)
自然科学基金(38714)
教育(38472)
(36047)
资助(35062)
编号(34031)
(31067)
(28462)
成果(25898)
(25833)
(25698)
创新(25600)
国家社会(25368)
重点(25358)
(24513)
人文(23586)
期刊
(100248)
经济(100248)
研究(56039)
(38209)
管理(35295)
(34554)
金融(34554)
中国(33202)
(27744)
科学(21936)
学报(19766)
财经(18494)
业经(18444)
农业(18255)
技术(17654)
大学(16718)
学学(16440)
经济研究(16109)
(16038)
问题(12620)
技术经济(12553)
(11958)
财会(11732)
现代(10709)
商业(10317)
世界(10073)
(9718)
教育(9594)
经济管理(9268)
会计(9124)
共检索到28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之帆  
企业资本结构指企业取得的各项长期资金来源的组合和相互关系 ,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出重股轻债的倾向 ,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严重偏好股权融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融资方式的因素有 :资金成本、企业规模、破产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成本 ,综合权衡上述成本可以得出上市企业融资方式的偏好顺序 ,进而剖析了造成我国企业融资偏好的原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增业   薛敬孝  
不对称信息产生了道德风险。管理者(又称内幕人)为了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在新项目融资上将偏好内源融资,如果企业被迫进行外源融资,则债务融资强于股权融资,这就是著名的PeckingOrder 理论。然而,在本文的假设条件和博弈分析框架下,对管理者来说,无论是完全信息(对未来完全可知),还是不完全信息(对未来仍面临风险),偏好债务融资的这一命题都无法成立。相反,企业可能更偏好于股权融资。特别是1980年代~1990年代,美国的企业财务报表显示,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更满足了企业的财务缺口,新兴的中国股市更提供了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彤缨  陈永鑫  陆正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海鹰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存在典型区域差异的事实,结合中国融资市场中存在政府强干预特征,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上市公司融资优序的检验中,进而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中的区域差异特征提供解释。面板Logit模型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正是由于制度粘性,更直接说是区域性的信贷扶持强度差异,导致了中国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则表现为债权融资偏好,但这种区域差异具有收敛特征,并最终将统一于先股权后债权的融资优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飞  张开宇  王楠  
基于公司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不相干模型(MM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考虑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中的身份及其叠加效应,引入了总经理权力指数,建立了公司总经理集权程度与融资方式选择之间的理论模型;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总经理集权情况与融资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结果均表明,公司总经理集权程度越高,权力越大,则越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融资。因此,有必要匹配公司权力策略,建立更为纯粹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阙方平  
企业融资方式及结构的比较研究阙方平一、问题的提出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所谓内源融资方式,即是依赖自身内部积累(折旧十利润留成)来解决资金来源的融资方式。而外资融资方式,是指企业通过一定途径或借助某种工具获取他人资金的融资方式;这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谦  石松  
本文通过度量管理者固定效应,而不是使用管理者的某些特征,来研究管理者个人偏好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在传统的资本结构回归模型中加入管理者固定效应后,本文发现该效应显著影响资本结构,而且模型的决定系数由原先的0.63增加到0.86,表明管理者个人偏好是企业资本结构偏离传统资本结构模型预测的重要因素。本文还发现管理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政治背景以及持有证书数量等特征对其个人偏好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葛永波  
本文运用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融资结构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依赖性,但企业并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我国农业企业融资行为基本吻合融资啄食理论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偏好顺序,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现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建永  
企业融资往往面临着选择,也存在着融资偏好。融资的过程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企业通常可以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来获得资金。在企业内部融资无法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求时,选择合适的外部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变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融资难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了解我国融资发展现状,总结造成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在了解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融资成本、财务风险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案例提出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伟  吴燕华  
中小上市企业存在与一般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不同的融资偏好。本文筛选200家在深圳证券交易上市的中小板块中的企业作为样本,并收集样本企业2009年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指标数据,进行融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融资决策和影响因素的一般回归分析和融资顺序的有序逻辑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上市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为:内部融资,股权融资,短期借款,长期负债。此结论将帮助中小上市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决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立芳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于负利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贷软约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软预算约束”使得它们偏好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融资体系不是一个单纯解决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系统构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冠华  
本文从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考察企业如何根据自身产业风险、融资偏好、自有资本存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研究发现,当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技术和产品较为成熟时,其产业风险较低、资本较为充足,企业投资生产项目的资金回报率较为稳健,则更加偏好债权融资;当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处于技术前沿,创新和研发是其成长的关键因素时,其技术风险和产业风险都相对较高,且资本相对不足,企业投资生产项目的资金回报率不稳定,此时,企业会更加偏好于股权融资。因此,低风险传统型企业更偏好于债权融资,而产业风险较高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则更偏好于股权融资。本文的研究发现与从金融供给角度出发的研究结论与相关经验事实较为一致,能够为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发展及金融结构调整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的金融结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艾莲  潘梦梦  刘柏  
以中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时,遵循的融资偏好依次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部融资;而当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容易选择更冒险的融资方式;在加入高管性别作为调节后,发现女性高管能够理性调整融资方式,具体表现为整体降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激进程度,使得过度自信产生的融资偏好趋近理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文宏  
基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来考察税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交易服务成本很低时,以较低的税率对储蓄利息开征利息所得税不会影响储户(或投资者)在储蓄和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对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开征营业税,则会引起税收转嫁,提高贷款利息率,使部分企业选择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从银行贷款;银行业所得税也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需求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