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2)
2023(7535)
2022(5874)
2021(5269)
2020(4537)
2019(10053)
2018(9824)
2017(19438)
2016(10141)
2015(11149)
2014(10976)
2013(11060)
2012(9838)
2011(8483)
2010(8809)
2009(8609)
2008(9214)
2007(8391)
2006(7483)
2005(7157)
作者
(27744)
(23530)
(23317)
(21827)
(15174)
(11014)
(10456)
(8973)
(8646)
(8420)
(7884)
(7749)
(7708)
(7266)
(7239)
(7007)
(6997)
(6721)
(6666)
(6562)
(5744)
(5705)
(5690)
(5450)
(5234)
(5201)
(5181)
(5078)
(4579)
(4461)
学科
(73838)
(71447)
企业(71447)
(53470)
经济(53403)
管理(52780)
业经(25197)
方法(22987)
(22873)
(19177)
财务(19165)
财务管理(19157)
(18835)
企业财务(18207)
数学(14968)
数学方法(14893)
农业(14684)
技术(14658)
(12652)
(12625)
理论(12612)
企业经济(12255)
(11753)
(11310)
经营(11224)
(11142)
中国(10559)
体制(10216)
技术管理(10077)
决策(9016)
机构
学院(158495)
大学(152044)
(73193)
经济(72105)
管理(70611)
理学(60653)
理学院(60236)
管理学(59806)
管理学院(59525)
研究(42456)
中国(37089)
(36323)
(30619)
财经(28697)
(26024)
(24116)
(22477)
经济学(22097)
商学(21922)
科学(21821)
商学院(21758)
财经大学(21042)
(20001)
经济学院(19946)
经济管理(19283)
中心(19144)
北京(19107)
业大(18980)
(18907)
农业(17496)
基金
项目(95278)
科学(78716)
研究(73673)
基金(72078)
(59785)
国家(59164)
科学基金(54595)
社会(50680)
社会科(48095)
社会科学(48085)
基金项目(38038)
(37791)
自然(33699)
自然科(32993)
自然科学(32987)
教育(32648)
自然科学基金(32520)
(29436)
编号(29234)
资助(28430)
(28262)
(24120)
成果(22185)
(21517)
创新(21379)
国家社会(21107)
(21044)
重点(20355)
(20277)
人文(19988)
期刊
(87292)
经济(87292)
研究(47025)
(33883)
管理(32387)
中国(26616)
(22023)
科学(18046)
业经(16642)
技术(15816)
财经(15620)
农业(15221)
学报(15189)
(15046)
金融(15046)
经济研究(13591)
(13567)
大学(13219)
学学(12796)
技术经济(11193)
财会(11082)
问题(10975)
(10646)
教育(10592)
现代(9545)
商业(9466)
会计(8944)
世界(8900)
经济管理(8205)
(8121)
共检索到236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智勇  
在企业购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购并理论,这些理论均从某个方面论述了企业购并的动因。我国企业购并的历史虽短,但也形成了一些购并理论,如“企业买卖论”、“准兼并理论”、“企业商品论”等。“企业买卖论”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仍然存在着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华平  张洪慧  
企业年金作为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其既不同于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与纯市场行为的商业寿险有本质的区别,是独立于两者之外的新生事物,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我国企业年金的本质属性作深入探讨,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曙光  
人力资本入股是指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家、经理、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其人力资本折股投入企业,按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股份份额多少领取股利(在企业赢利时)并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本文首先探讨了人力资本入股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人力资本入股实施中的人力资本量化、人力资本股东的有限责任承担、人力资本流动性和改制后的治理结构等相关难点问题进行了框架性探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冬  
西方企业购并理论综述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魏冬购并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发生是紧密相联的。早在19世纪末期美国就发生了其历史上的第一次购并狂潮。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购并热潮,经济学家们从多种角度对购并活动加以解释,进而形成多种理论。由于有关购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春  齐艳秋  
本文通过对企业购并动机理论的介绍和评价 ,归纳总结了研究企业购并动机理论的一般思路 ,认为企业购并动机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及多元性特征。同时 ,运用这些思路 ,评价了我国当前企业购并动机 ,并分析了我国企业购并活动的现状和未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企业购并行为已经从过去的遮遮掩掩到了今日的开放透明,日益表现出冷静与成熟。本文透过产业组织理论这一新的视角辩证地对企业的购并行为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企业购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春  齐艳秋  
关于购并动机的各种理论分别从管理协同、规模经济、资产组合、财务协同、投机性、代理成本、市场竞争及交易费用等角度来研究购并活动,从而有其局限性,无法对所有的购并活动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未形成一权威、统一的结论。纵观购并现实和理论综合,考虑到购并动机的时间性、空间性及多元性三大特征,可从经济维、管理维及战略维来构建购并动机的一般理论框架。发达国公司购并的动机正在从经济维向战略维过渡,而我国企业购并动机则还停留在行政维上,甚至经济维的购并动机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冬  
购并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发生是紧密相联的。早在19世纪末期美国就发生了其历史上的第一次购并狂潮。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购并热潮,经济学家们从多种角度对购并活动加以解释,进而形成多种理论。由于有关购并理论过于庞杂,故本文只就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企业购并理论作一较全面的介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洪庆  
对于企业价值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对于企业价值的核心是什么却一直没有定论。本文认为,智力资本才是企业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本文从智力资本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和实证资料等方面对智力资本作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并进行了智力资本的价值分析和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比较分析。最后,还介绍了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益民  宋琰纹  
一、企业核心能力测度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是指以企业战略与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运用多种数量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性质、内容、要素及其变化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如下图所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小玄  
在转轨过程中,企业产权合约如何在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之间重新配置,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控制权的再配置实际上是根据企业的投入资源依赖性、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企业发展需要来确定的。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转轨实际上都是从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资源依赖型向市场经济下的个人资源依赖型进行转化。在竞争市场上,由于人力资本对于形成企业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个人资本掌握企业控股权通常是更有效率的。在具有政府控制力量的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企业对于国有资源和个人资源的双重依赖性,选择国有与民有的合资或合作的产权契约,通过产权权益的合理配置,能够保证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具有必要的个人股权约束,同时又激励企业家更多的创新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阳银娟  
基于知识基础观、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提出了知识伙伴概念。根据企业与知识伙伴间合作方式的不同,将知识伙伴分为探索型知识伙伴和利用型知识伙伴,并探索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对企业的外部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华  乔洪武  
在战略制定中,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各有其长处,忽略任何一方的战略制定都是不完全的。中间企业理论以交易成本学说为出发点,为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在管理战略方面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全军  
目前 ,企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混乱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仍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解释企业竞争力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本文浅述了劳动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企业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资源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对竞争力的解释做出的贡献和不足 ,认为 ,只有当经济学和管理学进一步发展与融合 ,一种比较完整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才可能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