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0)
2023(10696)
2022(8644)
2021(7884)
2020(6839)
2019(15224)
2018(14967)
2017(27909)
2016(15459)
2015(17538)
2014(17730)
2013(17135)
2012(15809)
2011(13943)
2010(14504)
2009(13785)
2008(14058)
2007(12816)
2006(11422)
2005(10731)
作者
(46760)
(39175)
(39106)
(36645)
(24948)
(18435)
(17595)
(15050)
(14877)
(14176)
(13591)
(13212)
(12901)
(12633)
(12487)
(11666)
(11558)
(11459)
(11445)
(11172)
(9937)
(9814)
(9652)
(9175)
(8885)
(8842)
(8673)
(8530)
(8152)
(7913)
学科
(77363)
(72489)
企业(72489)
(64794)
经济(64664)
管理(63092)
业经(26853)
方法(25385)
(24829)
(23716)
(18919)
财务(18873)
财务管理(18856)
(18021)
企业财务(17841)
数学(17243)
农业(17080)
数学方法(16979)
技术(16774)
中国(15548)
(15402)
理论(15009)
(14260)
(13506)
(13505)
企业经济(12291)
体制(12291)
(12286)
经营(11989)
技术管理(10892)
机构
学院(231523)
大学(226153)
(91889)
管理(90195)
经济(90044)
理学(76665)
研究(76014)
理学院(75862)
管理学(74621)
管理学院(74198)
中国(59818)
(48295)
科学(47119)
(46466)
(44714)
(39575)
(37954)
财经(35871)
研究所(35658)
农业(35380)
业大(35367)
中心(33930)
(32369)
北京(29964)
(29302)
(28069)
(27731)
师范(27707)
经济学(26738)
财经大学(25920)
基金
项目(148590)
科学(117484)
研究(109349)
基金(106981)
(93809)
国家(92891)
科学基金(79889)
社会(68888)
社会科(65035)
社会科学(65019)
(60379)
基金项目(56359)
自然(51741)
自然科(50577)
自然科学(50555)
教育(49935)
自然科学基金(49713)
(49569)
编号(44039)
资助(42699)
成果(36266)
(36081)
(34409)
重点(33640)
(32411)
(31950)
课题(31322)
创新(31306)
(29741)
国家社会(28206)
期刊
(111839)
经济(111839)
研究(67346)
中国(49602)
(42872)
(40696)
管理(39305)
学报(37131)
科学(35039)
农业(29093)
大学(28413)
学学(27125)
教育(25246)
技术(22241)
业经(20830)
(20751)
金融(20751)
财经(18654)
(17493)
经济研究(16745)
(16188)
问题(14209)
技术经济(13121)
财会(12294)
(12163)
现代(11769)
世界(11518)
科技(11242)
商业(10884)
(10703)
共检索到35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纲  姚长佳  王义兴  
本文对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刚性与柔性的概念;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市场-技术-管理三个层面对刚性与柔性进行分析的思路,并依此建立了企业能力关键维度的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值的确定与分析作了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庆祝  杜纲  
本文首先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构建了企业能力系统的结构框架;然后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能力关键维度的构成;最后指出“刚性”和“柔性”二者相互作用,互为补充,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基本力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胜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动。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畅东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心,人力资源部门也愈来愈重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怎样才能建立比较完善适用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支持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江成城  
在分析现有KPI构建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物流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首先将物流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析,构建出初始绩效指标;然后运用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构建出高信度和效度的绩效指标,以其作为物流企业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文斌  
近些年来,企业的生存危机问题逐步引起重视,如何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并保持长盛不衰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综合借鉴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成果,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并提出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东  李艳杰  白若玉  
企业能否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出发点,设计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景文  李园春  刘海东  甄海虹  梁瑞文  
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经过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优化指标,建立了操作性很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对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段波  周银珍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完整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岗位级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因此,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相应地可分成三个步骤。不少学者和企业在这三个设计步骤中尚有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好,以致于他们所设计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的使用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本文对这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分别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郑锐洪  侯家麟  张妞  
地区体验价值是地区复杂顾客对于该地区在功能、情感、社会等方面的价值或效用的感知和评价。运用个人主观自省和现象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发现地区作为一种复杂产品具有主体多元性、顾客复杂性、价值多样性的特征,地区体验价值可以从经济体验、审美体验、娱乐休闲体验、历史文化体验、环境体验、形象体验等维度进行测量,由此构建基于复杂顾客的地区体验价值结构维度矩阵,初步确立地区体验价值测度的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伯安  
企业竞争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是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企业竞争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具有多方面表现特征,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必须借助于指标和指标体系。一、设计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严格从企业竞争能力的定义出发,首先要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其次要能够客观揭示影响企业竟争能力的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再次要能够全面考察企业的竞争实力与竞争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杰义  
项目驱动型企业的核心能力与非项目驱动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共性也有特性,对项目驱动型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并进行识别和测量是提出其发展策略的基础。文章对项目驱动型企业核心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辨识,确定项目驱动型企业核心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包含文化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战略执行能力四个维度。并利用基于LWD算子、LOWA算子的综合测度方法对项目驱动型企业核心能力进行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左金朝  刘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健  康旺霖  魏修华  
企业的创新过程可归结为:积累(储备)→实施(效率)→实现(效益)这样一个实用模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构建出一套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我们应用Seaty的1—9标度法和多层次分析法(AHP),对惠而浦、三星、海尔、海信和华为等五家电子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国内企业必须摆脱单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或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取价格优势这一竞争方式,而应致力于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