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4)
2023(11377)
2022(9406)
2021(8642)
2020(7435)
2019(16431)
2018(16491)
2017(32089)
2016(16930)
2015(19093)
2014(18355)
2013(18084)
2012(16066)
2011(14077)
2010(14533)
2009(13597)
2008(13621)
2007(12463)
2006(10877)
2005(9977)
作者
(46373)
(38659)
(38488)
(36409)
(24815)
(18196)
(17319)
(14895)
(14411)
(14087)
(13042)
(12925)
(12550)
(12105)
(11720)
(11718)
(11645)
(11215)
(11043)
(11016)
(9447)
(9419)
(9410)
(8898)
(8610)
(8595)
(8591)
(8492)
(7635)
(7544)
学科
(85089)
(81022)
经济(80949)
(79968)
企业(79968)
管理(68126)
方法(36476)
业经(30421)
数学(27938)
数学方法(27407)
(23915)
(23869)
技术(23616)
(19127)
财务(19082)
财务管理(19069)
企业财务(18014)
中国(17719)
农业(17527)
理论(16667)
(14860)
(14568)
(14558)
技术管理(14521)
(13988)
地方(13785)
产业(13599)
企业经济(12913)
经营(12536)
(12290)
机构
学院(243720)
大学(233603)
(106889)
管理(105222)
经济(105065)
理学(90545)
理学院(89810)
管理学(88395)
管理学院(87954)
研究(70953)
中国(57076)
(48448)
(47160)
科学(40665)
(37973)
财经(37315)
(35718)
(34128)
(33709)
中心(33109)
业大(32973)
经济学(31380)
研究所(30451)
北京(30308)
(29888)
商学(29823)
商学院(29557)
经济管理(28669)
经济学院(28355)
农业(27805)
基金
项目(157982)
科学(128011)
研究(119556)
基金(114878)
(97561)
国家(96696)
科学基金(87041)
社会(78013)
社会科(74402)
社会科学(74387)
(65664)
基金项目(60497)
自然(55093)
教育(54310)
自然科(53965)
自然科学(53957)
自然科学基金(53099)
(51832)
编号(48020)
资助(46370)
(40117)
(37029)
创新(36391)
成果(35889)
(35401)
重点(35030)
(34152)
课题(32914)
国家社会(32152)
(31231)
期刊
(120995)
经济(120995)
研究(68621)
中国(48711)
管理(47403)
(40617)
(33577)
科学(30376)
技术(29417)
学报(27013)
教育(24364)
农业(23636)
业经(23218)
大学(22396)
学学(21420)
(20350)
金融(20350)
经济研究(19391)
财经(18913)
技术经济(17861)
(16597)
(16058)
问题(15082)
(14045)
科技(14008)
商业(13590)
统计(13543)
现代(13165)
财会(12604)
决策(11429)
共检索到36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技术创新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进行线性分拆,将"熊彼特假设"和倒U关系的争议在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解说。并以中国工业企业1991-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不仅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结论,而且得到了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几组线性关系。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大企业的组织惯性对技术范式具有锁定效应,从而有利与企业的定向性技术创新,而竞争性的市场是使得小企业不断进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则是企业规模对这两种技术创新影响的综合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秀华  李姣姣  李宇  
本文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2003-2013稳步发展阶段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生成技术创新效率变量,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R&D投入、非R&D投入以及知识能量降维为企业规模质量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实证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后,技术进步是导致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满足三重门槛回归模型。最后,企业规模质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力度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企业规模质量门槛区间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且政府扶持对技术创新效率并非完全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宇科  刘蓝天  
运用2007-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企业规模和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强度、企业规模与环境规制强度交互项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企业规模低于门槛值时,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促进效果并不显著;当跨越门槛值后,均可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并且东部地区促进效果增强;以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相应门槛值时,东部地区促进效果显著,而中西部效果不显著;达到门槛值后,促进效果均显著,但东部地区促进程度稍有减弱;企业规模会间接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和演进特征进行解说和动态拓展。研究发现,组织惯性是大企业锁定现有技术轨道实现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竞争性市场是小企业突破现有技术范式实现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的形成是组织变量与市场力量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性作用的结果。基于分区处理的多周期倒U关系动态模型解释了大、小企业相互转化过程中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动态连续关系,为大、小企业共存以保持产业技术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砚峰  李宇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仿真模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衡量,以销售收入、职工总数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水平变量,设计了大企业——技术推动模式、中小企业网络——市场拉动模式和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三种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理想的发展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立人  
一、引言就技术创新的贡献而言,究竟是大企业的贡献大还是小企业的贡献大,是熊彼特创新学派长期争议的一个基本问题。熊彼特在其早期理论——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提出:有洞察力、敢冒风险、赋有企业家精神的小企业的作用导致了重大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推动了新产业的诞生和经济增长。然而,其晚期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50)则转而强调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主导作用,其根据是大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到了60年代,随着微电子领域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再度看到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起的作用,于是以EF·Schu-maker为代表的——“企业规模小的就是好”由然而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金波  
构建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通过对河南省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企业政治关系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了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绩效,企业有必要积极进行政治关系的开拓深化,努力获取各种政府资源,强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政府也应持续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传统帮扶转向更多创新性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莉  李绍东  
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工业企业2008—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企业规模、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研发经费比重和新产品产值之间都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变量中只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本投入相对于研发经费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