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2)
2023(14144)
2022(11600)
2021(10829)
2020(9185)
2019(20672)
2018(20566)
2017(39873)
2016(20818)
2015(23257)
2014(22652)
2013(21932)
2012(19414)
2011(16939)
2010(16785)
2009(15645)
2008(15064)
2007(13056)
2006(11012)
2005(9743)
作者
(55933)
(46629)
(46495)
(44056)
(29789)
(22226)
(21078)
(18263)
(17521)
(16560)
(15891)
(15548)
(14603)
(14543)
(14343)
(14276)
(14030)
(13637)
(13390)
(13350)
(11348)
(11331)
(11179)
(10852)
(10452)
(10435)
(10180)
(10088)
(9055)
(9043)
学科
(91213)
经济(91122)
(89605)
(82361)
企业(82361)
管理(76431)
方法(44532)
数学(36058)
数学方法(35430)
业经(30129)
(28219)
(27893)
(21885)
财务(21824)
财务管理(21798)
企业财务(20620)
农业(20079)
中国(19752)
技术(19206)
理论(17488)
(16397)
(16331)
(15885)
(15561)
(14759)
贸易(14750)
地方(14549)
(14344)
经营(13015)
(12876)
机构
学院(292415)
大学(285024)
管理(123911)
(121963)
经济(119828)
理学(107990)
理学院(107050)
管理学(105227)
管理学院(104691)
研究(82959)
中国(66672)
(57491)
(55432)
科学(49622)
财经(45091)
(44400)
(42471)
业大(41430)
(41157)
中心(40090)
(38736)
经济学(36986)
研究所(35043)
农业(34945)
北京(34790)
商学(33927)
商学院(33632)
财经大学(33587)
(33485)
经济学院(33471)
基金
项目(201161)
科学(162545)
基金(149639)
研究(148281)
(128375)
国家(127264)
科学基金(113848)
社会(96955)
社会科(92061)
社会科学(92039)
(79864)
基金项目(79153)
自然(74260)
自然科(72718)
自然科学(72705)
自然科学基金(71440)
教育(68997)
(65512)
资助(60178)
编号(59553)
(45609)
成果(45126)
重点(44496)
(44397)
(42861)
创新(41890)
(40963)
国家社会(40436)
课题(39495)
教育部(39072)
期刊
(130652)
经济(130652)
研究(77321)
管理(51007)
中国(50223)
(47064)
(40883)
科学(38326)
学报(37592)
技术(31018)
大学(30472)
学学(29137)
农业(28448)
教育(25816)
业经(24430)
(22655)
金融(22655)
财经(22454)
经济研究(20795)
(19449)
(17703)
技术经济(17302)
问题(16770)
财会(15221)
统计(14840)
商业(14543)
(14515)
现代(14430)
科技(13406)
(12885)
共检索到412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新制度主义从交换关系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是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之点;而古典主义则从企业核心的生产功能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也就在于企业的边际协调收益与市场的边际协调收益相等之点。文章借鉴马克思的协作观对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进行了修补,并进而探究了体现协作系统这一企业本质的社会合理规模界限:企业的净边际协调收益与企业的净边际组织成本相等之点;同时,又借鉴马克思的异化观考察了企业组织发生异化后所衍生出来的收益转移效应以及相应企业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企业的现实规模通常要大于企业的社会合理规模;并且,随着企业形态偏离协作系统这一本质的程度不同,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魏旭  
肇始于亚当·斯密的企业边界思想,在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能力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企业与市场边界理论的基本框架。然而,从交易视角出发,运用交易费用、交易效率、企业能力等分析工具所构建的企业规模边界理论,由于忽略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特质而具有不可弥补的缺陷。马克思经济学则从生产视角出发,在价值转型过程框架下,以商品分析为起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及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历史与逻辑过程的分析,揭示了企业规模边界演化的动力、内在机理以及企业规模边界的均衡条件,从而建立了科学的企业规模边界理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富强  
企业组织的活动包含了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古典主义重视的分工收益说和新制度主义倡导的交易成本说都只体现了对企业组织一个侧面的研究。尤其是,新制度主义提出交易成本说的原初目的是为了纠正古典主义只重生产成本的片面性;但是,后来的学者在强调交易费用的同时却舍去了分工收益,从而矫枉过正了。因此,一个更为完善的企业理论应该同时考虑交易成本和分工收益,由此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综合收益说企业观。而且,基于综合收益说企业观,就可以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认知重新审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王玥蕊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效能的必然选择,而构建数字资产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操作。通过对数字资产进行系统性论述,提出数字资产是数据生产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观点,并基于此分析数字资产的特征与构建过程。随后,具体探讨了数字资产如何作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而揭示了数字资产构建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策,也是实现经济循环畅通的实然之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凤义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以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以资本控制劳动的实现形式为主线,对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具体包括对股份公司的经济性质及内部关系的分析;对垄断组织的经济性质及特征的阐释;对跨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及其实现形式的剖析等等。论文认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罗翔  项歌德  
本文以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了中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从工业产值利税率角度考察了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对于创新绩效的贡献不显著,劳动力存在"去技术化",但是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很显著,特别是东部地区要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规模差异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鼓励中小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并实行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作渺  杨惠婷  王建文  
信仰是对理论的高度信服,从而成为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国有企业高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做事准则,对企业绩效会产生积极影响。国有企业高管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为企业家精神,外化为企业文化。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完全中介作用而影响企业绩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为民  俞启定  
"壁炉现象"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掣肘因素。基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洞识"壁炉现象"之根源在于职校学生的"实习生身份"。摒弃"学校单一主体"的办学思想,实施"双主体"办学模式,采取"企业先招工,职校再招生"的策略,赋予实习生"准员工"身份,明晰企业对"准员工"的劳动力支配权等,并以此构建"企业作为第一主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破解"壁炉现象"的可行之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甄学涛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未来、面向全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开放、不断更新的系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将自然科学的系统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相结合以形成马克思经济学现代系统范式即是一个可能的路径选择。由李节所著《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从理论上探讨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尝试突破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缺陷,为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危机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可能的理论指导,这同时也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转型路径的探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南平  
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已引起广泛地关注。但这个理论与马克思消费理论有本质区别,是与马克思消费理论背道而驰的,也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实际。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消费实践中,并不能照搬。
[期刊] 求索  [作者] 泓峻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传统观念曾经介入其中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具体方式,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潜在背景发挥作用;二是中国学者对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接受、理解与阐释时,消化吸收了传统观念的合理因素;三是通过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想与观点发生共鸣与共振,形成核心命题,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色更加鲜明。对传统观念介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过程规律的总结,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内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赤平  丁建军  
马克思企业理论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企业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特殊使命,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遵循马克思企业理论科学的逻辑框架基础上,通过引入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权力的相机介入而尝试构建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一般化分析框架———分工、协作与企业合作剩余创造范式。该范式内生地解释了企业的产生,融合了企业内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企业生产性本质和追求合作剩余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馗  
文章探讨了在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两种分工形式下,协作以更具体的形式在不同的层面展开,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协作理论。分工作为一种特殊的协作,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也体现了协作与所有制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协作本质上是资本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最终并非由协作形式上的主体获得,而是由协作本质上的主体——资本——获得。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协作才是真正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协作的收益才能由劳动者获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邵学峰  梁志元  
绝对资源租来自于资源产品生产价格以上的加价,即来源于社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源产品生产价格以上存在加价是因为资源的使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外部性,要消除负的外部性必然要投入劳动,生产价格以上的加价就是为消除负外部性所付出劳动量的等价物。外部性问题应由资源所有者通过绝对资源租来解决,资源税只是为国家提供公共物品的管理劳动付费。但是,当前我国资源税在性质和含义上与资源租基本一致。资源税要实现资源租的功能,就应逐步扩大资源税的范围和征收力度,涵盖极差资源租Ⅰ以实现产权收益,涵盖极差资源租Ⅱ以实现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付费,涵盖绝对资源租部分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小燕  
随着自然生态危机的凸显,人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消失。人们不断思考如何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希图通过相关技术、经济与管理手段等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人的内在"心灵生态"危机。作为"自然生态"失衡的始作俑者,心灵生态美的培育是自然生态美实现的根本前提。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思维为治理"心灵生态"的失衡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思维所蕴含的整体性、过程性、联系性等特征为心灵生态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有机思维的"心灵生态"培育路径主要包括培养有机的生态思维、倡导以有机共同体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