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5)
2023(10994)
2022(8899)
2021(8074)
2020(7125)
2019(16497)
2018(16396)
2017(32018)
2016(17564)
2015(20068)
2014(20061)
2013(20060)
2012(18529)
2011(16415)
2010(16897)
2009(16018)
2008(16433)
2007(15128)
2006(13114)
2005(12046)
作者
(52139)
(43734)
(43466)
(41494)
(27878)
(20867)
(19920)
(17084)
(16127)
(15862)
(14703)
(14552)
(14123)
(13896)
(13688)
(13655)
(13404)
(13092)
(12754)
(12498)
(10992)
(10754)
(10753)
(9985)
(9894)
(9880)
(9846)
(9819)
(8981)
(8794)
学科
(82976)
(78832)
经济(78738)
(75916)
企业(75916)
管理(66423)
方法(36273)
业经(28123)
数学(27828)
数学方法(27622)
(27088)
(27047)
(20938)
财务(20911)
财务管理(20881)
企业财务(19716)
农业(19298)
技术(17627)
中国(17465)
(16513)
(15448)
理论(15314)
(14424)
(14379)
贸易(14372)
(14263)
(13943)
地方(12917)
企业经济(12406)
(12343)
机构
学院(263083)
大学(255842)
(108872)
经济(106700)
管理(105131)
理学(89834)
理学院(88980)
管理学(87761)
管理学院(87297)
研究(80783)
中国(64477)
(53239)
(51525)
(49709)
科学(49601)
(41963)
(41873)
财经(40702)
业大(39819)
农业(39614)
中心(38221)
研究所(37606)
(36716)
北京(33154)
(32804)
经济学(32443)
(30692)
师范(30331)
财经大学(29603)
经济学院(29543)
基金
项目(165929)
科学(130660)
研究(122502)
基金(119068)
(102801)
国家(101830)
科学基金(88261)
社会(76517)
社会科(72468)
社会科学(72443)
(68068)
基金项目(63454)
自然(57218)
教育(56198)
自然科(55905)
自然科学(55888)
(55199)
自然科学基金(54943)
编号(50886)
资助(48065)
成果(40101)
(38956)
(38127)
重点(37127)
(36382)
(36343)
创新(34796)
课题(34347)
科研(31803)
(31353)
期刊
(125559)
经济(125559)
研究(72647)
中国(50395)
(46929)
(45513)
管理(42221)
学报(38366)
科学(36181)
农业(31742)
大学(28797)
学学(27431)
技术(26152)
教育(24652)
(23623)
金融(23623)
业经(23592)
财经(20827)
(20024)
经济研究(19110)
(17981)
问题(16557)
技术经济(16103)
财会(14545)
商业(13930)
现代(13124)
(12905)
(12716)
世界(12357)
科技(11858)
共检索到39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怀斌  邱晓文  
本文认为,企业范式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诸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组处于均衡状态的关系集合,它反映了企业结构、流程、战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度一致性;企业范式的DNA结构是组织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关系集合,客户是企业范式关系集合中的战略性主导要素,构成企业范式的碱基之一;客户与企业的其他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的一致性关系是企业范式的柔性基因;目前企业大多存在着客户要素和柔性基因的缺失,客户化可以弥补和再造这种基因,从而使企业获得适应环境和生存发展能力的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昆玉  陈昆琼  
With the economy being globalized,3 factors,i e customer,competition and change,urge the tourist agencies to mak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in order to ensure their long term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The idea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prevailed in the western counties in 1990s Thi...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培堽  
通过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获取方式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阻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易成本。依据Williamson框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和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退出成本、争议解决费用。同时研究表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源于企业的有限理性、合作学校的机会主义、合作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校企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企业资产的专用性和气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甲佳  
以"网络联结系统"组织分散的"能力单元",开创了一个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务,为中小企业联合重组探索了一条新路子,由此也可以让我们窥视到网络社会的基本商业模式。这是一家处于经济较不发达的中部地区的纸箱用户企业。与大多数国内企业一样,这家成长型的企业,管理体系并不完备。他们的一种新开发的产品准备上市,由于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倪义芳  何鸿声  吴晓波  
本文首先探讨了IT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分析了IT的应用对企业管理范式所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最后指出,IT应用中产生的所谓“信息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在应用IT过程中没有主动地转变管理范式,避免“信息悖论’的出路即在于主动地转变企业管理范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春明  
一、经验价值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过去曾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本”之一。关于此点,似无异议。但是,70年代,托夫勒在为AT&T提供的咨询报告中,则注意到经验的危险性:“昨日的成功将是明日的毁灭。……没有比昨日的成功更危险的东西了。”①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忠辉  赵伟  
企业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并且形成了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不同范式。从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竞争优势的种类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等方面,论述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两种新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范式,并且对这两种新的研究范式同波特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建原  李清政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主要由欧洲营销学家从营销学研究视角提出的“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的观点和思想。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完全不同于管理组织学的生产者“控制”和“猎取”顾客的视角。建立客户化企业组织是为了适应“顾客主导经济的时代”,在企业内将“顾客导向”从“观念”层面深入到“制度安排”层面,使企业组织的顾客外置变为内置。客户化企业范式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者服从顾客”的经营假说,其组织基因特征是快速响应顾客需要,而其组织管理特征则是以价值让渡网络为基本业务平台,以“齿轮”式“硬连接”为主要协调方式,以“性能价值”、“价格价值”和“个性化价值”为价值创造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国雄  
文章分析了企业与市场所提供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差异,这一差异长久以来为企业理论研究所忽视。在一个基于生产状态的知识分析框架下,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生产角度上,企业契约的本质是一种知识分工安排,企业中的权威关系基于利用企业中各生产者所拥有的差异化知识中具有最高产出效率的知识而形成,而且,生产者将其高产出效率知识显性化的能力在企业知识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对与企业理论相关的委托—代理契约、企业管理分层、多样化雇佣关系等提出了不同于交易成本范式的解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愚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研究范式,企业管理理论的整合研究一直倍受困扰。因此,人们一直不断努力探索建立基础性的管理学范畴。作者发现,“企业交易”可能正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基础性的概念,它是企业活动的细胞式单位。因而,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交易分析”对企业予以整体考察。作者通过本文论证了这一创新观点和方法,并建立了一套以“价值活动网结构分析模型”为核心的交易分析实用工具。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汉祥  
实证研究范式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国外引入以来,迅速掀起了国内会计学界的实证研究热潮,并辐射到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近年来,各种学术杂志中实证类文章的比例越来越高,实证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清华   朱清  
突破式创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路径,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已有研究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形成条件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以126家“专精特新”企业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供给侧技术条件、需求侧组织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探索性地识别出四类突破式创新范式:外驱双元型、内驱吸收型、外驱攻关型和内外双驱型。另外,存在三条路径将导致“专精特新”企业非高突破式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专精特新”企业高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背后是多条件的协同作用,各条件的有效结合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突破式创新绩效。(3)“专精特新”企业应根据供应链关系与能力禀赋,致力于技术资源、组织需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匹配,选择恰当的创新范式。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的理解,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以及破解“卡脖子”难题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清华   朱清  
突破式创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路径,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已有研究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形成条件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以126家“专精特新”企业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供给侧技术条件、需求侧组织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探索性地识别出四类突破式创新范式:外驱双元型、内驱吸收型、外驱攻关型和内外双驱型。另外,存在三条路径将导致“专精特新”企业非高突破式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专精特新”企业高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背后是多条件的协同作用,各条件的有效结合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突破式创新绩效。(3)“专精特新”企业应根据供应链关系与能力禀赋,致力于技术资源、组织需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匹配,选择恰当的创新范式。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的理解,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以及破解“卡脖子”难题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