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5)
2023(13601)
2022(11658)
2021(10991)
2020(9482)
2019(21684)
2018(21519)
2017(41948)
2016(22876)
2015(25654)
2014(25475)
2013(25507)
2012(23113)
2011(20185)
2010(20387)
2009(19073)
2008(19676)
2007(17230)
2006(15282)
2005(13920)
作者
(65147)
(53813)
(53556)
(50901)
(34618)
(25700)
(24306)
(21006)
(20453)
(19588)
(18516)
(18078)
(17203)
(16954)
(16532)
(16245)
(16201)
(15926)
(15390)
(15334)
(13549)
(13249)
(13044)
(12447)
(12190)
(12049)
(11955)
(11852)
(10658)
(10601)
学科
(96844)
(94177)
经济(94052)
(89044)
企业(89044)
管理(84561)
方法(43784)
(34968)
数学(34219)
数学方法(33832)
业经(31092)
(29323)
(27211)
财务(27146)
财务管理(27111)
企业财务(25643)
中国(21390)
农业(20786)
(20574)
技术(19511)
理论(18104)
(17689)
(16738)
(16521)
地方(16257)
(16146)
(15961)
贸易(15954)
(15481)
(15075)
机构
学院(327998)
大学(323009)
管理(137832)
(130426)
经济(127593)
理学(118305)
理学院(117176)
管理学(115517)
管理学院(114934)
研究(99420)
中国(79619)
(68897)
(66336)
科学(60434)
财经(51746)
(51113)
(50113)
(49427)
(46793)
业大(46773)
中心(45794)
研究所(44310)
北京(43671)
(40080)
农业(39815)
(38799)
师范(38500)
财经大学(38069)
商学(37970)
商学院(37607)
基金
项目(213316)
科学(168756)
研究(159143)
基金(155146)
(132778)
国家(131547)
科学基金(115561)
社会(99411)
社会科(94190)
社会科学(94164)
(84134)
基金项目(83081)
自然(75805)
自然科(74091)
自然科学(74076)
自然科学基金(72808)
教育(71852)
(68862)
编号(66069)
资助(63926)
成果(52776)
(46683)
(46488)
重点(46373)
(44431)
课题(43880)
创新(42599)
(42420)
项目编号(41767)
科研(40550)
期刊
(149585)
经济(149585)
研究(97399)
中国(59639)
(58822)
管理(54516)
(47621)
学报(45553)
科学(43304)
大学(35171)
学学(33293)
农业(33092)
教育(31450)
(29887)
金融(29887)
技术(29360)
业经(26815)
财经(25841)
经济研究(22111)
(21944)
会计(20800)
财会(20086)
问题(19403)
(18797)
技术经济(18197)
理论(16464)
现代(16451)
图书(15161)
科技(15101)
商业(15049)
共检索到488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迎峰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指出了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缺乏明确的规范,特别是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方面,当前准则给企业留下了很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对于一次授权分次行权的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分摊规定不明确,企业存在费用分摊不合理的情况等。针对这些情况,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推广股份支付在我国的应用,达到激励的目的,需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股份支付实施过程中特殊事件和特殊时点的监督,规范和引导股份支付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黎松  
IPO企业将股权激励视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薪酬体系中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模式,从而强化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人才优势,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ZWNG公司为案例,分析其在IPO过程中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IPO企业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魏朱宝  魏皓然  姜子悦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激励作为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选择,随着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不断丰富,相关股权激励的管理办法也在不断完善,为了规范其会计处理,在2006年后会计准则通过准则解释的形式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正。其中在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以下称准则解释)对涉及企业集团内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做了补充规定,本文就此解释结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攀  
为了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先后制定、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及“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5个”对“股份支付”进行明确规定。文章就企业股份支付的主要内容、核算特点和审计方法展开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晓晨  陈永丽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首次对企业集团内部发生股份支付的会计核算作了规范,它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涉及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这两种模式的补充和修订。本文主要探讨集团内不同企业间股份支付的会计核算,若集团股份支付中结算企业与接受服务企业是同一企业并授予职工的是本企业权益工具,它与集团内其他企业无任何直接和间接关系,处理原则与普通股份支付无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傅芳芳  李正卫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准则)已在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实施。财政部于2010年7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财会[2010]15号)对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主要对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以下简称集团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作了原则性规范,但没有对实际应用作出详尽的规定。本文主要探讨集团股份支付的具体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健  
为适应股权激励机制的需要,财政部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由于财政部尚未出台股份支付相关会计准则的具体会计处理办法,给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文艳  
本文通过分析股份支付会计准则规定与修订的进展,对比股份支付的不同结算方式,研究归纳了我国会计支付准则在确认、计量、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确认方法更新、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股份支付效果披露等理论给出修订对策,提出具体可行的操作建议,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企业的日常正常运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丹蕾  
文章针对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现行规定,研究等待行权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的确认、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估计、预期能否达到规定业绩条件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计量属性、估计方式和确认前提等视角提出改进建议,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直观说明这种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亦文  李涛江  
本文分析了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这些差异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与账务处理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亦文  李涛江  
本文分析了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这些差异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与账务处理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郝博  韩芳芳  李文贵  
本文基于对注册制下截至2021年6月30日498家注册生效企业的统计分析发现,拟上市企业员工持股平台内部份额变动情形较为普遍,且存在会计处理标准不统一、矫枉过正“一刀切”等问题,削弱了拟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针对前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现有的股份支付确认的两种不同观点:“服务论”与“成本论”。本文认为股份支付“成本论”更符合股份支付会计核算的本义,更加准确、全面,并能反映业务的经济实质,其与注册制下以高质量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导向相结合,能有效反映拟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规定,股份支付分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且两种结算方式在授予日除非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均不需记账。一、股份支付方式及会计处理(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授予后不能立即可行权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风奇  
本文对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作了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红军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明确规范,但却未明确提及股份支付条件未满足时的会计处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股份支付条件未满足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各异。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做法,拟探讨股份支付条件未满足时企业应采用的会计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