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8)
- 2023(7942)
- 2022(6337)
- 2021(5694)
- 2020(4900)
- 2019(10631)
- 2018(10351)
- 2017(19979)
- 2016(10846)
- 2015(11985)
- 2014(11610)
- 2013(11528)
- 2012(10524)
- 2011(9033)
- 2010(9422)
- 2009(9055)
- 2008(9636)
- 2007(8668)
- 2006(7833)
- 2005(7337)
- 学科
- 业(72080)
- 企(69398)
- 企业(69398)
- 管理(53345)
- 济(51428)
- 经济(51354)
- 业经(24956)
- 方法(22056)
- 财(21819)
- 农(19850)
- 务(18737)
- 财务(18731)
- 财务管理(18719)
- 企业财务(17773)
- 技术(14844)
- 农业(14804)
- 数学(14415)
- 数学方法(14267)
- 策(12454)
- 划(12397)
- 企业经济(12082)
- 制(12053)
- 和(11245)
- 经营(11133)
- 理论(10988)
- 体(10477)
- 技术管理(10060)
- 中国(9628)
- 体制(9315)
- 决策(8932)
- 机构
- 学院(166842)
- 大学(160168)
- 管理(70522)
- 济(70352)
- 经济(69206)
- 理学(60751)
- 理学院(60209)
- 管理学(59365)
- 管理学院(59059)
- 研究(49573)
- 中国(40424)
- 财(34758)
- 京(32904)
- 农(29632)
- 科学(28933)
- 财经(27613)
- 江(26649)
- 经(25015)
- 所(24823)
- 农业(23337)
- 业大(23327)
- 研究所(22211)
- 中心(22149)
- 商学(21129)
- 商学院(20954)
- 经济学(20487)
- 州(20422)
- 财经大学(20176)
- 北京(20094)
- 经济管理(19036)
- 基金
- 项目(105623)
- 科学(85830)
- 基金(78803)
- 研究(78629)
- 家(67529)
- 国家(66835)
- 科学基金(59691)
- 社会(52154)
- 社会科(49420)
- 社会科学(49403)
- 省(42473)
- 基金项目(41718)
- 自然(38435)
- 自然科(37612)
- 自然科学(37602)
- 自然科学基金(37011)
- 教育(34950)
- 划(33882)
- 资助(30961)
- 编号(30680)
- 业(29954)
- 创(25863)
- 成果(23933)
- 重点(23579)
- 部(23448)
- 创新(23159)
- 发(22574)
- 制(22178)
- 国家社会(21671)
- 课题(20720)
共检索到24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媛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显著降低。但是中央巡视结果却反映出公款消费的奢靡之风仍然存在,国有企业存在通过将消费性现金支出归类计入成本科目以规避外部监管的现象,这种费用归类操纵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梳理费用归类操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费用归类操纵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建议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专项巡视和完善政策落实配套机制五方面入手治理费用归类操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媛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显著降低。但是中央巡视结果却反映出公款消费的奢靡之风仍然存在,国有企业存在通过将消费性现金支出归类计入成本科目以规避外部监管的现象,这种费用归类操纵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梳理费用归类操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费用归类操纵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建议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专项巡视和完善政策落实配套机制五方面入手治理费用归类操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康涛 臧文佼
本文从上市国有企业消费性现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的角度,考察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效果。本文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的消费性现金支出计入当期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比例显著下降,而计入本期存货科目的比例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之后,国企费用下降的持续性较低;同时,这种费用率下降并没有导致下一年度的公司业绩上升。这表明"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有可能通过改变消费性现金支出的会计科目归类,来部分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八项规定引发的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严重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利用"八项规定"实施前两年(2010—2011年)和实施后两年(2013—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了考察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对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内部控制指数较高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较低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相比于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国有企业,聘请非"四大"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均可有效抑制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嘉兴 傅绍正
"八项规定"引发的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严重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利用"八项规定"实施前两年(2010—2011年)和实施后两年(2013—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了考察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对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内部控制指数较高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指数较低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相比于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国有企业,聘请非"四大"的国有企业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更严重。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均可有效抑制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研究结论对于治理国企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提升"八项规定"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耀 王亚茹 乔贵涛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国企高管(特别是CEO)有动机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规避被查处的风险,如何通过公司治理降低高管的费用归类操纵行为,提高"八项规定"的实施效果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3—2016年中国国有企业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CFO对CEO的权力制衡与国企费用归类操纵的关系。研究发现,CFO对CEO权力制衡显著降低了国企费用归类操纵的程度。研究结论表明,利用CFO对CEO的权力进行有效制衡,有助于减少或者抑制CFO屈从于强大的CEO权力对国企费用进行归类操纵的问题,最终提高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莉萍 陈宇璇 张淑霞 LIU Ning
使用2010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M-DID研究方法,基于费用归类操纵视角考察了"八项规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八项规定"对公款消费进行约束后,国有企业存在利用会计科目进行费用归类操纵的现象,即将部分原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公款消费,转移至资本性支出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非敏感性会计科目,且高管腐败程度高的国有企业是费用归类操纵的重灾区。国有企业表面看来减少了公款消费,实质却是通过费用归类操纵达到隐性腐败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隐性腐败账务处理的新路径,发现国有企业会利用非敏感性会计科目隐蔽公款消费,这为治理国有企业权力寻租和规避监管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婉婷 刘申雅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质量和所处法津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形成“治理互补机制”,共同推进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区分费用操纵方向,发现“虚增”研发费用的企业更倾向依靠政策获得减税优惠,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了治理功能;考察2017和2018年政策集中调整的影响,发现扣除比例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有效缓解了R&D归类操纵。研究结论对如实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用、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功能、明确R&D归类操纵的监管重点领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秀华
正确的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商品进出口必须实行的国际规则,也会使外贸商品的通关更加顺畅。然而,由于商品归类工作的复杂性,外贸企业在报关时经常出现商品归类错误的现象,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外贸企业的通关时间,制约了商品的通关效率。
关键词:
海关 商品归类错误 主要原因 风险防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秀华
正确的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商品进出口必须实行的国际规则,也会使外贸商品的通关更加顺畅。然而,由于商品归类工作的复杂性,外贸企业在报关时经常出现商品归类错误的现象,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外贸企业的通关时间,制约了商品的通关效率。
关键词:
海关 商品归类错误 主要原因 风险防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政珍
企业在对碳排放权进行核算时,不宜把它归类为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存货等已有的资产类别。从成本视角出发,本文提出应单独设立碳排放权核算的会计要素,并制定相应的碳排放权核算会计准则,以加强企业对碳排放权的成本管理和满足碳交易发展的需求,为追求社会成本和企业成本的"帕累托最优"打下基础。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成本视角 会计要素 归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丁育明 袁蓉菁
在对经济类文献进行分类标引的工作实践中,常遇到分类法的类目体系中尚未包括的新学科、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等难以确定类号的文献。本文试对知识经济主题特别是新型企业虚拟运作新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以人为本管理的期权制激励等经济热点文献进行分类标引,并结合经济类文献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标引时应注意的问题等做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经济文献 知识经济 分类法 归类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江丽 李子联
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及其所带来的"归类效应"极有可能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和扩大的重要原因。在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估计。统计分析的结果肯定了异质性企业会主动进行空间选择,并产生了明显的归类效应;实证估计进一步验证了地区本身经济地理条件,包括国内外市场潜能、城镇化、工业化、财政投资等因素,通过影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址行为,决定和影响着地区经济差异的形成和扩大;同时,受到企业效率差异化的影响,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集聚效应具有高低之分,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集聚产生效率。因此,尊重市场规律,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是中西部...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空间选择 归类效应 地区差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玎 吕碧君 胡凯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减少研发操纵行为,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重要问题。以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研发操纵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研发操纵行为。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对研发操纵行为发挥治理效应。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操纵动机更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研发操纵向下调整风险的企业和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抑制研发操纵提升创新产出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研发操纵 技术创新 内部控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李舟
以2018年财政部关于"研发费用单列"的修订为研究契机,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研发费用呈报位置变动对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单列"后,企业间研发费用投入的差距会成为增加研发费用的动机,差距越大的企业会在政策之后增加更多的研发费用,该现象在竞争程度高和非高科技行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本文还识别了企业是通过真实投入研发费用达到其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对披露结果进行数字操纵,同时,过度投入研发费用还会削弱其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不仅会降低单位研发费用的价值含量,还会加剧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