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7)
2023(13633)
2022(11633)
2021(10701)
2020(9154)
2019(20969)
2018(20713)
2017(40761)
2016(21966)
2015(24494)
2014(24073)
2013(24208)
2012(21994)
2011(19469)
2010(19265)
2009(18029)
2008(17934)
2007(15733)
2006(13760)
2005(12171)
作者
(62416)
(51618)
(51424)
(48782)
(33213)
(24654)
(23263)
(20288)
(19571)
(18543)
(17753)
(17397)
(16433)
(16221)
(15751)
(15738)
(15463)
(15256)
(14738)
(14691)
(12844)
(12544)
(12493)
(11813)
(11461)
(11457)
(11439)
(11427)
(10233)
(10194)
学科
(97886)
经济(97772)
(92747)
(84708)
企业(84708)
管理(79824)
方法(48155)
数学(38876)
数学方法(38550)
业经(31077)
(30707)
(29184)
(23441)
财务(23383)
财务管理(23355)
企业财务(22194)
中国(21297)
农业(20994)
技术(19570)
理论(17525)
(17460)
(17436)
地方(16860)
(16451)
(16233)
贸易(16227)
(15712)
(15530)
(15420)
环境(13754)
机构
学院(317756)
大学(314398)
管理(135691)
(131156)
经济(128637)
理学(118006)
理学院(116891)
管理学(115293)
管理学院(114727)
研究(95667)
中国(73715)
(65844)
(60773)
科学(57608)
(49739)
财经(49493)
(46437)
业大(46340)
(45756)
(45116)
中心(43518)
研究所(41981)
北京(41140)
农业(39041)
经济学(38875)
(37309)
商学(37282)
(37064)
师范(37013)
商学院(36922)
基金
项目(215621)
科学(171702)
研究(159981)
基金(158612)
(135900)
国家(134696)
科学基金(118788)
社会(102238)
社会科(97052)
社会科学(97028)
基金项目(84749)
(84437)
自然(77375)
自然科(75614)
自然科学(75597)
自然科学基金(74311)
教育(72406)
(69357)
资助(65388)
编号(65079)
成果(50855)
(47860)
(47203)
重点(46851)
(45162)
创新(43318)
课题(43163)
(42549)
国家社会(41790)
人文(41690)
期刊
(142901)
经济(142901)
研究(91366)
管理(52934)
中国(52616)
(48902)
(45640)
学报(44267)
科学(42671)
大学(34446)
学学(32760)
农业(32056)
教育(28979)
技术(28945)
(26097)
金融(26097)
业经(25797)
财经(24586)
经济研究(22132)
(20944)
问题(18626)
(18587)
技术经济(18176)
现代(15929)
理论(15478)
商业(15442)
财会(15003)
科技(14960)
实践(13958)
(13958)
共检索到45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地区腐败作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特征,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地方官员腐败和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数据后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高管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而2012年开始的反腐行动尚未对地区腐败影响高管腐败产生实质的约束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环境诱因的理论认知,同时,将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企业管理层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国华  朱俊卿  郭芮佳  邹威  
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态整改为切入点,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整改和整改及时性对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的影响,并区分缺陷认定标准严格程度与缺陷异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整改公司,整改公司的高管隐性腐败程度更低,但显性腐败程度短期内没有明显变化;整改所耗时间越长,隐性腐败程度增长越快,显性腐败的发生概率越高;仅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较为宽松以及存在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样本中,内控缺陷整改前后,高管腐败程度才有明显变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史志颖  李新功  
利用2004—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反腐败力度、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发现反腐败和环境规制的力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即在国家层面和东部地区加强反腐败与环境规制力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同时,在国家层面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现出"U"形特征,即出现了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在中西部地区却没有呈现同样的"U"形特征。建议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行环境规制政策,完善相关机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良勇  陈馥爽  饶静  
国际学术界主要基于宏观视角研究了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形成了两种相悖的理论观点:有益腐败论和有害腐败论。为了进一步探明腐败的经济后果,本文选择企业投资这一微观视角,实证研究了转型时期我国地区腐败程度对当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腐败一方面会抑制部分企业的有效投资,另一方面还会加剧部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而在整体上削弱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为理解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腐败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丰富了国际范围内的腐败经济学研究成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瑾  徐细雄  徐光伟  
政商生态环境是影响企业资源配置及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宏观制度环境与微观企业行为有机结合,从交易成本视角考察了地区腐败环境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2003-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腐败破坏了市场交易机制,导致更高的交易成本与代理冲突,进而损害企业运营效率。进一步采用十八大后高强度反腐败这一独特事件开展双重差分检验,实证结论依然成立。还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效率损失的影响强度更大;相较于政治关联民营企业,无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运营效率更容易受到腐败环境破坏。市场化改革则有利于缓解腐败环境对企业运营效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制度与文化背景,拓展了对腐败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深化了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解。总体而言,打击腐败、净化政商关系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制度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董一军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反腐败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影响及机制。我们基于中国地方高级官员被查落马的事件冲击,全面考察反腐败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及其效率的影响。基于1998-2013年的省区面板数据及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发现,高官落马产生震慑效应,进而显著地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种遏制效应主要体现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那些属于管制程度较强的领域的国有工业企业投资,非国有企业投资活动并未受到负面影响。从效率角度来看,高官落马促进了高效率的工业企业的投资活动,改善了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目前,关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研究对正式制度关注较多,对非正式制度研究较少。检验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商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以及重商文化与地区腐败在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弱地区的上市公司,受重商文化影响较强地区的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一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同时,受腐败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重商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腐败程度较低的地区更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董一军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反腐败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影响及机制。我们基于中国地方高级官员被查落马的事件冲击,全面考察反腐败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及其效率的影响。基于1998-2013年的省区面板数据及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发现,高官落马产生震慑效应,进而显著地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种遏制效应主要体现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那些属于管制程度较强的领域的国有工业企业投资,非国有企业投资活动并未受到负面影响。从效率角度来看,高官落马促进了高效率的工业企业的投资活动,改善了投资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发现对于理解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与政府廉政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提升政府组织的清廉度、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是提升投资动能和效率的有效保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颖  
东亚国家腐败环境中企业成长的悖论被称为"东亚难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在中国调查的2848家企业数据,在使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度量腐败基础上,就腐败影响企业的短期和长期成长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腐败对企业销售额增速和利润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正面影响,且存在随企业规模增大,贿赂行为获得的经济收益存在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企业贿赂存在最优规模,即随贿赂规模的上升,企业收益呈现倒U型变化过程。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临界点前企业竞相俘获官员的隐性贿赂锦标赛。除规模外,企业贿赂官员的腐败现象也存在产业和所有制的差异,即不同产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贿赂官员的收益和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要净化市场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广华  吴一平  
为了寻找治理腐败的措施,有必要分析影响中国腐败变化的原因。本文创建了一个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框架,并将其运用于中国1989-2006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分解1989-1997年与1998-2006年间腐败程度的变化,我们发现,法制建设、财政分权和预算外收入等制度性因素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腐败程度的下降;公务员相对工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杨华  孙经卫  
当前,一些企业组织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着腐败行为,个体腐败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破坏。在此大背景下,探索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组织中的个体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公平、诚信、利己/利他主义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振兴  马德水  
企业财务腐败是典型、常见的经济腐败,与政治腐败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从财务腐败界定、财务腐败危害、财务腐败成因、财务腐败防范、财务腐败惩处五个方面,对已经搜集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述和评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追阳  
本文借助十八大掀起的一系列反腐行动作为外生冲击,重点考察了反腐败对企业非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反腐败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且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掩饰动机"和"资源释放效应"可能发挥了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当前反腐败的背景下,增加环境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与改善可能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本文为反腐败的实施成效提供了微观角度的实证证据,为"反腐有利论"提供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铁骐   董斌  
利用2013至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减少腐败。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程度与腐败支出负相关,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反腐败。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加企业透明度、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减少腐败行为。第三,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腐败的抑制效应在无政治关联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区域财政透明度、市场化水平对数字化抑制腐败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