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0)
- 2023(11156)
- 2022(9114)
- 2021(8462)
- 2020(7087)
- 2019(16245)
- 2018(16031)
- 2017(32439)
- 2016(17166)
- 2015(19214)
- 2014(19017)
- 2013(18699)
- 2012(16835)
- 2011(14985)
- 2010(15445)
- 2009(14611)
- 2008(14632)
- 2007(13188)
- 2006(11657)
- 2005(10821)
- 学科
- 业(83703)
- 济(81093)
- 经济(81007)
- 企(77556)
- 企业(77556)
- 管理(68622)
- 方法(38824)
- 数学(31021)
- 数学方法(30485)
- 业经(28421)
- 财(26700)
- 农(25973)
- 务(20235)
- 财务(20197)
- 财务管理(20181)
- 企业财务(19073)
- 农业(18280)
- 策(17753)
- 技术(17423)
- 中国(17087)
- 制(15902)
- 理论(15647)
- 贸(15541)
- 贸易(15534)
- 易(15170)
- 划(14699)
- 和(13505)
- 经营(12333)
- 企业经济(12312)
- 体(11946)
- 机构
- 学院(251104)
- 大学(241545)
- 济(112817)
- 经济(110843)
- 管理(107108)
- 理学(92079)
- 理学院(91354)
- 管理学(89941)
- 管理学院(89498)
- 研究(73314)
- 中国(61749)
- 财(54057)
- 京(48647)
- 财经(42464)
- 科学(40036)
- 经(38542)
- 江(38535)
- 农(36018)
- 所(35381)
- 中心(34575)
- 经济学(33916)
- 业大(32076)
- 研究所(31275)
- 财经大学(31225)
- 经济学院(30781)
- 商学(30670)
- 北京(30378)
- 商学院(30373)
- 州(30333)
- 经济管理(28903)
- 基金
- 项目(158564)
- 科学(128576)
- 研究(119667)
- 基金(117717)
- 家(99204)
- 国家(98301)
- 科学基金(88578)
- 社会(78417)
- 社会科(74776)
- 社会科学(74761)
- 省(63104)
- 基金项目(60941)
- 自然(56719)
- 自然科(55578)
- 自然科学(55568)
- 教育(55091)
- 自然科学基金(54668)
- 划(50859)
- 资助(49691)
- 编号(48682)
- 成果(37601)
- 创(36441)
- 部(35474)
- 业(35272)
- 重点(34607)
- 发(33779)
- 创新(33120)
- 课题(32909)
- 国家社会(32158)
- 人文(31632)
- 期刊
- 济(126757)
- 经济(126757)
- 研究(74226)
- 管理(45865)
- 财(44906)
- 中国(44702)
- 农(34043)
- 科学(29339)
- 融(28771)
- 金融(28771)
- 学报(26251)
- 技术(26089)
- 业经(23517)
- 农业(23450)
- 大学(21903)
- 财经(21402)
- 教育(21357)
- 学学(21086)
- 经济研究(20931)
- 经(18506)
- 技术经济(16009)
- 问题(15803)
- 业(14847)
- 统计(14218)
- 贸(13775)
- 策(13771)
- 商业(13525)
- 现代(13296)
- 财会(12944)
- 世界(12393)
共检索到375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争艳 郭豫媚 潘璐
在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含有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更易受到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中小企业产出下降幅度约是大企业的三倍。造成这种非对称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受到限制。此外,货币政策冲击通过信贷市场放大了经济波动,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现象。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到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非对称效应,并谨慎选择名义利率的调整幅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沿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差异的形成机理;并基于大中小规模企业的半年度面板数据,分三个递进层次建立实证模型检验理论结论。结果发现,不同规模企业间特征差异显著,货币政策冲击经银行信贷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后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受金融约束强、外源融资获得能力差、财务杠杆水平和劳动密集程度高的小规模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远高于中大规模企业。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且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显然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加剧中国的失业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沿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差异的形成机理;并基于大中小规模企业的半年度面板数据,分三个递进层次建立实证模型检验理论结论。结果发现,不同规模企业间特征差异显著,货币政策冲击经银行信贷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后对不同规模企业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受金融约束强、外源融资获得能力差、财务杠杆水平和劳动密集程度高的小规模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远高于中大规模企业。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且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显然会影响中国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昆仑
本文以2005年2月至2012年12月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行业和企业规模的视角利用VAR模型来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M2和R对股票市场不同行业指数和不同板块的影响方向是一致,但是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不一致的。从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从对M2的响应来看,电信行业、金融行业和能源行业等资金密集型行业指数对M2的峰值响应最大,公用行业等非资金密集型行业指数受对货币供应响应最为微弱,几乎为零;而对于货币供应量M2的冲击,沪深300指数和中小板指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对利率的响应来看,各行业指数对利率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这些响应一般在滞后一期后达到峰值;...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非对称性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骆祚炎 戚春艳
非对称性是金融加速器效应的顺周期性的主要特征。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即使在无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小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比大企业的效应明显。第二,宽松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小企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更明显。第三,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小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要明显超过中等规模和大企业的效应。第四,小企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要超过在宽松货币政策冲击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其他规模企业在这两种冲击下的效应差距相对较小。因此可以认为,小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要明显超过大企业的效应。这个结论符合本文的理论分析,也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本文首先从基于要素密集度和市场结构不同的两部门模型出发,说明由于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 E-G 两步法、ADL 模型和基于 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房地产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随后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利率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晓男 张静 曹云祥 李洪梅
笔者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基于我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和利率传导机制均具有非对称效应。经济扩张期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紧缩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刺激效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其区制发生明显转换,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作用不断加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博慧 郭娜 苟尚德
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企业家信心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0年1月到2018年3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4个省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家信心与区域特征结合,研究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采用动态非线性面板模型,以时空维度中方向非对称性、时间和空间非一致性三方面表现诠释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结果。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产生的影响均小于适度扩张货币政策环境;中西部地区通常会因企业家信心反馈而放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收缩效应;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的扩张效应,中西部地区会因企业家信心水平未突破门限而不足以响应并扩大产出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在企业家信心影响下的影响效力更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真 崔雁冰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系统GMM等方法,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制造业27个行业是否存在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这与行业特征有关;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耐用品行业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大,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非耐用品行业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小;此外,行业长期借款率、企业规模、产权属性、资产负债率也影响其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资源密集性和产品耐用性能够解释货币政策变异的52%,是引起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探索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避免统一货币政策带来的结构性失衡,同时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于行业资源密集性和产品耐用性不仅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且相对稳定,能够为结构性货币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 非对称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涛
本文构建我国产业结构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货币政策效应在工业行业层面上表现出的非对称性。模型总计包含七大振兴产业的91个主要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作为总体经济变量;此外,本文使用SFAVAR模型,刻画产业因子组成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钢铁、有色金属和电子信息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变动反应最为敏感,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次之;而石油化工与轻工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敏感度最低。
关键词:
产业因子 货币政策 SFAVAR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拥政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非对称性 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荣 李文溥
本文使用二步OLS法及Markov-Switching model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存在的双重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仅存在方向上的效应非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间的效应非对称性。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对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弹性,东部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弹性小于扩张性政策的反应弹性,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于同一货币政策的反应弹性不同。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非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姝怡 陈祥
文章通过构建以消费者信心、消费支出和货币增速三个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通过消费方程、脉冲响应等方式考察了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确实存在非对称效应。经济前景乐观状态下,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调控效应最强。经济前景悲观状态下,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不仅减弱,政策时滞也会拉长,从而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厉骞 李文兴
以总量调节为手段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对不同产业产生非对称的影响,是一个关系到货币政策能否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了不同资本存量的产业会对货币政策反应存在差异。接着利用非线性的面板门槛模型实际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产生与行业资本存量、行业财务负担以及行业要素密集度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非对称 产业效应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统一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本文运用ARMA模型和VAR模型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三大产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产业非对称性,高有形资产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小于低有形资产产业,即第一产业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反应最为强烈,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由于各产业的市场结构差异、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使得各产业所面临的金融摩擦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非对称性,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下货币政策效应在产业层面上表现出了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效应 市场结构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