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9)
2023(8658)
2022(6954)
2021(6219)
2020(5329)
2019(11909)
2018(11628)
2017(22293)
2016(12010)
2015(13376)
2014(13144)
2013(13185)
2012(11934)
2011(10539)
2010(10896)
2009(10498)
2008(10897)
2007(9869)
2006(8855)
2005(8402)
作者
(35923)
(30174)
(29969)
(28029)
(19501)
(14342)
(13411)
(11673)
(11414)
(10964)
(10242)
(10155)
(9967)
(9633)
(9624)
(9181)
(9045)
(8762)
(8721)
(8578)
(7585)
(7493)
(7389)
(7131)
(6846)
(6826)
(6660)
(6602)
(6119)
(6023)
学科
(73802)
(70982)
企业(70982)
(57824)
经济(57741)
管理(55538)
业经(25687)
方法(24691)
(22360)
(19917)
(18425)
财务(18413)
财务管理(18399)
企业财务(17447)
数学(16335)
数学方法(16168)
技术(15749)
农业(15133)
理论(13875)
(13332)
(12452)
企业经济(12367)
(12237)
(12102)
中国(11863)
经营(11474)
技术管理(10539)
(10440)
决策(9277)
体制(9233)
机构
学院(184826)
大学(179328)
(79467)
经济(78090)
管理(76089)
理学(65162)
理学院(64595)
管理学(63797)
管理学院(63487)
研究(57259)
中国(46327)
(38120)
(37872)
科学(34032)
(34003)
财经(29914)
(29451)
(29326)
农业(27124)
(27103)
业大(26984)
研究所(26211)
中心(25333)
北京(23633)
经济学(23541)
商学(22876)
(22739)
商学院(22695)
财经大学(21868)
经济学院(21145)
基金
项目(115854)
科学(93215)
基金(85417)
研究(84672)
(74240)
国家(73492)
科学基金(64812)
社会(55175)
社会科(52258)
社会科学(52243)
(46820)
基金项目(44611)
自然(42436)
自然科(41515)
自然科学(41499)
自然科学基金(40870)
教育(38169)
(37926)
资助(34649)
编号(33145)
(32394)
(28285)
重点(25990)
成果(25869)
(25535)
创新(25422)
(25149)
(22977)
课题(22932)
国家社会(22742)
期刊
(94464)
经济(94464)
研究(54093)
中国(35966)
管理(35251)
(34503)
(32182)
学报(26432)
科学(26337)
农业(22254)
大学(20653)
学学(19878)
技术(18221)
业经(17394)
教育(16548)
财经(16053)
(15710)
金融(15710)
经济研究(14644)
(14547)
(14006)
技术经济(12065)
问题(11804)
财会(10791)
现代(10108)
世界(9966)
商业(9582)
(9340)
会计(9265)
经济管理(8858)
共检索到281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树厚  徐刘芬  
现代企业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两个大的流派,即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企业的能力理论。企业契约理论由于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假设处理不充分以及忽视创新、学习和知识的性质而存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存在、边界和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一、企业理论的演变:从契约理论到能力理论(一)企业契约理论及其缺陷科斯(Coase,1937)首先开启了关于企业理论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许敏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在其《契约理论》中分别讨论了代理模型、劳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企图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但其研究重蹈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提到的杜林的错误,模型完全脱离了现实中正常人的行为。如,在代理模型中,他们提出,委托人应在高产出状态下给代理人支付更少;在劳动契约中,他们企图要求,不管工人愿不愿意给资本家干活,都要给资本家带来同样的收入;在不完全契约中,他们安排不履行协议的买者仅仅失去少量订金,就可白白得到协议品及其收益。因此,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的契约理论,既不能简单用于指导中国改革实践,更不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来源之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许敏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在其《契约理论》中分别讨论了代理模型、劳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企图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但其研究重蹈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提到的杜林的错误,模型完全脱离了现实中正常人的行为。如,在代理模型中,他们提出,委托人应在高产出状态下给代理人支付更少;在劳动契约中,他们企图要求,不管工人愿不愿意给资本家干活,都要给资本家带来同样的收入;在不完全契约中,他们安排不履行协议的买者仅仅失去少量订金,就可白白得到协议品及其收益。因此,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的契约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金忠  
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因科斯本人的含混表述和自相矛盾为后来演变成为企业契约论开了方便之门。企业契约论的共同特征是,从泛化的交易概念出发,用契约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企业组织还原为一组契约,因而把企业的性质说成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科斯之后,张五常、詹森和梅克林等将企业契约论推到极端境地,企业因彻底“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本身。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应从要素集结之后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这些活动与关系,恰恰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黑匣子”里面所隐藏的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海杰  
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企业理论各有不同的理论进路。前者的预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理论目的存在严重缺陷;后者虽提供了客观认识现实的方法论指导,但其论证有待深化,结论有待扬弃。资本与劳动间非对称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的不同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二者不同的市场权力地位,是当前资本逻辑形成的原因。构建和谐企业理论的关键是要在企业的双重属性前提下超越“雇佣”的认识局限,走出“剥削”的历史阴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辉锋  
企业的契约理论围绕交易成本概念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但严重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功能,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通过研究企业内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过程,以及组织与个人的交互学习,不仅重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问题,还研究了契约理论未触及的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和企业家等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同良  郑江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习兵  王永海  徐少兵  
传统的内部控制建立在审计视角基础之上,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现有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从契约理论角度进行,侧重于交易属性,缺乏对企业生产属性的考虑,且普遍忽略了对企业能力的分析,无法解释企业内部控制异质性等现象。本文在契约和能力视角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本质、目标、功能、方式、对象、权力配置和控制环境等进行了探讨。契约和能力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价值导向的,其控制方式及控制权的动态配置机制能提高组织的自适应性和学习能力,适用范围更广。本文拓展了内部控制的内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芳  贺曲夫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起的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了商誉泡沫,导致了超额商誉,然而超额商誉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后果尚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超额商誉的形成原因,采用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当年以及未来三年的盈利能力,并且这种影响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负向影响企业市场开拓以及增加企业融资约束等中间机制来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契约理论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学领域之一,其研究主题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契约的设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契约理论又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继平  
通过梳理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相互竞争的仍在发展中的企业理论进行批评性评论,从中得到一些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上颇为有益的启示:(1)理论创新往往是出于对原有理论的不满;(2 )理论间的关系常常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3)不同的理论往往是出于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同一问题的,我们很难说哪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哪一个理论是错误的;(4)形式上完美的理论常常是以思想的退化为代价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叶焕庭  
对企业理论研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从经济学角度 ,另一种方法是从管理学角度 ,缺乏将二者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 ,基于知识概念 ,将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和融合 ,建立了3×3企业能力体系矩阵 ,深刻全面地解释了企业核心能力是由治理、管理和技术等三种基础性能力有机结合而成的企业本质 ,并提出中国加入WTO后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劲   李根祎  
后熊彼特时代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创新主体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本文基于对企业交易属性的现代契约理论之局限和企业理论主体演变之趋势的综述分析,结合后熊彼特时代特征,聚焦企业员工的生产属性,探索企业员工契约理论。企业员工契约理论主张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是知识生产能力,企业的目标由交易成本最小化转为价值最大化,且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基于对企业员工契约理论内涵的阐述,进一步分析该理论的深化应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推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宏军  
西方经济学家从契约的角度对企业边界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经典理论学说。其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理论是技术决定论、交易成本决定论、产权决定论、监督成本决定论、激励成本决定论。这些理论洞悉了技术、交易成本、产权等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但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很难解释当前企业界发生的并购、合作、外购、业务交换等现象。未来企业的边界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特征,企业边界决定理论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