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2)
- 2023(10622)
- 2022(8484)
- 2021(7707)
- 2020(6803)
- 2019(15143)
- 2018(14535)
- 2017(28513)
- 2016(14971)
- 2015(16552)
- 2014(16530)
- 2013(16367)
- 2012(14666)
- 2011(12925)
- 2010(13427)
- 2009(13456)
- 2008(12773)
- 2007(11720)
- 2006(10375)
- 2005(9910)
- 学科
- 业(80172)
- 企(74004)
- 企业(74004)
- 济(67625)
- 经济(67511)
- 管理(60855)
- 方法(29645)
- 业经(27619)
- 融(27320)
- 金融(27320)
- 财(26163)
- 银(25669)
- 银行(25666)
- 行(24832)
- 农(22818)
- 中国(22688)
- 数学(22081)
- 数学方法(21865)
- 制(21072)
- 务(20794)
- 财务(20770)
- 财务管理(20746)
- 企业财务(19698)
- 农业(17101)
- 技术(15992)
- 体(14452)
- 策(14243)
- 理论(13877)
- 体制(13044)
- 划(12650)
- 机构
- 学院(216154)
- 大学(209491)
- 济(96100)
- 经济(94287)
- 管理(91597)
- 理学(77244)
- 理学院(76612)
- 管理学(75783)
- 管理学院(75384)
- 研究(62762)
- 中国(62257)
- 财(50361)
- 京(42628)
- 财经(39111)
- 经(35381)
- 科学(33757)
- 江(33540)
- 农(33439)
- 中心(32134)
- 所(30202)
- 经济学(29397)
- 财经大学(28813)
- 业大(27783)
- 州(27029)
- 商学(26867)
- 北京(26758)
- 商学院(26634)
- 经济学院(26631)
- 研究所(26601)
- 农业(25943)
- 基金
- 项目(134749)
- 科学(108295)
- 研究(101830)
- 基金(99568)
- 家(83720)
- 国家(82897)
- 科学基金(74302)
- 社会(67951)
- 社会科(64537)
- 社会科学(64519)
- 省(53985)
- 基金项目(52364)
- 自然(46147)
- 自然科(45161)
- 自然科学(45148)
- 教育(44685)
- 自然科学基金(44419)
- 划(42891)
- 资助(40802)
- 编号(40484)
- 业(33001)
- 创(31789)
- 成果(31488)
- 部(30031)
- 重点(29671)
- 制(29187)
- 发(28916)
- 创新(28804)
- 国家社会(28250)
- 课题(27232)
- 期刊
- 济(110263)
- 经济(110263)
- 研究(66473)
- 财(43279)
- 中国(42441)
- 融(40741)
- 金融(40741)
- 管理(38432)
- 农(32076)
- 科学(25700)
- 学报(23559)
- 农业(20995)
- 技术(20266)
- 财经(20136)
- 业经(19771)
- 大学(19641)
- 学学(19078)
- 经(17178)
- 经济研究(16409)
- 技术经济(13754)
- 业(13622)
- 问题(13573)
- 财会(13561)
- 教育(12914)
- 现代(11747)
- 会计(11034)
- 策(10957)
- 统计(10852)
- 商业(10695)
- 世界(10360)
共检索到33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凡
文章针对企业融资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完全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灰核信息的企业融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因素,接着针对企业融资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完备和评价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提出基于群组专家参与的评价方法,并将群组专家评价信息构成的区间数作为企业融资风险评价的区间灰数,给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企业融资风险TOPSIS评价方法。为降低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复杂度,采用区间灰数的核代替区间灰数进行灰数关联度计算,提升了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后实证分析了某地区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风险的评价,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可具操作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战运 杨文杰 宿芸芸
债务融资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山东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资产担保价值是影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第一层次因素;企业规模和经营力度为第二层次因素;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为第三层次因素;投资机会和企业成长性为第四层次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宏成 赵爽 吴启高
以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文献为基础,提出小微物流企业信贷风险评价应主要解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问题,并应将评价目的重点放在培育与支持小微物流企业发展,而不是仅关注当前的偿债能力,因此借鉴BSC管理思想,选用关键性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充分考虑小微物流企业信贷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甚至缺失等主要缺陷,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分析模型,并对模型应用进行探讨,有效解决了小微物流企业信贷风险评价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立公 袁媛 蒋俊美 刘忠萍
文章从供应链金融概念、与传统融资方式比较和主要业务运营模式出发,利用辩证因素分析法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构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广西某物流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艳春 崔永生
文章在供应链视角下,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中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同时进行衡量,建立了一套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方法建立了供应链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有效的验证,证明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进一步通过结构方程各观测变量指标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计算和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有效地对供应链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了评估,帮助银行选择出最佳授信对象,优化选择信贷决策。该方法解决了评估权重的主观性、大样本受限等问题,评估结果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 供应链 金融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雁翎
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对客观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的理想解评价模型对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文章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针对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过多的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提取,获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灰熵关联度代替理想解方法中的欧式距离度量方法,解决了异常值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和评价结果随灰关联参数变化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加权灰熵关联度的理想解方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卢祥远 吴志樵
针对由上游一个核心供应商和其下游一个资金受限、但具备一定成长潜力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考虑介于完全独立和完全集中之间的供应链运营结构,以及债权融资中常见的两种融资策略:银行信用融资、商业信用融资,通过建立斯塔克尔伯格博弈模型,探讨了零售商的成长潜力和供应链上下游关联度对供应商和零售商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指出,上下游关联度较低时,供应商的决策随关联度的上升而下降、零售商的决策随关联度的上升而上升;上下游关联度较高时,零售商的决策随关联度的上升而下降;此时,在银行信用融资下,供应商的决策是离散的,并主要受到关联度和银行授信利率的影响;在商业信用融资下,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决策始终为单位产品市场售价。此外,考虑供应链关联度的成长型企业最优融资策略始终为商业信用融资。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慧慧 傅为忠
供应链金融为我国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逐渐满足不了企业融资的需求。企业融资追求简化的处理时间和流程,简便的操作方法和手续,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和繁荣也不断促进新模式的滋生。基于这一背景,一种新的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这一虚拟背景下,新的模式将面临新的风险,本文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运作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方法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宰予东 米传民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项外包项目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它们对企业核心能力、竞争力、经济成本等绩效指标的影响力,作为选择外包业务的判断依据。为企业决策者制定外包决策方案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外包 决策分析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亚莉 林健 费爱华
可持续经营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 ,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仅停留在企业的财务层面 ,而忽略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灰色关联度为评判准则 ,构建立了一个平衡兼顾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状况、反映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模型 ,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进行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进行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方法的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束兰根 吴春燕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整生命周期各阶段面临的风险特征。通过对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评价因子的细分研究,构造了集行业政策、经营能力、财务及还款能力和信用提升能力为一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模型,并以37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及意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目 王新谱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交互性,引入信息集成能力较强的Choquet模糊积分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指标权重和指标间交互度的默比乌斯变换系数计算2-可加模糊测度,其中,指标权重借助模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度由专家确定;最后,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计算待评价大数据企业的综合评价值。以我国3家大数据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郁文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原理及基本步骤(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原理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介于黑色系统(信息未知)和白色系统(信息完全明确)之间的灰色系统,即"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灰色理论的最广泛应用,其实质是分析各评价对象与理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 赵艳萍
文章基于竞争力的视角,从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等八个方面建立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层次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关联系数,对所选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排序,寻找民营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具体体现,从而为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际树 余祖伟
文章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择优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企业互补性、企业整体实力、学习和创新能力、企业的可整合性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择优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传统的基于欧氏距离的TOPSIS方法的不足,提出利用灰色关联度改进欧氏距离的度量策略,给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择优评价方法。最后实证对比分析了传统TOPSIS方法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TOP-SIS方法在虚拟企业合作伙伴择优评价中的优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