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6)
- 2023(14943)
- 2022(12779)
- 2021(11954)
- 2020(10238)
- 2019(23400)
- 2018(23404)
- 2017(45527)
- 2016(24582)
- 2015(27770)
- 2014(27580)
- 2013(27341)
- 2012(24719)
- 2011(21886)
- 2010(21997)
- 2009(20402)
- 2008(20239)
- 2007(17838)
- 2006(15642)
- 2005(13981)
- 学科
- 济(106475)
- 经济(106354)
- 业(97914)
- 企(89219)
- 企业(89219)
- 管理(86651)
- 方法(51951)
- 数学(42326)
- 数学方法(41629)
- 业经(32447)
- 财(30876)
- 农(30780)
- 中国(23983)
- 技术(23532)
- 务(23176)
- 财务(23090)
- 财务管理(23066)
- 企业财务(21853)
- 农业(21820)
- 理论(21034)
- 学(19019)
- 和(18837)
- 制(18697)
- 地方(18027)
- 贸(17804)
- 贸易(17796)
- 划(17607)
- 易(17252)
- 策(16705)
- 环境(15075)
- 机构
- 学院(355817)
- 大学(351287)
- 管理(148663)
- 济(141978)
- 经济(139034)
- 理学(128968)
- 理学院(127658)
- 管理学(125326)
- 管理学院(124702)
- 研究(109626)
- 中国(83024)
- 京(74807)
- 科学(68534)
- 财(64196)
- 农(56801)
- 所(54691)
- 业大(53014)
- 江(52039)
- 财经(51929)
- 研究所(49653)
- 中心(49445)
- 经(47204)
- 北京(47040)
- 农业(44518)
- 范(43799)
- 师范(43413)
- 州(42247)
- 经济学(41210)
- 院(39937)
- 商学(39775)
- 基金
- 项目(240759)
- 科学(190791)
- 研究(176765)
- 基金(174937)
- 家(151222)
- 国家(149904)
- 科学基金(131204)
- 社会(110819)
- 社会科(105134)
- 社会科学(105106)
- 省(95492)
- 基金项目(92663)
- 自然(86566)
- 自然科(84652)
- 自然科学(84634)
- 自然科学基金(83154)
- 教育(81499)
- 划(78756)
- 资助(72817)
- 编号(72574)
- 成果(56745)
- 重点(53183)
- 创(52559)
- 部(52527)
- 发(50552)
- 课题(49244)
- 创新(48383)
- 业(45818)
- 科研(45776)
- 教育部(45249)
- 期刊
- 济(155799)
- 经济(155799)
- 研究(100583)
- 中国(64466)
- 管理(58939)
- 农(51731)
- 财(51611)
- 学报(51473)
- 科学(49869)
- 大学(39761)
- 教育(38456)
- 学学(37675)
- 农业(36440)
- 技术(36397)
- 业经(27982)
- 融(26429)
- 金融(26429)
- 财经(25291)
- 经济研究(24292)
- 经(21684)
- 业(21359)
- 技术经济(21121)
- 问题(19866)
- 科技(18224)
- 现代(17359)
- 统计(17030)
- 商业(16861)
- 图书(16436)
- 理论(16317)
- 策(16211)
共检索到512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段志雁
文章主要从研究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并运用运用AMOS构建了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关系的统合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密切值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红岩 孙国浩
企业成长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制约企业成长的因素极为复杂,既有内部的、经济性的制约因素,也有外部的、制度性的制约因素。在现阶段,加强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企业规模与成长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西方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企业规模 产业集中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朱旭强
本文以创业板入选"科技100"指数的32只股票为样本,研究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与IPO、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企业的IPO、企业规模与其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资本结构对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盈利能力从整个样本期看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IPO后短期内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对上述发现进行了解释,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中国科技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
科技企业 创新能力 IPO 资本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进行线性分拆,将"熊彼特假设"和倒U关系的争议在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解说。并以中国工业企业1991-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不仅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结论,而且得到了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几组线性关系。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大企业的组织惯性对技术范式具有锁定效应,从而有利与企业的定向性技术创新,而竞争性的市场是使得小企业不断进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则是企业规模对这两种技术创新影响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熊彼特假设 倒U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张晓欢
国际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国际商务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学术界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常常出现争议以及混合的结论。本文以2000年至2014年中国218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引入企业规模的门限效应来研究这些企业的国际化和绩效之间的关系。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化样本企业存在着双重门限效应,不同企业规模下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差异性:小型和大型企业的国际化都能正向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而规模适中的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可以说,考察企业规模的门限效应为研究国际化-企业绩效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作者结合经...
关键词:
国际化 企业绩效 企业规模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技术创新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企业 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金波
构建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通过对河南省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企业政治关系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了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绩效,企业有必要积极进行政治关系的开拓深化,努力获取各种政府资源,强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政府也应持续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传统帮扶转向更多创新性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简兆权 刘念 黄如意
对186家企业问卷数据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寻3种类型动态能力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双元创新的组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分别存在两种等效路径支撑中国企业实现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吸收能力作为核心条件存在,联合不同水平的机会识别、资源拼凑和企业规模,大大提高企业实现双元创新的可能性;此外,资源拼凑兼具探索性和利用性双重特征,联合机会识别促进双元创新,其中,资源丰裕的大规模企业更具优势。采用QCA构型研究方法,推动了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因果逻辑性研究,从单维视角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明确了各种类型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能力间的依赖/替代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许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沈建峰
德国劳动法中,对中小企业的特殊处理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发育也是为了适应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处理采取了临界值条款这一立法技术。各个规则或规则群适用的临界值主要通过工厂中的劳动者人数来确定,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以企业、雇主为计算单位的情况,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在计算时也有一些特殊规则。临界值的具体确定是一个理性计算、数字偏好以及利益博弈共同完成的过程。德国劳动法中目前有160多个临界值条款。解雇保护法适用的临界值是上述立法技术运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解雇保护法适用范围的临界值经历了5人到10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分类处理 解雇 参与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和演进特征进行解说和动态拓展。研究发现,组织惯性是大企业锁定现有技术轨道实现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竞争性市场是小企业突破现有技术范式实现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的形成是组织变量与市场力量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性作用的结果。基于分区处理的多周期倒U关系动态模型解释了大、小企业相互转化过程中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动态连续关系,为大、小企业共存以保持产业技术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倒 U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沈建峰
德国劳动法中,对中小企业的特殊处理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发育也是为了适应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处理采取了临界值条款这一立法技术。各个规则或规则群适用的临界值主要通过工厂中的劳动者人数来确定,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以企业、雇主为计算单位的情况,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在计算时也有一些特殊规则。临界值的具体确定是一个理性计算、数字偏好以及利益博弈共同完成的过程。德国劳动法中目前有160多个临界值条款。解雇保护法适用的临界值是上述立法技术运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解雇保护法适用范围的临界值经历了5人到10人的变化过程,影响其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解决失业问题。工厂组织法中的临界值非常庞杂,但相对稳定。其临界值的设置体现了企业规模和参与管理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德国的上述立法技术和方法在多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分类处理 解雇 参与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