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9)
- 2023(11492)
- 2022(9428)
- 2021(8679)
- 2020(7345)
- 2019(16286)
- 2018(16316)
- 2017(30758)
- 2016(17079)
- 2015(19375)
- 2014(19593)
- 2013(19222)
- 2012(17313)
- 2011(15214)
- 2010(15768)
- 2009(15138)
- 2008(15805)
- 2007(14835)
- 2006(13265)
- 2005(12484)
- 学科
- 业(86799)
- 企(81820)
- 企业(81820)
- 管理(80189)
- 济(66712)
- 经济(66579)
- 财(31433)
- 业经(28373)
- 方法(25765)
- 农(24264)
- 务(23809)
- 财务(23769)
- 财务管理(23716)
- 企业财务(22481)
- 制(22444)
- 农业(17326)
- 技术(17127)
- 数学(17008)
- 数学方法(16856)
- 中国(16488)
- 划(16064)
- 体(16062)
- 理论(16054)
- 策(15718)
- 和(14694)
- 体制(14050)
- 经营(13421)
- 银(12882)
- 银行(12874)
- 企业经济(12731)
- 机构
- 学院(246116)
- 大学(237619)
- 管理(101063)
- 济(98803)
- 经济(96494)
- 理学(83474)
- 理学院(82711)
- 管理学(81757)
- 管理学院(81260)
- 研究(71166)
- 中国(62549)
- 财(55772)
- 京(50283)
- 江(42157)
- 财经(41329)
- 科学(39683)
- 经(37100)
- 农(37076)
- 所(35141)
- 中心(34769)
- 州(33454)
- 北京(31592)
- 业大(31344)
- 研究所(30280)
- 财经大学(30000)
- 商学(28710)
- 经济学(28601)
- 农业(28441)
- 商学院(28431)
- 范(27349)
- 基金
- 项目(145881)
- 科学(115778)
- 研究(114205)
- 基金(104140)
- 家(87208)
- 国家(86297)
- 科学基金(76856)
- 社会(71904)
- 社会科(67950)
- 社会科学(67929)
- 省(59587)
- 基金项目(54724)
- 教育(52581)
- 编号(48470)
- 自然(47909)
- 划(47110)
- 自然科(46615)
- 自然科学(46601)
- 自然科学基金(45843)
- 资助(41802)
- 成果(39799)
- 制(34195)
- 业(34103)
- 创(33875)
- 课题(33354)
- 重点(31959)
- 部(31919)
- 创新(30697)
- 性(30465)
- 发(30368)
- 期刊
- 济(126388)
- 经济(126388)
- 研究(75522)
- 中国(57067)
- 财(52182)
- 管理(46596)
- 农(36317)
- 科学(29527)
- 学报(29001)
- 教育(28040)
- 融(27784)
- 金融(27784)
- 技术(25694)
- 农业(23969)
- 大学(23837)
- 业经(23101)
- 学学(22322)
- 财经(21522)
- 经(18570)
- 经济研究(17719)
- 财会(17164)
- 业(16098)
- 问题(15373)
- 会计(15056)
- 技术经济(13990)
- 现代(13602)
- 商业(12192)
- 通讯(11767)
- 会通(11721)
- 贸(11456)
共检索到39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君 王海兵 潘春华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台风、洪涝、旱灾、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据民政部统计,2009-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别高达2523.7亿元、5339.9亿元、3096.4亿元、4185.5亿元、5808.4亿元、3373.8亿元和2700多亿元,因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持续高位运行,全国抗灾防灾形势严峻。自然灾害使我国每年的GDP损失3-6%,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常青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当前应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金融措施大多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性,尚未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可持续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本文在剖析目前金融体系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银行灾难备份、保险市场、金融产品创新、信托制度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自然灾害 长效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兰英 叶陈毅 李娜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资金严重缺乏成为制约企业恢复重建的重要原因。本文正是基于此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设置灾害补偿基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企业应采取自有资金自救与税收减免措施,发展保险市场;政府要制定法律,启动救灾保险机制;保险公司应拓展自然灾害保险业务,创新风险证券化产品;借鉴国外经验,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加强企业灾害救助工作。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补偿基金 政府 企业 保险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雄 官昌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本文通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增强危机意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完善专项预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生华 马丽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山区、牧区、林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特定的地理和气象因素影响,农业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和频发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民族聚居地区如果说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家庭具有个别性,则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的家庭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救灾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建立民族地区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助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业 自然灾害 救助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刘煌 许俊鑫 林晓刚 周永务
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众多小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刻画农户的风险规避特性,构建风险规避农户和风险中性保险公司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机制下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以及双方的险种选择。研究发现:(1)产量保险会抑制农户生产投入的努力水平,气象指数保险却能激励农户提升努力水平进而增加市场中农产品的供应量,但是气象指数保险下农户的效用并不一定优于产量保险。(2)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是影响其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农户才会选择投保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而且随着农户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其最优险种选择将由产量保险转为气象指数保险。数值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曼萍 王海兵
在阐述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存在的现实背景的基础上,剖析了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的内涵、损失类型、本质、目标等理论机理,并从我国自然灾害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控制的积极手段。
关键词:
自然灾害财务风险 机理 财务控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王丹阳
东亚地区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着国家财政、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东亚地区的地缘特征与多灾现象,使得东亚国家间灾害合作机制与跨国自然灾害基金的成立可以有效管理灾害风险,提高救灾效率和减少灾害影响。本文从自然灾害对国家财政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入手,研究了东亚地区的灾害风险特征以及对国家的影响,并借鉴国际上地区间应对巨灾风险的主要融资方案,提出了建立东亚自然灾害基金的救灾合作机制,并就其运行和赔付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林 郭宇畅 郭赞
本文针对我国灾害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从政府救灾的单一管理体制,到农业保险参与灾害管理并形成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根据农业保险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思路与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佳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风险控制 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段迎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完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然后构建了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框架,试图整合各种灾害补偿方式,发挥更大的补偿效果;最后针对当前自然灾害补偿的运行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元化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 运行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楚涵 吴松江
农业自然灾害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当前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主体协调意愿不强、各类治理主体的目标和行为失谐、灾害信息失真和治理主体间沟通不畅成为有效协同治理困难的症结。因此,化解协同治理难应围绕"协同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加强政府主导能力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升级农业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主体协同机制,为农业自然灾害协同治理提供理念、组织、信息多重保障。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治理主体 协同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司林梅 杨光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已成为决定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提出要遵循政府主导、互利互惠和教育与培训的基本原则,构建由政府、院校和企业三方参与的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煜恩 于家齐 池祥萱
为遵循十九大报告中各地区协调发展、优化资产管理、服务于实体经济等经济发展目标,本研究以Keynes(1936)提出的谨慎性动机为切入点,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产权性质为分组条件,将自然灾害的影响划分为面积、人口、经济损失因素,讨论企业面对自然灾害的现金持有量变化,以及导致现金持有量变化的动因。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面临的地域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或经济损失较多时均会降低现金持有量,而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面对较多的受灾人口或较高的经济损失又会做出提高现金持有水平的决策。民营企业对较多的受灾人口和较高的经济损失会降低现金持有水平,而社会履行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面对较高的经济损失会提高现金持有量。其现金波动可能与高管为增加企业未来的可保性而产生的损失趋避心理有关。同时我们还发现民营企业受自然灾害冲击时表现出的损失趋避效应总体上比国有企业凸显。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现金持有 社会责任 损失趋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南申 彭岳
自然灾害保险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单纯通过市场手段难以有效解决。在采取以商业保险为基础、政府财政补贴为补充的混合型保险模式时,应确保保险产品的价格以风险为依据、交易对象以值得保护为依据。在条件成熟时,应放松资本市场的管制,允许保险风险证券化,积极扩充保险赔付资金池,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险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