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8)
- 2023(10302)
- 2022(8310)
- 2021(7588)
- 2020(6434)
- 2019(14227)
- 2018(13788)
- 2017(27148)
- 2016(14545)
- 2015(15728)
- 2014(15241)
- 2013(15114)
- 2012(13655)
- 2011(11804)
- 2010(11742)
- 2009(11271)
- 2008(11746)
- 2007(10574)
- 2006(9415)
- 2005(8857)
- 学科
- 业(79426)
- 企(73922)
- 企业(73922)
- 济(64786)
- 经济(64709)
- 管理(59490)
- 方法(29787)
- 业经(26977)
- 财(24652)
- 农(23337)
- 数学(22197)
- 数学方法(22115)
- 制(20716)
- 务(20277)
- 财务(20273)
- 财务管理(20263)
- 企业财务(19293)
- 银(19024)
- 银行(18878)
- 农业(17754)
- 行(17590)
- 技术(15908)
- 中国(13829)
- 策(13403)
- 划(13238)
- 融(12315)
- 金融(12315)
- 体(12177)
- 企业经济(12162)
- 经营(11998)
- 机构
- 学院(211236)
- 大学(204705)
- 济(93863)
- 经济(92441)
- 管理(89423)
- 理学(76939)
- 理学院(76294)
- 管理学(75523)
- 管理学院(75160)
- 研究(62650)
- 中国(58334)
- 农(44354)
- 财(44315)
- 京(41530)
- 科学(36912)
- 财经(35646)
- 农业(35300)
- 业大(33878)
- 江(32564)
- 经(32535)
- 所(31501)
- 中心(30035)
- 经济学(28624)
- 研究所(28510)
- 商学(26957)
- 商学院(26741)
- 财经大学(26452)
- 经济学院(26188)
- 州(25664)
- 北京(25277)
- 基金
- 项目(138204)
- 科学(110613)
- 基金(104026)
- 研究(96793)
- 家(91135)
- 国家(90263)
- 科学基金(79423)
- 社会(65609)
- 社会科(62439)
- 社会科学(62420)
- 基金项目(55910)
- 省(54765)
- 自然(52622)
- 自然科(51481)
- 自然科学(51465)
- 自然科学基金(50683)
- 划(44480)
- 教育(42304)
- 资助(41380)
- 业(36697)
- 编号(36384)
- 创(32947)
- 重点(30420)
- 部(30219)
- 创新(29846)
- 发(29309)
- 国家社会(27800)
- 科研(26966)
- 制(26717)
- 人文(26364)
共检索到314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力 何引银
企业资本经营对银行的影响余力何引银一、企业资本经营的模式与意义按照“十五大”关于抓大放小,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优胜劣汰,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精神,不同类型的企业按照“大小”不同等原则,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资本经营模式。对于哪些处于朝阳产业的国有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其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问题成为金融界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银行必须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的进程,并做到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一、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可行性银行是社会信贷资金与分配的主渠道,其资金投向对经济发展形响重大。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在经营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经营机制正在逐步转变。总体上形成了领导体制上的行政机关与经济实体、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桂荷发 张春莲 王晓艳
以2003—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化行为会抑制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会降低该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这种抑制效应会因产权属性、融资约束的不同而不同,即国有企业的影子银行化业务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抑制效应更强,而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其影子银行化业务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抑制效应更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德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许多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同时,也暴露了阻碍改革进程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轨过程中,任务最重,困难最大的,一是国有企业,二是国家专业银行。国有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国家专业银行也要实现向国际接轨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化,这是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海空
农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近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热点,然而酿酝推行数年,至今尚未有实质性进展。本文试就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谈一些肤浅见解。一、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出现的问题(一)对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目标的认识分歧较大,从而使改革无法深入,实际执行中出现了某些偏差。从理论上说,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是毫无疑义的,农业银行既作为企业也理应如此。然而,在目前条件下,从它所处的地位和承负的任务来看,还带有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祥
改革农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渐成为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现阶段,深化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非此而别无它途。转换管理行职能是增强基层行活力的前提条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广仁 杨琨
在当前的改革中,很多理论研完和实际工作者对农业银行经营的目标问题,正开始进行探讨。为了使这一探讨向纵深发展,并获得科学的结论,本期刊登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对这一问题,广泛展开讨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建平
目前,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难点主要是外部(指国家有关部门)如何为企业化经营提供必要的条件,内部如何建立企业运行机制。其核心在于理顺内外部利益关系,使社会效益和银行自身效益协调起来。为解决农行自身经营与国家政策性的矛盾。我认为,现实的选择应从改革现行管理制度入手,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涂思宇 姜浩 王雅炯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融资方式有两种: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小企业对信贷支持及其他金融服务产品的需求都具有特殊性,银行有必要将小企业业务与大型企业区别开,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充当"实质性信用中介"或"间接参与影子信贷市场"的方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有何影响,风险又通过何种机制在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进行传导?本文利用2004—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增加经营风险,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当企业通过委托贷款或者民间借贷方式,作为信用中介向资金需求方融出资金时,借款方的还款风险会降低贷款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且通过"会计账户机制"传导到贷款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部门通过购买"体制内影子银行体系"发行的各种"类金融产品"间接参与到影子信贷信用链条中,整个金融体系的波动将通过"系统性风险联动机制"增加企业预期收益的波动性,从而加剧经营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中国专业银行的改革,究竟应朝什么方向推进,这本来是早已明确的。可自从提出“不要偏面强调企业化”后,似乎又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专业银行企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弄清这个问题,是加快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划清界线 改革的步子再快一点 在理性认识和实际操作中如何区分“偏面强调企业化”与“企业化经营”呢?我以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单纯利润为目标,偏面追求贷款规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业化的倾向,影响宏观调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而后者是指“专业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良林
银行企业化经营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银行的单向思想经济行为和其固性化发展,对企业化经营的阻力,我认为是严重的,必须加以研究与认识,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经济行为在银行企业化经营中同步发生作用,从而推进企业化经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所谓“思想经济行为”就是银行经营中惯用经济激励(经济刺激)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过程。“单向思想经济行为”则是在不顾成员心理平衡(精神与物资需求的平衡)的情况下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发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银行是企业,必须讲求利润,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以此简单的得出结论,说利润是银行的经营目标,显然是不够的。相反,如果从银行的某一职能作用,如调节经济、管理经济出发,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也是片面的。我认为,探讨银行经营目标,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方法分析,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锡成
专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经济实体,其经营目标如何确立,经营方式如何适应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今年《农村金融研究》第八期刊载的陈广仁和杨琨两同志的《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目标初探》一文认为:“衡量企业最终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它应该是包含有质和量的规定的实体,用商品经济的观点概括就是利润”。本人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现谈一点浅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