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8)
- 2023(8320)
- 2022(6623)
- 2021(5822)
- 2020(5076)
- 2019(10947)
- 2018(10734)
- 2017(20799)
- 2016(10956)
- 2015(12293)
- 2014(12128)
- 2013(12439)
- 2012(11293)
- 2011(9722)
- 2010(10052)
- 2009(9471)
- 2008(9799)
- 2007(9026)
- 2006(7977)
- 2005(7452)
- 学科
- 业(75241)
- 企(70818)
- 企业(70818)
- 济(58874)
- 经济(58817)
- 管理(52397)
- 业经(27542)
- 方法(23837)
- 农(20976)
- 技术(20348)
- 财(19904)
- 务(17134)
- 财务(17124)
- 财务管理(17118)
- 农业(16646)
- 企业财务(16208)
- 数学(15812)
- 数学方法(15764)
- 企业经济(12437)
- 技术管理(12314)
- 制(12185)
- 策(12154)
- 划(12135)
- 中国(12068)
- 产业(11948)
- 理论(11653)
- 和(11465)
- 经营(10927)
- 地方(9688)
- 体(9514)
- 机构
- 学院(171934)
- 大学(163778)
- 济(79367)
- 经济(77993)
- 管理(74827)
- 理学(64026)
- 理学院(63537)
- 管理学(62966)
- 管理学院(62638)
- 研究(52014)
- 中国(39684)
- 京(34117)
- 财(33997)
- 农(28058)
- 科学(27899)
- 江(27822)
- 财经(27186)
- 所(25034)
- 经(24494)
- 业大(23784)
- 经济学(23274)
- 中心(22993)
- 商学(22214)
- 研究所(22174)
- 商学院(22031)
- 农业(21933)
- 州(21378)
- 北京(21289)
- 经济管理(21267)
- 经济学院(21182)
- 基金
- 项目(108888)
- 科学(88514)
- 研究(83963)
- 基金(79257)
- 家(66776)
- 国家(66110)
- 科学基金(59693)
- 社会(55586)
- 社会科(53045)
- 社会科学(53035)
- 省(45897)
- 基金项目(42322)
- 教育(37193)
- 自然(36825)
- 自然科(35999)
- 自然科学(35990)
- 自然科学基金(35458)
- 划(35316)
- 编号(33452)
- 业(31201)
- 资助(30949)
- 创(28025)
- 发(25708)
- 创新(25107)
- 成果(24163)
- 重点(24110)
- 部(23782)
- 制(23086)
- 国家社会(23024)
- 课题(22829)
共检索到25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力 臧旭恒
该文阐释了企业衍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分析了企业衍生在培育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知识溢出、完善创新网络、活跃集群文化、维持集群新陈代谢系统等方面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企业衍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鸣凤 马力
由创新网络和企业衍生概念入手,将衍生效应分解为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竞争关系3个维度,将集群创新网络分解为"质"、"量"两个维度,以北京、大连、济南、天津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衍生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衍生效应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集群创新文化和适度竞争关系与创新网络的"量"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光军 雷霖 杨青 王龙
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集成能力生态整合的假设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以及层次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验证修改模型得出最终的生态整合路径模型,并根据整合路径模型提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集成能力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集群 创新集成能力 路径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林 李文超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是指本身成长性好、创新率高、产业关联性强、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动力是一个由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和政府行为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这四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此揭示其动力机制;从政府角度,确定政府采购、国家研发投入和国家教育培训投入等参数为调控参数。以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运用近10年的数据对其进行21种方案模拟和调控,结果表明:方案16和方案17最具合理有效性,并针对方案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红燕 邓朝晖
论文首先简述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其次,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过程和阶段划分,并分析了各阶段的特征,着重分析各发展阶段的成长动力差异,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然后,基于特定网络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最后,构建了由生成动力、区位指向力、集聚经济和创新力决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发展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珑瑛 叶元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包建华 方文丽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培育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人工环境,它源于早期中小企业支持计划系统,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运作方式。本文结合合肥市软件企业的成长轨迹,探讨孵化器对高技术企业集群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
孵化器 集群 企业衍生 高技术产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秀武 胡日东
创新和集群是当前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两大途径,文章在对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引入该函数,借助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驱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R&D存量因素的知识生产函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因素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力 空间面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雪辰 占迎 周吉峙
为避免陷入因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产业关联的上游制造业新企业进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窘境,尝试从行业层面探索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效应的外部性。利用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研发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造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跳跃性量化指标,以分配系数衡量不同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实证检验其如何影响新企业进入。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利于新企业进入,尤其是产业关联度高的上游企业,主要影响机制为使得产业关联度高的上游企业需求获取效率降低、技术转换频率增加,产生需求获取成本与技术转换成本吓阻效应;而且,中西部、高市场化水平的地区与低沉没成本、高规模经济的行业会受到更为显著的进入抑制作用,尤其长江经济带技术突破的新企业进入抑制力度远远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为了坚决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从优化重点区域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鼓励新进企业与在位企业开展创造性合作、建设创新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与行政审批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小蒂 王中兴 张弛
如何利用技术引进提升内资企业的市场绩效是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矛盾,通过实证分析1995—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等数据,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存在着显著的双重效应,即内资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双重效应的产生原因,即内资企业受发达国家技术出口限制,导致其通过后发模仿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效不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孔令池
能否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高技术产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关键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变迁。文章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并运用1997-2009年和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展开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激发企业家精神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制度环境改善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的交互效应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在那些制度环境完善程度越强的地区,企业家精神越能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企业家精神对制度环境有正向反馈,随着企业家精神的逐渐释放,驱动着制度环境改善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边际效应不断上升。制度供给差异和企业家精神禀赋差异是导致高技术产业梯度推移模式形成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还发现,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市场的法制环境等完善对激活具有创业行为和创新行为功能的企业家精神均发挥正面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从企业家精神视角解释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制度环境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情景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英
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 ,受到很强的政治影响。因此 ,在这些产业中国有企业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这些产业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重要程度的部分 ,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 ,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战略性高技术产业 所有制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骅 张旭
考虑到企业的吸收能力和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因素,本文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时,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产品市场和创新投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博弈的决策条件和决策效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涛
信任文化和声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体系结构包含实践知识、理性计算、身份认同、制度及伦理道德等五个层次。建立高绩效网络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或社会认同,信任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更可以促进高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知识共享和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具有开放性,声誉机制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集群声誉机制的重要含义在于扩大了交易范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使潜在交易对象可以演变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丹丹
高技术产业集群(包括产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多种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重产出轻利润、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治理框架,切实提高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集群良性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群 管理与治理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技术产业集群环境对人才流动意愿影响的经验研究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路径与机理实证研究
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传导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企业创新与企业价值:来自高技术产业的新证据
FDI技术溢出、自主研发与内资企业技术创新——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
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技术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的门槛效应
企业进入、产业波动与就业增长——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动力——基于省域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核心企业主导下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基于多案例研究
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贡献度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