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9)
- 2023(10218)
- 2022(8185)
- 2021(7562)
- 2020(6490)
- 2019(14695)
- 2018(14791)
- 2017(29325)
- 2016(15496)
- 2015(17598)
- 2014(17213)
- 2013(16837)
- 2012(14985)
- 2011(13161)
- 2010(13608)
- 2009(12855)
- 2008(12993)
- 2007(11972)
- 2006(10586)
- 2005(9745)
- 学科
- 业(83006)
- 企(78485)
- 企业(78485)
- 济(71929)
- 经济(71855)
- 管理(65474)
- 方法(33376)
- 业经(27580)
- 数学(25467)
- 数学方法(24938)
- 财(24314)
- 农(23325)
- 务(19495)
- 财务(19449)
- 财务管理(19430)
- 企业财务(18346)
- 技术(17564)
- 农业(16894)
- 制(15668)
- 中国(15323)
- 理论(15215)
- 策(14966)
- 划(14088)
- 和(13665)
- 经营(12811)
- 体(12586)
- 企业经济(12462)
- 贸(11839)
- 贸易(11831)
- 易(11507)
- 机构
- 学院(226570)
- 大学(216518)
- 管理(97523)
- 济(95511)
- 经济(93779)
- 理学(84009)
- 理学院(83317)
- 管理学(82010)
- 管理学院(81594)
- 研究(63585)
- 中国(52329)
- 财(45029)
- 京(44301)
- 科学(36016)
- 财经(35634)
- 江(34857)
- 农(32874)
- 经(32190)
- 所(30552)
- 业大(29767)
- 中心(29572)
- 州(27855)
- 商学(27727)
- 北京(27540)
- 商学院(27491)
- 经济学(27146)
- 研究所(27121)
- 财经大学(26028)
- 经济管理(25960)
- 农业(25582)
- 基金
- 项目(143485)
- 科学(115778)
- 研究(108405)
- 基金(104697)
- 家(88439)
- 国家(87611)
- 科学基金(79031)
- 社会(69656)
- 社会科(66252)
- 社会科学(66232)
- 省(58629)
- 基金项目(54620)
- 自然(50931)
- 教育(50394)
- 自然科(49887)
- 自然科学(49879)
- 自然科学基金(49066)
- 划(46847)
- 编号(45174)
- 资助(43469)
- 成果(34805)
- 业(33755)
- 创(33603)
- 重点(31393)
- 部(31168)
- 发(30612)
- 课题(30519)
- 创新(30344)
- 项目编号(28522)
- 制(28235)
- 期刊
- 济(109798)
- 经济(109798)
- 研究(63035)
- 管理(43337)
- 中国(41765)
- 财(39526)
- 农(31568)
- 科学(27297)
- 技术(25084)
- 学报(24594)
- 农业(21822)
- 教育(21764)
- 业经(21731)
- 大学(20444)
- 融(19677)
- 金融(19677)
- 学学(19552)
- 财经(17864)
- 经济研究(17380)
- 经(15447)
- 技术经济(14534)
- 业(14461)
- 问题(13555)
- 财会(12931)
- 商业(12774)
- 统计(12372)
- 现代(12308)
- 策(12165)
- 贸(10725)
- 世界(10622)
共检索到33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保华
企业购并作为现代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成长模式,它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提供了可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Stigaler,G.J.)就认为,没有一个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购并而成长起来的。我国企业购并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既有比较成功的企业购并,但同时也有大量失败的购并案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红霞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购并已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内涵。按企业的产业模式来划分,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和混合购并。这三种模式对企业购并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若森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深化及其成效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构建问题。本文对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模式选择与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国有企业在其治理模式选择与构建的动态演化进程中的战略重点,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模式 基本原则 战略重点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屠世浩 陈宜先 庄镇海
购并作为企业快速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已逐渐被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所重视。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现阶段进行跨国购并的主要目的是构筑和培育核心能力。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应从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三个角度构筑和培育核心能力,以便有效促进购并的成功实施,提升新组合体的持续竞争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红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单一线条的,每一种管理理论的提出都是源自于一个管理视角,但管理实践需要多角度的管理理论相结合进行指导。实践中,将不同的管理理论相结合的管理方法至关重要,但极其缺乏。文章将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的人本管理理念运用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构建了解决战略目标与战略行动协调、激励与利益协调、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协调的管理策略模式,给出企业管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范式。
关键词:
企业 战略管理 人本策略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古陵波
本文认为,企业购并对于迅速扩张和增殖资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和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综合实力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在改革进程中,企业购并作为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加速力量、资产配置的优化手段、规模经济的提升方式和占领市场的突出手段,也开始显示其强大活力。企业购并方兴未艾,并将在中国形成新的浪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叔衡
完整的购并活动,不仅包括购并目标企业的资产,也包括对目标企业进行多方面的系统整合,将购并对象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购并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本文拟就购并企业对目标企业进行产业整合、管理组合、机制磨合、文化融合、环境合拍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购并企业,目标企业,整合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玉兰 倪筱楠 盛琐岩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煤炭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方式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煤炭企业能否有效兼并整合,关键在于并购模式的选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不同观点,以SWOT模型为基础,对企业并购模式选择作了可行性分析,制定出煤炭企业集团并购模式战略选择的分析框架,并以开滦集团进行案例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焰
企业并购有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主要模式。横向并购浪潮促进了资本主义初期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与产业集中度提高;纵向并购浪潮促进了西方国家工业化中期企业资本进一步聚集与产业结构升级;混合并购浪潮一方面形成了一批多元化经营的巨型企业,另一方面,使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重新突出主业。本文将企业并购模式的选择与企业、产业生命周期联系起来考察,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系数与产业生命周期系数的概念与计量方法;建立了企业、产业生命周期系数与经济周期指数三维坐标系,定量分析了企业、产业及宏观经济处于不同阶段时,如何动态选择并购模式,提高并购绩效。
关键词:
生命周期 企业并购 并购模式 模式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烨
企业并购整合已成为现代投资的一种主流形式,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中还存在不合理部分,在并购重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理论入手,具体分析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并购类型 并购程序 并购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小梅 吴小节 汪秀琼
本文基于2001—2017年76家中国企业并购整合发达国家企业的案例,使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基于战略三角框架整合并购行业相关性、并购经验、并购控股权、并购动机、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企业所有权性质7个条件变量,探究这些因素组合驱动中国企业逆向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1)“轻触”型整合模式选择的等效路径有4条,即制度约束情境下,以探索式并购为主的非相关并购或经验主导下的高控制权并购,以及制度短板情境下,以利用式并购为主的低控制权并购或经验主导下的探索式并购更倾向于选择“轻触”整合模式;(2)“无为而治”型整合模式选择的等效路径有2条,即制度短板情境下以利用式动机为主的低控制权并购,或资源劣势下的非相关并购更倾向于选择“无为而治”型整合模式;(3)“支持性合作伙伴”型整合模式选择的等效路径有3条,即制度套利情境下的相关并购,或文化多样性情境下,并购经验驱动的高控制权并购或高控制权下的相关并购更倾向于选择“支持合作伙伴”型整合模式;(4)“重触”型整合模式选择的等效路径有2条,即制度套利情境下,经验主导下的具备高控制权的探索式并购,或具备资源优势的高控制权主导的相关并购更倾向于选择“重触”型整合模式。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艳丽
并购后品牌整合的构建是使并购成功不可或缺的战略措施。笔者在"企业品牌是一个生命体"的前提下构建了企业品牌生态系统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并购后品牌战略管理的生态因子模型;并就某卷烟集团并购后品牌生态战略实施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并购后企业品牌应与品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态因子共同进化,从而实现并购后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化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涛 牟宇鹏 王铵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加速了企业的创新战略模式由内部向外部转轨,然而目前对创新战略模式选择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通过174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发现:企业的技术战略导向会强化企业内部的过程知识,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但同时也会削弱企业内部的产品知识,降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企业的顾客战略导向会强化企业内部的产品知识,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多样性,但同时也会削弱企业内部的过程知识,降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默顿·米勒 程定华
在我看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由于微观经济效益的原因,而且也是出于对宏观经济稳定因素的考虑。很大一部分净现金投放,都是由无法盈利的国有企业引致的,它部分地说明了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的原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中央银行的贷款要么用来弥补赤字,要么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其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更高的价格和通货膨胀。 当然,在可用于中央政府筹措收入的几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