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4)
2023(12868)
2022(10677)
2021(9972)
2020(8545)
2019(19456)
2018(19240)
2017(38347)
2016(20526)
2015(22836)
2014(22155)
2013(21904)
2012(19988)
2011(17630)
2010(18143)
2009(16988)
2008(17274)
2007(15611)
2006(13538)
2005(12432)
作者
(56592)
(47221)
(47114)
(44545)
(30451)
(22580)
(21108)
(18244)
(17964)
(17163)
(16176)
(15967)
(15296)
(14827)
(14673)
(14492)
(14159)
(13712)
(13499)
(13487)
(11695)
(11693)
(11573)
(10909)
(10631)
(10597)
(10569)
(10432)
(9336)
(9256)
学科
(97653)
经济(97563)
(91332)
(84061)
企业(84061)
管理(76472)
方法(49086)
数学(40759)
数学方法(40216)
业经(30283)
(30085)
(27131)
(22759)
财务(22727)
财务管理(22700)
中国(22328)
企业财务(21570)
技术(21069)
(20372)
农业(19175)
理论(16978)
(16257)
贸易(16239)
(15803)
(15736)
(15726)
(15587)
银行(15565)
(15129)
金融(15129)
机构
学院(294396)
大学(288329)
(131616)
经济(129444)
管理(124151)
理学(106853)
理学院(105951)
管理学(104430)
管理学院(103880)
研究(88683)
中国(74338)
(62140)
(59079)
科学(49601)
财经(49389)
(45633)
(44965)
(44807)
(43397)
中心(41181)
经济学(40839)
业大(40108)
研究所(38537)
经济学院(37052)
北京(37039)
财经大学(36612)
商学(35753)
农业(35749)
商学院(35447)
(35244)
基金
项目(190005)
科学(153125)
基金(141365)
研究(139531)
(121177)
国家(120174)
科学基金(106879)
社会(92171)
社会科(87848)
社会科学(87827)
(75345)
基金项目(73902)
自然(68946)
自然科(67548)
自然科学(67534)
自然科学基金(66463)
教育(64371)
(61361)
资助(59240)
编号(54393)
(45680)
(42808)
重点(42136)
成果(42046)
创新(41755)
(41093)
(40494)
国家社会(38558)
教育部(37767)
人文(37263)
期刊
(144127)
经济(144127)
研究(86345)
中国(55664)
管理(53328)
(52438)
(41504)
科学(38337)
学报(37291)
(33086)
金融(33086)
大学(29891)
技术(29281)
学学(28683)
农业(27962)
财经(26290)
业经(25265)
教育(24428)
经济研究(23772)
(22674)
技术经济(19007)
(18705)
问题(18427)
统计(16516)
(16240)
商业(16063)
(15065)
现代(14637)
财会(14507)
世界(14061)
共检索到440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征波  
本文利用2000~2003中国工业统计数据,选取其中的五个行业(电子、纺织、服装、化学和机械行业),研究企业规模、产业集中度等与创新的关系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一般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行业,它可以表现为U型或倒U型曲线。这种产业之间的差异表明,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与企业规模有关的特性来解释企业创新。而对于产业结构,我们需要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单纯的产业集中度指标不足以完全反映产业的真实状况。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白俊红  
运用1995—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创新投入,通过建立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及产权结构等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发现有: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比,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更适宜表达中国的创新生产过程;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线性正向影响;国有产权和三资产权比重对创新效率均产生抑制作用;是否控制技术机会将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刘叶畅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同行业竞争者的股票异常回报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与企业避税存在战略互补效应,即同行业竞争者的避税行为越激进,企业会选择更加激进的避税策略。探究可能影响这种战略互补效应的机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很可能会模仿同行业领导者等被认为避税行为更有效合理的竞争对手制定避税策略。进一步发现地理距离衰减有利于降低同行业信息收集成本,导致同行业间战略互补反应更显著,即同行业避税政策模仿具有"本土偏好"。本文提供了同行业竞争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揭示了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是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郭林生  肖利平  
在一般情况下,传统产业的企业创新与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之间呈经典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考察这种倒U型关系是否仍然存在。该文研究表明:(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型三次曲线关系;(2)市场力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客观上有助于企业创新;(3)市场集中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该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因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银戌  刘金玲  
以河北省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河北省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河北省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在企业总数中不足一半,总体创新能力偏弱;不同行业之间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建筑业企业总数较少,但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数比重最高;工业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数比重略低于建筑业,但具有创新行为的企业绝对数最多;服务业无论是具有创新行为的企业数还是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比重都是最低的,创新能力最弱;在工业中,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最强,是河北省企业创新的主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万丛颖  郭进  
本文以2002年度沪深A股市场发生并购的420家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公司短期以及长期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绩效较差的公司中,大股东更多体现出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的正面效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大股东的监管效应增强,而法人股股东更倾向于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但这种侵占效应不会长期存在;在绩效较好的公司中,大股东侵占其他股东的动机较为强烈;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政府对企业的过多介入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研究对并购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其信贷投放和银行服务主要集中在FDI进入部门、商业部门、政府部门和银行同业等风险相对比较小的部门,以及增长前景看好的东道国其他经济部门,对东道国不同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结构特征。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上海制造业部门的年度行业总产值增加有积极影响,但其对上海制造业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的行业总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江苏省制造业部门年度行业增加值增长有积极影响,但其对江苏省制造业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的行业增加值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竞  董艳  
本文利用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在各城市的分支机构数据,结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所处地区银行竞争度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且该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同时,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这些结论丰富了银行内部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为支持我国区域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晓  刘志然  
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及拓展是当今世界工程技术领域和相关行业、企业急需研究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创新设计方法内涵及其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创新设计在机电产品、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创造性地将创新设计方法理念引入到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中,指出了创新设计方法对企业的作用,论述了创新设计方法今后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远记  韩存  
文章以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009—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爬虫软件对样本企业年报的关键文本进行分析,构建了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市场价值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市场价值,且对企业市场价值有异质性影响;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投入在数字化转型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中介机制,但技术创新质量存在“遮掩效应”。上述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小可  李浩举  姜永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如何通过企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区域就业水平,是"新常态"时期必须攻克的新难关。系统探究了工业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揭示了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微观企业创新显著促进了区域就业水平提高,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创新对区域就业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进一步考察企业性质发现,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对企业创新和区域就业水平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市场化进程对不同性质企业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菲  金祥义  张诚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数理模型,考察了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使用了Zephyr企业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和企业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且这一作用就企业所属地区、所有权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跨国并购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提升作用分别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影响机制显示,跨国并购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此外,市场化进程对跨国并购创新效应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市场化水平越高,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结论意味着实施"走出去"政策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利器,同时应统筹推进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强化跨国并购带来的创新促进作用,坚持发挥市场在企业创新上的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毅  李冬娅  方琦璐  陈熹  
产业集聚对企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证实。本文基于对1998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年度调研报告中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在中国背景下,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格兰特检验来证实产业集聚对企业规模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发现相比于企业数量,企业的规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韩瑞芬  梁梓潞  
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绿色技术创新与媒体关注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越多,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媒体关注在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的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采用最小阶段二乘法和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一致。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学术成果,而且对引导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石佳鑫  
去杠杆政策意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实体经济良性发展,但在推行过程中难免存在偏差,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汽车行业面临着较大下行风险,消费需求下降、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2012~2019年汽车上市公司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去杠杆政策对车企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显著抑制了汽车企业的创新水平。且相较于国有车企和一线城市车企,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车企和非一线城市车企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行去杠杆、释放车企创新活力具有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