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8)
- 2023(9042)
- 2022(7349)
- 2021(6915)
- 2020(6065)
- 2019(13522)
- 2018(13468)
- 2017(26111)
- 2016(14323)
- 2015(15953)
- 2014(16090)
- 2013(16047)
- 2012(14890)
- 2011(12653)
- 2010(13381)
- 2009(13068)
- 2008(14213)
- 2007(12969)
- 2006(11607)
- 2005(11132)
- 学科
- 业(79768)
- 企(75664)
- 企业(75664)
- 济(64738)
- 经济(64648)
- 管理(63635)
- 财(28568)
- 方法(27146)
- 业经(26321)
- 务(23364)
- 财务(23340)
- 财务管理(23305)
- 农(22041)
- 企业财务(21973)
- 数学(18765)
- 数学方法(18477)
- 制(16340)
- 农业(16248)
- 技术(15851)
- 中国(15044)
- 策(14132)
- 理论(13818)
- 和(13037)
- 划(13021)
- 体(12882)
- 企业经济(12217)
- 经营(11600)
- 体制(11283)
- 学(10479)
- 技术管理(10387)
- 机构
- 学院(214268)
- 大学(207276)
- 济(89783)
- 经济(88009)
- 管理(86496)
- 理学(72604)
- 理学院(71942)
- 管理学(70911)
- 管理学院(70529)
- 研究(63547)
- 中国(55803)
- 财(49880)
- 京(43840)
- 财经(37495)
- 科学(36556)
- 江(35781)
- 农(33820)
- 经(33507)
- 所(32950)
- 中心(29842)
- 研究所(28240)
- 北京(27939)
- 州(27913)
- 业大(27641)
- 财经大学(26900)
- 农业(26193)
- 经济学(26135)
- 商学(25895)
- 商学院(25695)
- 范(23684)
- 基金
- 项目(124304)
- 科学(99302)
- 研究(94005)
- 基金(90546)
- 家(76418)
- 国家(75605)
- 科学基金(67426)
- 社会(60448)
- 社会科(57307)
- 社会科学(57290)
- 省(50120)
- 基金项目(47514)
- 自然(42915)
- 教育(42555)
- 自然科(41921)
- 自然科学(41913)
- 自然科学基金(41273)
- 划(39670)
- 编号(38336)
- 资助(37500)
- 业(31806)
- 成果(31507)
- 创(28882)
- 重点(27643)
- 部(27520)
- 发(26421)
- 创新(26035)
- 课题(25997)
- 性(25509)
- 制(24959)
- 期刊
- 济(111610)
- 经济(111610)
- 研究(66658)
- 财(48696)
- 中国(43709)
- 管理(38558)
- 农(32707)
- 学报(26934)
- 科学(26919)
- 融(22730)
- 金融(22730)
- 农业(22071)
- 大学(21632)
- 技术(20781)
- 学学(20553)
- 业经(20220)
- 财经(19815)
- 教育(19178)
- 会计(18169)
- 财会(17244)
- 经(17146)
- 经济研究(16712)
- 问题(14361)
- 技术经济(13802)
- 业(13659)
- 通讯(11575)
- 会通(11554)
- 贸(11421)
- 现代(11329)
- 世界(10845)
共检索到342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小平 陈仲威 娄欣轩
一、问题的缘起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合适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资源配置对社会对企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心合
关于制定中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若干问题李心合一、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与基本准则的关系问题中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正在制订过程之中。从国际经验看,制定具体会计准则需要有一套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使各项具体准则之间保持一致性和可比性。问题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江涛 李月娥 张静
本文认为,环境会计研究中关键是计量方法和报告制度的问题,计量方法应考虑使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而环境报告的基本框架应由使用者与目标、主体、内容、模式、报告呈报、及报告审计等方面的要素构成。
关键词:
环境会计 计量方法 报告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书勇
为促进数据资产会计核算实务操作落地,完善数据资产从产生到形成利润并增加股东价值的核算链条,促进企业财务报告更加准确解释企业利润和股东价值增加的来源及形成过程,文章在分析数据资产定义、内涵及类型基础上,研究了数据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属性问题。研究表明:数据资源只有实现了“从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到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转变,才具备在会计上确认为资产的基础,应从资产的会计定义、会计确认条件判断数据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数据资产是企业获得的在一定业务领域、地域或时期的数据使用权,属无形资产范畴,经营数据资产可理解为以数据资产提供内外服务,不宜做存货核算;数据资产初始计量应采用成本法,后续计量可根据内外服务和未来收益确定难度选择收益现值法或成本法。
关键词:
企业 数据资产 会计 确认与计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汤可可 钱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彭韶兵
企业收益概念考察及会计计量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彭韶兵一、问题的提出:会计的基本目标收益是会计计量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事实上,由于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一组静态要素和收入、费用、利润一组动态要素,因此会计计量也是由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两大板块组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杰
自2007年起,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在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和许多大中型企业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笔者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一、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段爱群
有限合伙是我国《合伙企业法》修改后,在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中兴起的企业组织制度。合伙企业由以前纯粹的自然人之间的组织形式演变为自然人与法人以及法人与法人间的投资组织模式,无论是在法律、会计和税收处理以及税收法律政策等环节都亟待对接、调整和完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金静红
传统的资产计量理论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准确计量无形资产的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无形资产 确认和计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创荣
国有外贸企业实现资产重组,走综合性、实业化经营已是企业改革必由之路。本文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为整个外贸企业的改革、资产重组所指出的方向,对外贸企业所取得的业绩和面临的挑战作了初步分析,说明实行资产重组的必要性。对外贸企业实现资产重组的两种方式、四种策略选择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上市企业必须进行资产评估。一方面,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技术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资产评估结果也为资产折价入股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好上市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上市企业,资产评估,资产重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向东 胡定核
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保护的若干问题谭向东,胡定核国有资产保护问题是当前股份制改革与股份制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股份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大量发生,使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突现出来。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资产保护的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人瑾
组建股份制企业资产评估的若干问题石人瑾组建股份制企业资产评估是指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中心等),按照组建股份制的要求,遵循法定和公允的标准和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准备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产,按现时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股份制企业的资产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创荣
外贸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已属大势所趋。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并主导世界市场的今天,我国外贸公司过去那种小规模、窄范围的经营状况,显然已无法维持下去。外贸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大型外贸集团企业,才能增强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形成和发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四川省财务成本研究会《现代企业会计课题组》 成都市财务成本研究会《现代企业会计课题组》
机制是企业运行的基础,企业的微观机制如何,对宏观调控和宏观效益都有重大影响;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必须借助于企业加强管理。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我国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框架,把我国国有企业改造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能代替企业加强管理。企业是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实体单位,是现代社会产生财富的主要源泉,本身就是一个不停运转的有机的大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