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95)
2023(16925)
2022(14196)
2021(13027)
2020(11032)
2019(24814)
2018(24562)
2017(46845)
2016(24854)
2015(27031)
2014(26378)
2013(25906)
2012(23298)
2011(20517)
2010(20328)
2009(19046)
2008(18887)
2007(16723)
2006(14435)
2005(12514)
作者
(69444)
(57994)
(57851)
(54573)
(36760)
(27778)
(25944)
(22629)
(21978)
(20322)
(19524)
(19433)
(18153)
(18038)
(17705)
(17572)
(17216)
(17178)
(16680)
(16491)
(14242)
(14029)
(13882)
(13410)
(12941)
(12865)
(12648)
(12616)
(11486)
(11467)
学科
(104832)
经济(104622)
(99352)
(90208)
企业(90208)
管理(89346)
方法(49595)
数学(39555)
数学方法(39107)
业经(33338)
(33181)
(32197)
中国(25115)
(24428)
财务(24390)
财务管理(24366)
企业财务(23180)
农业(22456)
技术(22294)
理论(20528)
(19775)
(19248)
(18815)
(18606)
(18603)
贸易(18593)
(18098)
环境(17871)
(17307)
地方(16769)
机构
学院(353684)
大学(349334)
(148024)
管理(146764)
经济(145387)
理学(128093)
理学院(126852)
管理学(124972)
管理学院(124331)
研究(106565)
中国(82421)
(71065)
(67805)
科学(64782)
(59284)
财经(55100)
业大(53064)
(51599)
(51107)
(50245)
中心(50177)
农业(46699)
研究所(46527)
经济学(45105)
北京(43107)
(41628)
师范(41115)
财经大学(40923)
商学(40886)
经济学院(40813)
基金
项目(243107)
科学(195002)
基金(180723)
研究(175265)
(157541)
国家(156169)
科学基金(137166)
社会(116781)
社会科(110171)
社会科学(110138)
基金项目(96350)
(95477)
自然(89740)
自然科(87785)
自然科学(87763)
自然科学基金(86307)
教育(80177)
(79445)
资助(71791)
编号(68718)
(55694)
重点(54216)
(53738)
成果(52649)
(51503)
创新(51292)
国家社会(48664)
(48614)
科研(46980)
教育部(46799)
期刊
(158380)
经济(158380)
研究(94553)
中国(62924)
管理(58861)
(56640)
(53728)
学报(52673)
科学(50955)
大学(41331)
学学(39680)
农业(36628)
技术(32238)
教育(30967)
业经(28283)
财经(28135)
(27515)
金融(27515)
经济研究(24828)
(24283)
(22078)
问题(21158)
技术经济(19512)
科技(17625)
商业(17301)
(17232)
财会(16862)
现代(16695)
(15772)
统计(15748)
共检索到50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希男  侯楠  刘宏涛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实证分析了企业虚拟社区中环境因素(价值共创环境)、认知因素(自我效能感、外部激励感知)与成员竞优行为(探究行为和优良展示行为)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价值共创环境对成员竞优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外部激励感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成员竞优行为;外部激励感知正向影响探究行为;自我效能感在价值共创环境与成员竞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外部激励感知在其他成员价值共创与优良展示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红喜  何彪  刘琼  周霄  
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多种民营度假租赁业态打破了住宿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民营酒店企业抱团取暖、共创共享的意愿强烈,但亟需有效的理论指导,虚拟社群以其网络化、信息化优势为民营酒店的价值共创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从旅游体验中价值共创的兴起入手,基于企业内外价值共创的已有理论研究,借助A虚拟社群共创平台探讨民营旅游企业间的价值共创实践,可知:虚拟社群中的价值共创行为主要围绕"分享、模仿、创新"展开,阶梯式管理是其有效手段,"信任"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机制,亟需通过规范行业秩序、创新管理手段、建设诚信机制、引入合法契约来加强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振刚  尚钰  李云健  陈爱辉  
社会化商务环境中,虚拟社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进行价值共创的平台。本文从共创体验视角出发,整合权变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价值共创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虚拟社区环境对价值共创行为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访问频率的调节作用和顾客体验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环境对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顾客体验在虚拟社区环境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访问频率负向调节虚拟社区环境与顾客体验之间关系。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积极培育虚拟社区环境、关注顾客体验与感受、基于顾客参与现状作出合理决策等启示建议,旨在促进企业与顾客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对可持续的价值共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礼珊  赵强生  马康  
文章从价值共创视角出发,以旅游虚拟社区成员互动作为研究起点,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阐述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公民行为的驱动因素,即旅游虚拟社区成员的线上和线下互动是成员利益感知的前提,作为利益的获得者,成员将给予社区和社区其他成员回报视为义务和责任,继而产生公民行为。该研究在携程旅游虚拟社区中收回有效问卷305份,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理论假设得到了验证。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对于学习利益、社交利益、自尊利益、享乐利益等4种感知利益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利益总体上来说对于成员公民行为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丰富了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社区互动和成员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旅游虚拟社区成员互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强调了线上和线下互动对于线上社区成员感知利益和公民行为的重要性,社区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晓东  申光龙  
顾客参与虚拟品牌社区中价值共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时学者对其驱动因素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影响的研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影响理论假设模型。基于477份对虚拟品牌社区问卷数据的分析表明: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显著正向影响自发的价值共创,成员感则对发起的价值共创有积极影响。同时自发的价值共创对发起的价值共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自发价值共创在成员感和影响力对发起价值共创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沉浸感对发起价值共创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涂剑波  张欣瑞  陶晓波  
在非交易类虚拟社区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定性研究提出共创价值的维度,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用户资产等三个维度。根据服务主导逻辑理念和流体验理论,本文构建涉入、共创价值、流体验及行为意向之间影响关系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涉入对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和用户资产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愉悦对口碑和重复使用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愉悦在共创价值和行为意向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逸   王鹏  
数字经济时代,虚拟社区中“企业—顾客”间的品牌价值共创,对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沟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S-O-R”理论为基础,构建“互动行为—感知利益—价值共创意愿”研究模型,采用结构方程(SEM)和必要性分析(NCA)方法综合分析虚拟社区环境下触发企业与顾客品牌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求助行为、学习利益是唤起顾客参与企业品牌价值共创意愿的充分和必要因素,且各要素对于顾客参与企业品牌价值共创意愿有着一定的组合性影响,呈现出非线性、断点化、跳跃性特征。基于此,企业应构建有效回复求助体系、定期组织线上主题讨论、聚焦顾客学习利益、把握价值共创意愿唤起规律,进而实现顾客和企业的品牌价值共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楠  赵希男  杨皎平  
文章首先探索了虚拟社区竞优行为的结构,通过验证得出虚拟社区竞优行为是一个包括探究行为与优良展示行为的两维构念;然后以个人需求理论为基础,将个人需求分为自我表现需求和社交需求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虚拟社区中个人需求对竞优行为的影响、共享动机在个人需求与竞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网络人际信任对个人需求与共享动机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表明:自我表现需求正向影响社交需求和优良展示行为,社交需求对竞优行为的两个维度均有正向影响;共享动机在社交需求与竞优行为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自我表现需求与优良展示行为之间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人际信任程度越高,个人需求对共享动机的正向影响便越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爱忠  易婧莹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虚拟品牌社区成员与品牌间类社会互动对成员价值共创互动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共收集466份有效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类社会互动正向影响成员价值共创互动行为;类社会互动正向影响品牌心理所有权以及社区内部人身份感知;品牌心理所有权、社区内部人身份感知分别独立中介类社会互动对成员价值共创互动行为的影响,且两者起到共同中介作用;互动支持显著正向调节类社会互动对社区内部人身份感知的正向关系,但对类社会互动与品牌心理所有权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钰萍  靳洪  
文章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构建了以会员利益为中介变量对社区成员行为的研究模型,对网络外部性的社区会员数、社区同伴数及知觉互补性等构面进行了研究,报告了虚拟社区QQ群、新浪微博使用者,使用虚拟社区后所产生利益的现状。探讨当社区成员人数不断增加时,是否能创造社区使用者的利益,并了解利益对使用意图及实际使用的影响。文章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证实虚拟社区的网络外部性,对用户的功能利益、社交利益及享乐利益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功能利益、社交利益及享乐利益对使用意图皆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图对实际使用则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最后提出虚拟社区经营的相关政策建议,通过提供多元应用程序、社区化程序及支持工具等途径,进一步满足虚拟社区用户不同层面利益享受的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钰萍  靳洪  
文章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构建了以会员利益为中介变量对社区成员行为的研究模型,对网络外部性的社区会员数、社区同伴数及知觉互补性等构面进行了研究,报告了虚拟社区QQ群、新浪微博使用者,使用虚拟社区后所产生利益的现状。探讨当社区成员人数不断增加时,是否能创造社区使用者的利益,并了解利益对使用意图及实际使用的影响。文章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证实虚拟社区的网络外部性,对用户的功能利益、社交利益及享乐利益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功能利益、社交利益及享乐利益对使用意图皆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图对实际使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丁志慧  
兴趣型虚拟社区是消费者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手段和信息渠道,本文鉴于客户的消费行为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近度、频度、值度三个行为维度对客户进行分类,基于客户在兴趣型虚拟社区中的参与行为,通过借鉴RFM模型构造了兴趣型虚拟社区成员分类LAT模型,并以五菱车友会论坛为实例,对其社区成员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成员的行为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军杰  
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在虚拟社区分享信息及知识,但以往研究多针对年轻人及企业员工,相关结论无法很好解释退休人员的知识贡献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文章分析了环境及认知两方面的因素,将其他用户的参与行为作为环境因素,自我效能及期望收益作为认知因素,分析了它们对退休人员知识贡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退休人员的知识贡献行为,且自我效能及期望收益作为认知因素,还会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起到双向的调节作用。文章扩展了在线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发现了自我效能的负向替代效应及期望收益的正向补充效应,对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及鼓励退休人员积极老龄化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贤  邢彩霞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客行为研究成为热点。其在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成为后期知识创新、产品孵化的关键因素。但是从信任角度对虚拟社区下创客知识共享内在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经济信任、制度信任、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四个维度以及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构建了虚拟社区下信任对创客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模型。对国内十家创客空间注册会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经济信任、制度信任、认知信任对创客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信任对自我效能具有正面效应,但情感信任与创客知识共享行为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贤  邢彩霞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客行为研究成为热点。其在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成为后期知识创新、产品孵化的关键因素。但是从信任角度对虚拟社区下创客知识共享内在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经济信任、制度信任、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四个维度以及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构建了虚拟社区下信任对创客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模型。对国内十家创客空间注册会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经济信任、制度信任、认知信任对创客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信任对自我效能具有正面效应,但情感信任与创客知识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