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5)
2023(14013)
2022(11788)
2021(11109)
2020(9485)
2019(21587)
2018(21281)
2017(41233)
2016(22412)
2015(25157)
2014(24924)
2013(25016)
2012(22682)
2011(19743)
2010(19800)
2009(18253)
2008(18353)
2007(15958)
2006(13992)
2005(12453)
作者
(62948)
(52030)
(51825)
(49337)
(33352)
(24695)
(23478)
(20357)
(19585)
(18750)
(17705)
(17431)
(16755)
(16329)
(16117)
(15765)
(15575)
(15372)
(14796)
(14691)
(12894)
(12623)
(12482)
(11942)
(11694)
(11654)
(11573)
(11460)
(10324)
(10312)
学科
(93502)
(92272)
经济(92162)
(86039)
企业(86039)
管理(83252)
方法(42645)
(40555)
数学(33278)
数学方法(32943)
业经(30920)
(28999)
(25315)
财务(25257)
财务管理(25200)
企业财务(23935)
中国(22577)
农业(20429)
(19765)
技术(19363)
理论(18256)
(17568)
地方(17511)
(17190)
(16202)
(16159)
(15324)
(14951)
贸易(14944)
(14500)
机构
学院(315923)
大学(312019)
管理(132713)
(126752)
经济(124172)
理学(114744)
理学院(113655)
管理学(112050)
管理学院(111493)
研究(97341)
中国(75700)
(67262)
(66003)
科学(59780)
财经(50248)
(49494)
(48242)
(46893)
(45598)
业大(45550)
中心(43874)
研究所(43215)
北京(41260)
农业(38717)
(37538)
(37525)
师范(37249)
财经大学(36985)
经济学(36863)
商学(36096)
基金
项目(212050)
科学(167862)
研究(158346)
基金(154510)
(132413)
国家(131208)
科学基金(115119)
社会(99686)
社会科(94500)
社会科学(94475)
(83804)
基金项目(82645)
自然(74598)
自然科(72866)
自然科学(72852)
自然科学基金(71592)
教育(71189)
(68467)
编号(65149)
资助(63018)
成果(51791)
(46520)
(46362)
重点(46358)
(44534)
课题(43516)
创新(42674)
(41974)
项目编号(41170)
国家社会(40538)
期刊
(142871)
经济(142871)
研究(94626)
(58551)
中国(58142)
管理(52339)
(45730)
学报(44764)
科学(42420)
大学(34546)
学学(32773)
农业(32033)
教育(30702)
技术(28537)
(25461)
金融(25461)
业经(25413)
财经(24820)
经济研究(22220)
(21153)
(18542)
问题(18242)
技术经济(17454)
财会(17329)
现代(15996)
会计(15810)
理论(15142)
科技(15038)
商业(14631)
图书(14399)
共检索到46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圻  
本文界定了企业财务秩序的概念,认为企业财务秩序的提升应该以程序理性为基础,并将程序理性划分为结构理性、过程理性和行为理性3个层面加以论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圻  
本文从计划秩序和自发秩序的比较入手,沿着自发秩序思想的历史演进路径,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的一种替代,其自身的运作其实也遵循着与市场类似的自发秩序力量。本文将其定义为企业的财务秩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圻  
本文在对企业价值管理模式进行理论梳理之后,原创性地提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源自一种企业内在的自发秩序力量,这一力量需要借助一种程序理性的管理架构,才能有效地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程序理性的管理架构包括结构理性、过程理性和行为理性三个层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娄贺统  曹利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其显著特点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强调适度谨慎地应用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爱红  
本文在论述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安达沥青储运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为例,分析了分析程序在报表审计的风险评估、实质性测试、报表层面复核等阶段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及分析程序的充分有效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爱红  
本文在论述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安达沥青储运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为例,分析了分析程序在报表审计的风险评估、实质性测试、报表层面复核等阶段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及分析程序的充分有效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庆兰  司子健  
在报告企业向监管机构仅报送XBRL财务报告的情况下,除实现传统审计的总体目标外,还需对XBRL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完整性获取合理保证,其中包括企业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创建的扩展分类标准的有效性和恰当性以及标记数据的完整性。同时还需对XBRL应用软件的控制环境做出评价。本文着重对新增认定对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及审计风险模型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该情况下的总体审计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采用哪些具体审计程序对新增认定做出的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庆兰  司子健  
在报告企业向监管机构仅报送XBRL财务报告的情况下,除实现传统审计的总体目标外,还需对XBRL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完整性获取合理保证,其中包括企业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创建的扩展分类标准的有效性和恰当性以及标记数据的完整性。同时还需对XBRL应用软件的控制环境做出评价。本文着重对新增认定对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及审计风险模型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该情况下的总体审计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采用哪些具体审计程序对新增认定做出的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捷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多种要素共同组建而成,是基于集团运营实际而建立的管理思路的形象化表示。不同要素通过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衔接起来,并逐渐形成有机网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终实现集团的整个运营过程中都融入了财务风险管理思想与机制。财务风险并不是有形的,只能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识别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防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银兴  
通过企业重组的路径解决国有资本的高效运营问题,已经成为共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以企业重组为内容的改革也有一个路径依赖的问题。过去我国推行的多项改革所设定的目标应该说是好的,但现实的改革路径往往与目标发生偏差,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致使多项改革措施没有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洪银兴  
通过企业重组的路径解决国有资本的高效运营问题,已经成为共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以企业重组为内容的改革也有一个路径依赖的问题,过去我国推行的多项改革所设定的目标应该说是好的,但现实的改革路径往往与目标发生偏差,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致使多项改革措施没有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继德  郑丽娜  
近年来,大型集团企业日益成为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伴随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与组织层级的增多,财务风险的传导性与危害性变得更加显著,因而如何遏制随企业规模扩张而不断增大的财务风险便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规范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环境分析起点等原则,构建了包括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层面,管理目标、实施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五要素在内的新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从宏观视角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促进我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超  
财务集中管理就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利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借此来构建财务集中管控机制。目的在于将财务数据信息体系化、技术化,便于集团与子公司间的财务信息交流,实现财务监控,整合财务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通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宏观问题(1)地方财务与财务管理分离。通常,通信企业以省一级为单位进行财务集中管理,地区级、市级、县级营业单位都以省级管理中心为核心递交财务信息。仅凭核算中心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栾甫贵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自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新破产法),取代了1986年12月2日颁布、1988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老破产法)。这部历时14年修改通过的法律,在立法理念、规范内容、操作程序等方面对老破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