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4)
- 2023(8574)
- 2022(6855)
- 2021(6133)
- 2020(5410)
- 2019(11727)
- 2018(11674)
- 2017(22353)
- 2016(12063)
- 2015(13424)
- 2014(13568)
- 2013(13125)
- 2012(11817)
- 2011(10223)
- 2010(10453)
- 2009(10172)
- 2008(10204)
- 2007(9541)
- 2006(8340)
- 2005(7823)
- 学科
- 业(73026)
- 企(70092)
- 企业(70092)
- 管理(57831)
- 济(53207)
- 经济(53125)
- 业经(25020)
- 财(24292)
- 方法(20834)
- 农(20175)
- 务(18077)
- 财务(18049)
- 财务管理(18029)
- 企业财务(17063)
- 制(15602)
- 技术(15183)
- 农业(14931)
- 体(14579)
- 数学(13327)
- 数学方法(13261)
- 策(12813)
- 划(12406)
- 理论(12005)
- 企业经济(11932)
- 体制(11924)
- 中国(11697)
- 和(11464)
- 经营(11197)
- 技术管理(10210)
- 决策(8816)
- 机构
- 学院(177290)
- 大学(169162)
- 管理(74925)
- 济(74656)
- 经济(73299)
- 理学(63788)
- 理学院(63272)
- 管理学(62663)
- 管理学院(62319)
- 研究(52242)
- 中国(43488)
- 财(38929)
- 京(35232)
- 农(30888)
- 财经(29626)
- 科学(29617)
- 江(28736)
- 经(26833)
- 所(25974)
- 业大(24510)
- 农业(24279)
- 中心(24101)
- 研究所(22869)
- 州(22165)
- 商学(22009)
- 商学院(21819)
- 北京(21683)
- 财经大学(21448)
- 经济学(21284)
- 经济管理(19965)
- 基金
- 项目(110694)
- 科学(88980)
- 研究(84481)
- 基金(80747)
- 家(68641)
- 国家(67928)
- 科学基金(60590)
- 社会(54761)
- 社会科(51896)
- 社会科学(51883)
- 省(45490)
- 基金项目(42572)
- 自然(38049)
- 教育(37444)
- 自然科(37232)
- 自然科学(37222)
- 自然科学基金(36641)
- 划(35804)
- 编号(34425)
- 资助(31829)
- 业(30733)
- 成果(27056)
- 创(26863)
- 部(24133)
- 创新(24062)
- 重点(24029)
- 发(23912)
- 制(23659)
- 课题(23384)
- 国家社会(22453)
共检索到272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保国
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企业购并存在着5类风险:行政干预风险、多元化风险、磨合风险、收购方自身实力风险、财务风险。为了引导企业购并由行政性购并向市场性购并转变,必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育:购并市场政府角色的培育;购并市场人力资源的培育;购并市场法律体系的培育;购并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购并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的培育;购并市场企业组织结构的培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旭强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兼并的典型特征的基础上,从现有的体制框架和经济背景出发,探讨了政府在国有企业兼并中正、反两方面作用,其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中介替代、部门协调、产品政策导向及保障相关者利益等方面,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追求部门利益导致的产权交易的行政性垄断及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等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在企业兼并中的职能转换及角色定位应遵循以下两条:其一,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出于经济权力和信息能力方面的优势,对企业兼并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其二,从长期看,作为目标模式,政府应政力于在企业兼并的政策、法律和监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企业购并,政府功能,定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国外企业购并与分解交织的理论启示郑英隆在世界各国抢占迈向21世纪的制高点,力争世纪交接主动权的战略性竞争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微观领域的企业扩展(包括外延扩展和内涵扩展)及其扩展方式的变化。一、企业购并与分解相互交织处于世纪之交的企业扩展主要有两...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建领 欧阳玉秀 石春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波 杨冰
企业购并是多个交易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我国政府与购并企业和被购并企业都是其中的交易主体。在企业购并过程中,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和资本市场不发达,购并企业与被购并企业的情况十分复杂,企业购并中政府的行为空间较大,对政府介入企业购并是否合理不能一概而论。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菲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清泉 卢珊珊 李懿东
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为背景,研究了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与政府R&D补贴的角色定位。结论是:为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间接补贴是更有效的方法;对竞争性行业,应采用间接补贴,对公共品性质的行业,应采用直接补贴;在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政府对企业有创新补贴,就对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项目的规模、市场定位和实施方式等进行直接的干预,而应通过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去选择符合企业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的创新项目,这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中应保持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补贴 角色定位 补贴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国勇
企业购并动机和购并行为研究梁国勇(上海财经大学)企业购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购并不一定导致目标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消失,但必然导致购并企业对目标企业全面的控制。大规模的购并现象产生于19...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瑄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股份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掀起了购并和资产重组的浪潮。要把企业购并工作做好 ,就需要深入了解企业购并动机、购并后产生的效应 ,同时探究目前我国企业购并工作中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企业购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关键词:
企业购并 动机 效应 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进军海外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必然的选择。粗略统计一下,2005年有案可查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达到100多起。然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何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中国企业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应注意解决法人治理结构、战略、人才、法律、尽职调查、企业文化、细节、模式等问题。中国政府也应从完善市场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 政府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