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6)
- 2023(10083)
- 2022(8261)
- 2021(7542)
- 2020(6499)
- 2019(14862)
- 2018(14876)
- 2017(28796)
- 2016(15220)
- 2015(16836)
- 2014(16528)
- 2013(16282)
- 2012(14460)
- 2011(12514)
- 2010(13020)
- 2009(12468)
- 2008(12506)
- 2007(11401)
- 2006(9925)
- 2005(9059)
- 学科
- 业(80731)
- 企(76838)
- 企业(76838)
- 济(70609)
- 经济(70533)
- 管理(64728)
- 方法(34450)
- 业经(27119)
- 数学(26244)
- 数学方法(25671)
- 财(22887)
- 农(21460)
- 技术(20214)
- 务(18877)
- 财务(18838)
- 财务管理(18824)
- 企业财务(17777)
- 农业(15847)
- 理论(15523)
- 中国(15061)
- 策(14261)
- 划(13822)
- 技术管理(13686)
- 制(13523)
- 和(13312)
- 企业经济(12454)
- 经营(12312)
- 体(10900)
- 贸(10250)
- 贸易(10239)
- 机构
- 学院(220376)
- 大学(212190)
- 管理(95837)
- 济(92810)
- 经济(91134)
- 理学(82644)
- 理学院(81943)
- 管理学(80457)
- 管理学院(80063)
- 研究(62314)
- 中国(51639)
- 京(43981)
- 财(42457)
- 科学(37098)
- 江(33997)
- 农(33757)
- 财经(33701)
- 业大(30903)
- 经(30494)
- 所(30224)
- 中心(29377)
- 北京(27346)
- 商学(27078)
- 研究所(27014)
- 州(26880)
- 经济学(26843)
- 商学院(26827)
- 农业(26490)
- 经济管理(25593)
- 财经大学(24615)
- 基金
- 项目(143403)
- 科学(116324)
- 研究(105929)
- 基金(105351)
- 家(90219)
- 国家(89416)
- 科学基金(80659)
- 社会(68488)
- 社会科(65195)
- 社会科学(65177)
- 省(59187)
- 基金项目(55100)
- 自然(53122)
- 自然科(52099)
- 自然科学(52091)
- 自然科学基金(51231)
- 教育(48641)
- 划(47367)
- 资助(43329)
- 编号(42189)
- 创(36737)
- 业(34587)
- 创新(33187)
- 成果(31763)
- 重点(31735)
- 部(30877)
- 发(30766)
- 课题(28739)
- 国家社会(28016)
- 制(27824)
- 期刊
- 济(103989)
- 经济(103989)
- 研究(60991)
- 管理(43364)
- 中国(42758)
- 财(37024)
- 农(31725)
- 科学(28234)
- 学报(25978)
- 技术(25436)
- 农业(22135)
- 大学(21159)
- 教育(21036)
- 学学(20232)
- 业经(19903)
- 融(18411)
- 金融(18411)
- 财经(16805)
- 经济研究(16249)
- 技术经济(15728)
- 业(15010)
- 经(14591)
- 统计(14013)
- 策(13997)
- 问题(12732)
- 财会(12223)
- 科技(12141)
- 现代(11753)
- 决策(11626)
- 商业(11562)
共检索到32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1.整体综合评价模型 企业资信评级涉及到企业素质、盈利能力、偿还能力、经营效率、发展前景、资金信用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都要用多个指标才能完整地表现,因此最后用来进行企业资信评级的往往是20个左右的指标,而要对如此多个性质、内容、量纲皆不相同的评价指标反映出的企业资信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企业的资信等级——综合的单一指标值,就必须采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于晓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安
本文从企业投资角度且以团队为基础 (传统的分析基本上是以边际工人为基础的 ) ,研究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客体与投资主体共同进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问题 ,建立了利润分享式契约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对企业利润分享式契约下专用人力资本和通用人力资本进行了投资博弈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永春 祝吕静 孙士伟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多以加工制造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虽能维系生存,却面临着边缘化困境。本文借助资源成长论和战略匹配论,认为受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中小企业虽不能在短期内直接创建自主品牌,却可以根据企业创牌能力实情,选择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共享、品牌比附、品牌联盟等策略,以提升企业的创牌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TOPSIS模型,以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以及品牌成长阶段为维度,构建了环境与资源双约束下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策略选择模型,并以蒙牛为个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环境与资源 中小企业 自主品牌 策略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娄江南
关于创建科技效益型建筑安装企业的构想娄江南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制度”,并且指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它对于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华林
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内在特点,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实践,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 创建 学习型组织 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兴政 王福胜
在当今世界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从营造学习氛围、塑造学习型的企业家、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制订制度督促学习、注重成本和质量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企业 学习 学习型组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党秀军
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先进管理理论。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高度重视,如何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战略意义、应遵循的原则、创建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学习型企业 创建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东成 马永斌
本文从学习型企业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对高校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提供系统的资源和智力支持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高校参与学习型企业创建对于校企双赢合作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学习型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汤晓峰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资源整合迅速,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近十余年来,国内的许多企事业单位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也进行了诸多尝试。本文从阐述企业创建学习型文化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学习型文化的内涵及现状,并提出了学习型文化的创建思路、评价指标,以便为企业推进学习型文化建设、塑造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学习型文化 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嶒道 ,夏宝箭 ,王兴华 ,杨中华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大力促进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使企业的发展切实转移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辽宁省从1985年试点,1987年正式决定在全省开展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活动。1989年末,经省科技领导小组讨论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文文
将学习任务根据完成的难易程度,分为"难、适、易"三级,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将自己自主定位在上、中、下其中一个级别,努力完成本级别的学习任务并接受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级、评先挂钩。学习和研究氛围不足,竞争和合作意识不强,技能和效率进步不快,是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笔者所调研的隶属采掘业的四龙集团也曾存在这样的问题。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创建企业升级版的前提;加强职工的学习,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千方百计让职工变被动为主动,内化"以人为本、自主创造、主动参与、合作竞争"的先进理念,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饶勇
创建知识型企业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生产的动态过程有着全面准确的认识。本文以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为基础,扩展并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知识生产过程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知识资本的形成、存储和增长过程,总结了创建知识型企业的基本原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群鹤 梅姝娥 仲伟俊
本文对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通过问卷调查的办法得来的数据,从社会文化和法律、政策、市场和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了对不同规模民营科技企业创建环境的基本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就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对其创建环境的评价与企业规模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我国各级政府对不同规模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了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