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1)
- 2023(17663)
- 2022(14725)
- 2021(13780)
- 2020(11955)
- 2019(27385)
- 2018(27419)
- 2017(53259)
- 2016(28765)
- 2015(32756)
- 2014(32632)
- 2013(32213)
- 2012(29422)
- 2011(26347)
- 2010(26539)
- 2009(25016)
- 2008(25202)
- 2007(22887)
- 2006(19797)
- 2005(18129)
- 学科
- 济(125587)
- 经济(125424)
- 业(106642)
- 管理(100106)
- 企(94658)
- 企业(94658)
- 方法(61427)
- 数学(51701)
- 数学方法(50963)
- 财(39780)
- 农(36460)
- 业经(34784)
- 中国(29643)
- 制(29212)
- 务(27812)
- 财务(27739)
- 财务管理(27682)
- 企业财务(26257)
- 农业(24705)
- 贸(22222)
- 贸易(22205)
- 技术(21895)
- 理论(21668)
- 易(21549)
- 银(20967)
- 银行(20936)
- 和(20434)
- 地方(20334)
- 体(19976)
- 融(19875)
- 机构
- 学院(417488)
- 大学(414183)
- 济(175293)
- 经济(171754)
- 管理(169682)
- 理学(145560)
- 理学院(144157)
- 管理学(141714)
- 管理学院(140933)
- 研究(129186)
- 中国(105090)
- 京(86413)
- 财(85785)
- 科学(75977)
- 财经(67420)
- 农(66901)
- 江(64293)
- 所(64177)
- 中心(61947)
- 经(61111)
- 业大(59201)
- 研究所(57172)
- 北京(54068)
- 经济学(53439)
- 农业(52352)
- 州(50242)
- 财经大学(49857)
- 范(48616)
- 经济学院(48392)
- 师范(48119)
- 基金
- 项目(271251)
- 科学(215861)
- 基金(199746)
- 研究(198381)
- 家(171876)
- 国家(170430)
- 科学基金(149436)
- 社会(127187)
- 社会科(120791)
- 社会科学(120760)
- 省(106168)
- 基金项目(105044)
- 自然(97418)
- 自然科(95251)
- 自然科学(95226)
- 自然科学基金(93571)
- 教育(92547)
- 划(88275)
- 资助(83120)
- 编号(80937)
- 成果(64845)
- 部(60768)
- 重点(60145)
- 创(58456)
- 发(56470)
- 课题(54589)
- 创新(54063)
- 教育部(52972)
- 制(52894)
- 国家社会(52717)
- 期刊
- 济(194109)
- 经济(194109)
- 研究(119418)
- 中国(81074)
- 财(72147)
- 管理(67343)
- 农(61008)
- 学报(58075)
- 科学(56013)
- 大学(45757)
- 学学(43325)
- 融(43227)
- 金融(43227)
- 农业(40893)
- 技术(40290)
- 教育(38289)
- 财经(34640)
- 业经(33012)
- 经济研究(30327)
- 经(29652)
- 问题(25455)
- 业(24347)
- 技术经济(23315)
- 统计(22880)
- 策(21240)
- 财会(20632)
- 贸(20404)
- 理论(20194)
- 商业(20034)
- 现代(19488)
共检索到623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华 刘力
从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两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20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行业市场外向度的提高能对其地区集聚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企业相对规模则与产业集聚呈现出"U"型特征;对高、低集聚行业分类考察发现,市场外向度的正向作用仅在低集聚行业中十分显著,而企业规模与产业集聚之间在低集聚行业中所呈现出"U"型特征而在高集聚行业中表现出倒"U"型关系的现象使得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倒"S"型关系。研究发现对制定和实施我国的产业集聚与空间布局政策均有相应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市场外向度 制造业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规模对TFP增长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行业TFP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十和 洪俊杰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聚经济),在超大和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中型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但只在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大型企业即使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也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宇 张瑶
企业规模作为类别自变量,能够更有效地揭示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化和产业政策在特定情境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公司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阈值,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市场集中度、行业特征、政府补助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研究认为门槛回归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跃迁过程,相应的研究结论在产业组织结构、企业成长和产业创新投入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白积洋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数据,从企业规模异质性视角出发,检验中国制造业集聚经济效应。首先考察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一般因素,然后重点考察了企业规模因素对集聚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除了运输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一般因素之外,企业规模异质性也对集聚经济效应产生影响。最后通过构造隐含企业规模因素的集聚经济新变量,对企业规模异质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小型企业的专业化经济和竞争效应大于大中型企业。这一结论不仅反映了不同规模企业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差异,也说明了小型企业对制造业集聚的重要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集聚经济 企业规模异质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艳 徐婷艳 于兴旺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模型,通过流通成本和流通供给能力这两个核心概念,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探讨流通成本变动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依据2004-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的相关数据剖析流通成本的构成并计算各地区的显性流通成本和隐性流通成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的流通成本差异显著,隐性流通成本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十分显著,流通成本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呈负相关,中国各地区流通成本差异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研究区域范围内工业集聚、市场潜力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分析参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方静
采用2004~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层面微观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回归方法,对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价格,进口投入品价格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出口产品定价越高,购买的进口投入品价格越高。本文对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之间相关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得出产品质量是影响产品价格与企业规模之间相关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工资 多样化 专业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陈浩
笔者在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城市规模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及多样化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对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且制造业集聚从城市规模扩大中获得的边际效益随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而下降,但随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水平提高而上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城市规模。在中小规模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将阻碍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将促进制造业集聚。在超大城市,制造业集聚度随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而下降,但随生产型服务业多样化水平提高而提高。在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小于800万的大城市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李小平 白澎
熊彼特假说与新古典学派在“垄断(竞争)程度影响创新”的研究领域形成经典争论,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仍没有形成统一结论。本文在对已有实证研究的评述基础上,重新探讨了实证方法论,并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以勒纳指数表示的行业市场竞争与创新投入之间确呈倒U型关系,而行业中的外资比重比国有比重更能反映创新投入的差异,文章认为这能从中国的制度变迁中找到解释。对于“技术机会”的衡量,本文设计的固定资产项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相反,行业个体效应更能与其进行对应。
关键词:
市场结构 研发投入 面板数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中 王曼曼
基于我国区域制造业集聚的时空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呈现高度制造业集聚(MI≥0.05)状态,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则呈现中度制造业集聚(0.02≤MI<0.05)状态,且随着时间延伸,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逐渐往东部地区集聚;对于技术进步路径变量,自主研发创新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微弱或不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制造业集聚与自主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而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正向协同效应却受到抑制,甚至负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技术进步 绿色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聚、空间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
专业化、多样化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域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KIS集聚、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创新——基于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基于中国200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基于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企业规模异质性与产业集聚: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企业规模的专利活动与企业绩效比较研究——对深圳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