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1)
2023(15854)
2022(12772)
2021(11413)
2020(9433)
2019(21073)
2018(20964)
2017(39581)
2016(21297)
2015(23747)
2014(23983)
2013(23568)
2012(21907)
2011(19790)
2010(20522)
2009(19334)
2008(19212)
2007(17650)
2006(16295)
2005(15476)
作者
(62598)
(52210)
(51978)
(49224)
(33566)
(24550)
(23516)
(20137)
(19902)
(18857)
(17912)
(17289)
(17137)
(17010)
(16376)
(15876)
(15535)
(15241)
(14910)
(14736)
(13448)
(13035)
(12814)
(12148)
(11693)
(11666)
(11665)
(11585)
(10481)
(10466)
学科
(114152)
经济(114022)
(83846)
(75733)
企业(75733)
管理(73782)
方法(34995)
业经(34394)
中国(31857)
(30341)
地方(28442)
(28333)
数学(25815)
数学方法(25612)
农业(21790)
(21598)
(19568)
技术(19543)
财务(19524)
财务管理(19501)
(18894)
企业财务(18460)
理论(18342)
(17930)
(17890)
(17850)
(16737)
贸易(16721)
(16675)
金融(16668)
机构
学院(314372)
大学(308256)
(140764)
经济(138044)
管理(118199)
研究(112637)
理学(98925)
理学院(97866)
管理学(96458)
管理学院(95864)
中国(88637)
(66782)
(65423)
科学(64150)
(57464)
(52111)
(51591)
研究所(51096)
财经(50111)
中心(49880)
(45123)
经济学(43116)
北京(42884)
业大(41791)
(40733)
(40496)
(40388)
农业(40300)
师范(39969)
经济学院(38387)
基金
项目(192301)
科学(152412)
研究(145828)
基金(137844)
(118498)
国家(117357)
科学基金(101362)
社会(94802)
社会科(89828)
社会科学(89806)
(77450)
基金项目(71435)
教育(65566)
(62772)
自然(61353)
自然科(59957)
自然科学(59941)
自然科学基金(58921)
编号(58904)
资助(55305)
成果(48549)
(47469)
重点(43438)
(42567)
课题(42215)
(41576)
(40254)
国家社会(39485)
发展(39280)
创新(39009)
期刊
(178123)
经济(178123)
研究(102748)
中国(72709)
(53990)
管理(53009)
(50388)
学报(43516)
科学(42606)
教育(35973)
大学(34137)
农业(34055)
(33846)
金融(33846)
学学(32078)
技术(31417)
业经(29709)
经济研究(28711)
财经(26521)
(23179)
问题(22624)
(20073)
技术经济(18958)
(18189)
世界(17760)
国际(16603)
现代(16134)
商业(15903)
经济管理(15348)
经济问题(14312)
共检索到514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当前,虽然中日韩之间还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但三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尤其是三国企业之间近年出现了企业联盟的趋势,实际上推动了这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联盟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相关企业参与更高层次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中日韩企业联盟会给相关企业带来持久发展的利益,但同时本地区也存在许多妨碍企业联盟的因素。中日韩走向有制度安排的经济一体化,应以企业联盟为突破口,以跨国企业联盟带动跨国产业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牛岛俊一郎  阿部一知  
上世纪90年代,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贸易整体增长。同时,三国间区内进出口贸易也有提高。但是,单纯的进出口份额并未考虑对方国家的进口总量。即使一个国家的出口份额相对于对方来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福伟  
东北亚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国之间具有较强经济互补性和良好合作前景。鉴于政治因素影响,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分析中日韩贸易与物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三国开展物流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按地理概念划分,东北亚除中、日、韩三国外,还应包括蒙古、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但从经济活力和市场联系的角度分析,中日韩则构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的核心,是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普罗巴那丹·孙德拉姆  
后经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各个区域都将产生影响,亚洲要参与全球金融改革,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银行业信誉。东盟与中日韩(10+3)金融一体化,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合作、经济复苏和经济一体化,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东盟与中日韩经济复苏目前面临着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对金融改革作出承诺,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二是把重点放在金融监管方面,特别是在企业法人治理方面要进行调整;三是成立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机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达志  
东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获得了统一,由此而展示了自己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东盟不仅理性地面对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和主客观新问题,而且正确地选择了自己的应对战略与策略。与此同时,东盟对东亚的合作基础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并顺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与趋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东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内容上从自由贸易区向经济共同体扩展,范围上从东南亚向东亚乃至更大地区扩展。维持东盟在这两个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东盟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不过由于国家与市场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东盟经济一体化在近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针对目前我国比较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提出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物流业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应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的核心是物品的双向流动,以达到供求的相对平衡,保障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成本过高;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培育物流运作主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德民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呈现了多种机制和路径并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缺乏可以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力量和机制。这就为该地区次等力量、次等双边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凸显了它们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必将激起区域内各种双边关系的调整,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东盟与东北亚 3国的进一步联合,从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中韩政治关系良好,经贸相互依赖关系加强,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上有共同利益,建立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基本成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权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卫玉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常玉  姜继娇  周炯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现有的全球化发展理论和中国西部民营企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外公司(摩托罗拉)的分析,提出了适于中国西部民营企业的组织发展新模式。这是一种对管理思想、理念的变革——企业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型定位。论文还考察了我国西部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终指出: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组织学习体系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安筱鹏  
政府、市场和跨区经营的企业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在空间进行配置的制度安排 ,跨区经营企业的内部分工就是一种区域分工。企业具有不断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空间扩张降低了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 ,推动区域要素市场、商品市场与服务市场体系的建立 ,加强了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当前中国企业空间扩张步伐加快 ,但企业空间扩张面临着区域市场体系不完善、跨区交易成本较高及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和制约 ,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界定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等四个方向进行企业空间扩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惠然,余春祥  
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云南省科委许惠然,余春祥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现有职工98人,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6人,中级职称的有24人。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于1990年从省农科院分离出来,进入中国烟草总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