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8)
- 2023(10831)
- 2022(8855)
- 2021(8345)
- 2020(7072)
- 2019(16005)
- 2018(15897)
- 2017(31491)
- 2016(16561)
- 2015(18526)
- 2014(17786)
- 2013(17306)
- 2012(15425)
- 2011(13492)
- 2010(13960)
- 2009(13320)
- 2008(13485)
- 2007(12415)
- 2006(10811)
- 2005(10119)
- 学科
- 业(84670)
- 企(79589)
- 企业(79589)
- 济(77151)
- 经济(77072)
- 管理(68909)
- 方法(36629)
- 数学(28594)
- 业经(28188)
- 数学方法(28090)
- 财(24774)
- 农(23764)
- 技术(20138)
- 务(20097)
- 财务(20059)
- 财务管理(20044)
- 企业财务(18985)
- 农业(16852)
- 中国(16789)
- 制(16115)
- 理论(15786)
- 策(14596)
- 划(14297)
- 技术管理(13721)
- 和(13119)
- 经营(12633)
- 企业经济(12515)
- 体(12467)
- 贸(12358)
- 贸易(12343)
- 机构
- 学院(237951)
- 大学(230808)
- 济(105629)
- 管理(105570)
- 经济(103854)
- 理学(90777)
- 理学院(90062)
- 管理学(88745)
- 管理学院(88312)
- 研究(67468)
- 中国(58168)
- 财(49537)
- 京(47344)
- 财经(39171)
- 江(36590)
- 科学(36523)
- 经(35503)
- 农(34164)
- 中心(31966)
- 所(31885)
- 经济学(31056)
- 业大(30871)
- 商学(30310)
- 商学院(30035)
- 北京(29591)
- 州(28888)
- 财经大学(28832)
- 经济管理(28272)
- 研究所(28032)
- 经济学院(27895)
- 基金
- 项目(150752)
- 科学(123389)
- 研究(113089)
- 基金(112854)
- 家(95452)
- 国家(94610)
- 科学基金(86175)
- 社会(75006)
- 社会科(71442)
- 社会科学(71426)
- 省(60384)
- 基金项目(59416)
- 自然(55794)
- 自然科(54730)
- 自然科学(54720)
- 自然科学基金(53875)
- 教育(51571)
- 划(48164)
- 资助(46068)
- 编号(45187)
- 创(38232)
- 业(35433)
- 创新(34580)
- 成果(34072)
- 部(33364)
- 重点(32669)
- 发(31700)
- 国家社会(30913)
- 制(30530)
- 人文(30100)
- 期刊
- 济(120109)
- 经济(120109)
- 研究(69143)
- 管理(47501)
- 中国(46377)
- 财(42961)
- 农(31739)
- 科学(29132)
- 融(25536)
- 金融(25536)
- 技术(25368)
- 学报(25015)
- 业经(22516)
- 农业(21689)
- 大学(21135)
- 财经(20627)
- 教育(20326)
- 学学(20227)
- 经济研究(19001)
- 经(17836)
- 技术经济(16430)
- 业(14896)
- 问题(14732)
- 商业(13531)
- 策(13302)
- 统计(13030)
- 财会(12817)
- 现代(12766)
- 科技(11848)
- 贸(11445)
共检索到358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恒鹏
本文使用国内10个省市80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行业特征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企业规模与民营企业研发支出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函数关系,小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方式;(2)民营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有助于企业创新强度的提高和自主创新比例的增加;(3)企业所采用的主要竞争手段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式;(4)行业特征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式;(5)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创新强度 创新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熊彼特假说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在实证文献综述中,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阐述了每篇文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及主要结论。本文还简介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创新决定因素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熊彼特假说 企业规模 市场力量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立人
一、引言就技术创新的贡献而言,究竟是大企业的贡献大还是小企业的贡献大,是熊彼特创新学派长期争议的一个基本问题。熊彼特在其早期理论——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提出:有洞察力、敢冒风险、赋有企业家精神的小企业的作用导致了重大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推动了新产业的诞生和经济增长。然而,其晚期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50)则转而强调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主导作用,其根据是大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到了60年代,随着微电子领域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再度看到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的作用,于是以EF·Schu-maker为代表的——“企业规模小的就是好”由然而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诣辉
自Berle和Means(1932)首次提出股份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以来,经理人的行为始终是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经理人角色与偏好》基于"经理人行为或然性模型",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两个视角,对我国民营企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包婵静 张兴亮 周静宁
商业信用对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维护企业形象及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规模越大民营企业越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这一现象在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越显著。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商业信用 市场化进程 企业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傲
本文以中国37个工业行业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角度,遴选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分行业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值。通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值与行业特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均影响显著,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说同时得到了检验,进一步分析了行业内国有企业产值比例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能生 刘文彬 王玉泽
选取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模型研究企业杠杆率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结果显示:杠杆率对企业创新有显著影响,存在既能促进创新同时降低风险的企业最优杠杆率区间,即当杠杆率处于9.3%~37.1%的范围时,杠杆率的提升能够最大地促进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同时降低创新风险;但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未达到增加创新产出与降低创新风险的最优均衡。同时,不同规模企业杠杆率与创新的关系具有差异性,大型企业促进创新且可规避风险的最优杠杆率的区间为杠杆率低于67.0%,中型企业为杠杆率低于22.5%,小型企业则是7.8%~17.0%的区间范围。应正确理解中央"去杠杆"政策,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力求在"降杠杆"和"促创新"之间达成最优平衡。
关键词:
企业杠杆率 企业创新 规模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震
将创新分为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高技术产业为例研究两者与企业规模的关系,进一步深化熊彼特的企业规模与创新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数量影响企业规模,创新质量影响企业的成长阶段。创新数量具有企业规模门槛效应,对企业效益贡献显著;创新质量没有企业规模门槛效应,与企业效益无关。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不高、创新质量有待提高所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企业规模 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密切值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艳 戴志华
选取了45家沪深两市上市的物流公司1993年到2009年年报数据作为样本,考查了企业规模和创新对Tobin’s Q的影响,并把年度作为控制变量,试图呈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公司价值因素的前提下,验证不同规模的物流公司其R&D投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效果。笔者采用的实证方法则是用Lindenberg&Ross(1981)首先提出的,用公司股票的市价数据推导出Tobin’s Q,应用企业年报的财务数据来衡量企业规模和R&D投入,结果表明,物流企业规模与Tobin’s Q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R&D投入与Tobin’s Q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托宾Q值 企业规模 创新 物流行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技术创新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企业 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进行线性分拆,将"熊彼特假设"和倒U关系的争议在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解说。并以中国工业企业1991-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不仅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结论,而且得到了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几组线性关系。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大企业的组织惯性对技术范式具有锁定效应,从而有利与企业的定向性技术创新,而竞争性的市场是使得小企业不断进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则是企业规模对这两种技术创新影响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熊彼特假设 倒U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企业规模 产业集中 技术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