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3)
- 2023(12877)
- 2022(10039)
- 2021(9183)
- 2020(7735)
- 2019(17583)
- 2018(17384)
- 2017(34894)
- 2016(18219)
- 2015(20473)
- 2014(20426)
- 2013(19930)
- 2012(17546)
- 2011(15492)
- 2010(16209)
- 2009(15966)
- 2008(15207)
- 2007(14064)
- 2006(12501)
- 2005(12014)
- 学科
- 济(85862)
- 经济(85775)
- 业(84150)
- 企(77750)
- 企业(77750)
- 管理(67159)
- 方法(38756)
- 数学(30743)
- 业经(30640)
- 数学方法(30251)
- 银(29328)
- 银行(29322)
- 融(28771)
- 金融(28771)
- 行(28130)
- 中国(27084)
- 财(26618)
- 农(26315)
- 制(23249)
- 务(21120)
- 财务(21074)
- 财务管理(21057)
- 企业财务(19968)
- 农业(19044)
- 技术(17248)
- 理论(17035)
- 体(15597)
- 策(15418)
- 地方(15132)
- 贸(14505)
- 机构
- 学院(262729)
- 大学(254385)
- 济(116844)
- 经济(114681)
- 管理(108669)
- 理学(92154)
- 理学院(91397)
- 管理学(89978)
- 管理学院(89505)
- 研究(77437)
- 中国(74661)
- 财(56963)
- 京(52710)
- 财经(44982)
- 科学(41701)
- 江(41026)
- 经(40713)
- 农(39719)
- 中心(39034)
- 所(37393)
- 经济学(36190)
- 州(33537)
- 业大(33462)
- 财经大学(33248)
- 北京(33246)
- 研究所(32983)
- 经济学院(32692)
- 商学(31754)
- 商学院(31462)
- 银(30840)
- 基金
- 项目(162571)
- 科学(130954)
- 研究(122011)
- 基金(120504)
- 家(101548)
- 国家(100635)
- 科学基金(90375)
- 社会(80550)
- 社会科(76733)
- 社会科学(76715)
- 省(64840)
- 基金项目(62854)
- 自然(57171)
- 自然科(56014)
- 自然科学(56006)
- 教育(55582)
- 自然科学基金(55083)
- 划(51815)
- 资助(50256)
- 编号(49493)
- 成果(38349)
- 创(37455)
- 业(35972)
- 重点(35847)
- 部(35765)
- 发(35112)
- 创新(34139)
- 国家社会(33367)
- 课题(33256)
- 制(32110)
- 期刊
- 济(133439)
- 经济(133439)
- 研究(79826)
- 中国(50477)
- 融(48693)
- 金融(48693)
- 财(48151)
- 管理(47336)
- 农(37906)
- 科学(31847)
- 学报(29615)
- 技术(26137)
- 大学(24603)
- 农业(24548)
- 业经(24227)
- 财经(23833)
- 学学(23682)
- 经济研究(21338)
- 经(20475)
- 教育(20441)
- 问题(16935)
- 技术经济(16192)
- 业(15594)
- 商业(14613)
- 统计(13967)
- 现代(13956)
- 财会(13821)
- 理论(13525)
- 策(13449)
- 贸(13401)
共检索到409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包婵静 张兴亮 周静宁
商业信用对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维护企业形象及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规模越大民营企业越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这一现象在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越显著。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商业信用 市场化进程 企业规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保昌 李思慧
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国企属性和企业规模在金融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层面上,金融市场化有助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而区分国企属性的研究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金融市场化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进一步区分企业规模的研究则发现,金融市场化更有助于缓解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研究表明:国企属性和企业规模并不能为金融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带来额外帮扶,而推进金融市场化可以缓解以往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额外青睐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企业所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这为中国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 企业规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以2006-2010年间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状况,以及关系网络是否有利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本文发现使用商业信用融资能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成长,这对于存在融资需求的企业体现得更为突出。此外,不同层次的关系网络对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横向关系网络有助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并对小型企业的帮助程度最高。本文为我国民营企业为何能在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背景下成长提供一种新的微观机理解释,并为转轨经济中非正式制度对非正规金融所发挥的支撑作用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商业信用关系网络企业成长民营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恒鹏
本文使用国内10个省市80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行业特征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企业规模与民营企业研发支出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函数关系,小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方式;(2)民营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有助于企业创新强度的提高和自主创新比例的增加;(3)企业所采用的主要竞争手段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式;(4)行业特征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式;(5)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创新强度 创新方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刚 吕斐斐 张远飞
针对制度驱动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外因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企业家活动配置内源驱动模型,探讨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与民营企业家的破坏性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环境与行业竞争环境的修正效应。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第一,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破坏性生产活动选择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企业经营业绩恶化民营企业家从事破坏性生产活动的可能性上升,随着业绩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家从事破坏性生产活动的动机也逐渐增强。第二,区域制度环境在企业经营业绩与破坏性生产活动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不完善的区域制度进一步恶化了民营企业家无论在何种经营业绩状态下采取破坏性生产的可能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洪亚
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VAR模型分析融资约束、企业规模与成长动态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削减融资约束可以推动企业的规模扩张与企业的成长,同时企业自身的成长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促使企业规模扩大;而企业规模扩张会带来企业成长率的下降,初期受到融资约束较大而后会减缓企业的融资约束。这一研究可以为发展金融市场,削减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成长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清梅
本文对民营企业融资中存在的规模障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主要因素是规模偏小,随后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不同规模企业可以有效利用的融资渠道有所不同,而我国为小规模企业设立的融资渠道不足。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障碍是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策性融资扶持来解决,目前我国的融资扶持措施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规模障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军
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困境。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的解决。否则,无论是建立中小企业银行,或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或由政府参与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转化国有四大银行的信贷结构,等等,都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峥嵘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类工具主要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2010年11月以来陆续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证监会组织开展交易所债券市场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试点,这意味着继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信用保护工具这一信用风险管理类工具也正式落地。信用保护工具包括信用保护合约和信用保护凭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力
信用缺失是民营企业融资的直接障碍。在分析现阶段民营企业信用缺失成因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应通过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措施 ,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树立信誉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信用障碍 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春华 黄筱伟 陈明衡 章洁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珺
民营企业的发展有赖于资金方面的支持,而资金又是有成本的、稀缺的。因此融资的选择成为民营企业融资中考虑的关键。民营企业在传统经济与新经济中应选择不同的融资结构。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结构 贷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春松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器,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关于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热议和关注的话题。当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须针对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约束因素,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林桂军 王巍
在经济下行阶段,金融业市场化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出口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使用市场化指数和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业市场化对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信贷资金配置的市场化对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而金融业竞争对出口作用不显著;(2)信贷资金配置的市场化可以显著促进"双高企业"(生产和经营生产环节融资依赖度均高的民营企业)的出口参与度和出口强度,而金融业竞争的作用基本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改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向,改善信贷资金配置可以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出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卿向阳
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20多年的变革,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国内外所公认。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多数都具有组织、聚合能力差的先天缺陷,导致后天经营规模小、持续发展弱。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再发展的机遇与资源聚合能力差而再发展艰难的挑战。选择以企业组织方式为突破口,走企业组织虚拟化的道路以充分地发挥企业的核心能力,采用虚拟生产组织、建立虚拟共生作业中心、形成虚拟显性能力矩阵是民营企业克服先天不足,提高资本效率以产生资源博弈效益,实现民营企业的再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企业组织虚拟化 民营企业 规模化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