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26)
- 2023(22039)
- 2022(18706)
- 2021(17196)
- 2020(14470)
- 2019(32996)
- 2018(32535)
- 2017(62135)
- 2016(33813)
- 2015(37746)
- 2014(37415)
- 2013(37032)
- 2012(34304)
- 2011(30996)
- 2010(31125)
- 2009(28793)
- 2008(28262)
- 2007(25082)
- 2006(22418)
- 2005(20063)
- 学科
- 济(153557)
- 经济(153393)
- 业(109581)
- 管理(103840)
- 企(94920)
- 企业(94920)
- 方法(62062)
- 数学(51266)
- 数学方法(50652)
- 农(41644)
- 业经(39146)
- 中国(39097)
- 财(38394)
- 地方(34144)
- 学(31193)
- 农业(29009)
- 制(27025)
- 务(26166)
- 财务(26086)
- 财务管理(26044)
- 贸(25455)
- 贸易(25437)
- 企业财务(24712)
- 易(24612)
- 技术(24245)
- 理论(24139)
- 和(23811)
- 环境(22203)
- 划(21269)
- 银(20816)
- 机构
- 学院(485268)
- 大学(482977)
- 济(200554)
- 经济(196524)
- 管理(188768)
- 研究(168379)
- 理学(162016)
- 理学院(160188)
- 管理学(157329)
- 管理学院(156457)
- 中国(127151)
- 科学(105371)
- 京(105044)
- 财(89930)
- 农(88518)
- 所(86275)
- 研究所(78422)
- 业大(76248)
- 中心(76009)
- 江(73814)
- 财经(71681)
- 农业(69343)
- 北京(66552)
- 经(65214)
- 范(62164)
- 师范(61443)
- 院(60994)
- 经济学(60221)
- 州(58910)
- 经济学院(54044)
- 基金
- 项目(326727)
- 科学(255893)
- 基金(236210)
- 研究(233124)
- 家(208449)
- 国家(206629)
- 科学基金(176648)
- 社会(147628)
- 社会科(139887)
- 社会科学(139850)
- 省(128270)
- 基金项目(124989)
- 自然(116516)
- 自然科(113826)
- 自然科学(113791)
- 自然科学基金(111765)
- 划(108245)
- 教育(106602)
- 资助(97621)
- 编号(93581)
- 成果(74645)
- 重点(73656)
- 发(72430)
- 部(70775)
- 创(68657)
- 课题(65039)
- 创新(63813)
- 科研(62620)
- 国家社会(60825)
- 计划(60097)
- 期刊
- 济(229301)
- 经济(229301)
- 研究(142957)
- 中国(96844)
- 学报(81445)
- 农(80462)
- 管理(74145)
- 科学(73902)
- 财(70756)
- 大学(61336)
- 学学(58223)
- 农业(54891)
- 教育(49851)
- 技术(44023)
- 融(43405)
- 金融(43405)
- 业经(37884)
- 经济研究(36267)
- 财经(35892)
- 经(31042)
- 业(30454)
- 问题(29822)
- 技术经济(25804)
- 科技(23523)
- 版(23230)
- 现代(22540)
- 统计(22442)
- 图书(22432)
- 商业(22057)
- 贸(21974)
共检索到73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阳涛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本文运用有序概率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企业职工延长退休年龄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个体和岗位因素对企业职工的延退意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家庭和单位因素的作用显著为负。具体到各观测变量上,学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的职工,其延退意愿越强烈;年龄越大、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周均工作时间越长,延退意愿越弱;担任职务、福利保险项数、工作满意度与职工是否愿意延退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职工的延退意愿在性别、婚姻状况、有无需负担的下一代、所在行业和企业类型上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延退意愿 企业职工 影响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义南
当前我国劳动力逐渐短缺,职工退休年龄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使用2011年在广东省21个地市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影响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工资、工龄对职工退休年龄的影响显著为正。养老金对男职工退休年龄的影响显著为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年龄更晚。教育年限对女职工的影响显著为正。已婚、配偶在职的女职工退休更早,而当其配偶退休时,女职工会选择更晚退休。职务高的职工退休更晚,而低职务职工的退休年龄更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倩倩 陈鹏军
针对中国现行男女差龄退休制度,本文以2014年"退休年龄问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青海、西藏、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除外)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3 88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家庭、工作和其他四个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同龄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对男女同龄退休意愿有显著影响,女性比男性反对同龄退休的比率更高,并且持反对态度的几率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婚姻状况、家庭负担、月收入水平、岗位性质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与职工同龄退休意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延迟退休意愿及其相关因素对同龄退休亦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为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和保护女性劳动就业权益,维护性别平等和女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丽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由此产生的各种变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3个部门的多区域OLG-CGE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政策影响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延长退休年龄使GDP指数相较于基准情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短期内增加了消费比例,长期消费水平将与基准情景持平;长期来看,延长退休年龄将使得京津冀地区工资率有所增加,福利水平逐步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鹏军 张寒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我国职工的延迟退休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女性职工、有配偶职工、企事业单位职工、体力劳动者及非领导岗位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抵触态度较为强烈,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家庭需要抚养的人口数越少、收入水平越高,以及感受工作强度与压力越小、对工作或岗位越喜欢、对工作环境与工作待遇越满意的职工就越能接受延迟退休政策。据此建议: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应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降低职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透明性;在启动延迟退休改革时,应兼顾各方诉求,采用渐进的、灵活的、能够体现职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权的退休制度设计。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个体特性 工作特性 调查研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丁一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高技能人才存在年龄结构偏高、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供不应求等问题。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为视角,利用灰色系统、队列分析等原理,结合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小步渐进方式提高高技能人才的退休年龄,有利于开发高技能老年人才资源,缓解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且不致对整体就业市场造成大的适度压力。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老年人才 退休年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大松 仙蜜花
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给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威胁,延长退休年龄是缓解基金支付压力的可行措施之一。构建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金收支平衡模型,设计11种退休年龄方案并测算不同方案对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测算结果发现:延长退休年龄能够延迟养老金出现缺口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金的偿付能力。提出延长男女退休年龄至65岁,重视弹性退休并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宋 席恒
本文基于中国10个省(市、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在岗职工退休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性别、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工作收入、福利、压力等是影响在岗职工退休意愿的主要因素。从人群特征看,不满意工作福利的中青年男性职工倾向按时退休;健康状况较差、不满意工作收入的职工倾向提前退休;受教育水平为初中以下的职工倾向延迟退休。工作压力越大,既激励一部分劳动者提前退休,又激励一部分劳动者延迟退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易先进 白江莉
关于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的政策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再加上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及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从而在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具体操作中引发劳动争议。本文通过两则案例,分析了企业或仲裁机构在处理这些劳动争议时的法律问题,并为缓解劳资矛盾和避免退休纠纷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策法规 劳动争议 女职工退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楠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若养老保险制度维持于现在的替代率水平,不但导致企业和职工的缴费率提高,社会的赡养负担加重,而且造成政府公共财政不堪重负。本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延长退休年龄是解决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困难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合理的制度设计方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琴 彭浩然
本文基于2011年CHARLS数据,利用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45岁~60岁劳动者个人特征、配偶特征以及家庭特征对他们延迟退休意愿和无休止劳动意愿的影响。本文发现,女性、具有高级职称和农业户口的劳动者更愿意延迟退休,在企业工作、具有农业户口和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倾向于无休止劳动。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男性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妻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趋势。女性的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并不受丈夫的影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无休止劳动的预期均下降。针对以上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茶香 罗良清
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养老金空账运行问题,延迟退休年龄是专家学者提出的众多举措之一;人社部制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延五用十)政策使得延迟退休年龄已成定局,社会上对此质疑声一片,认为此举会使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受损。文章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人社部制定的该政策不但不会使男女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受损,反而能一定程度上增进其养老金权益。
关键词:
延迟退休年龄 养老金财富 积累值 贴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焦嫚 黄健元 王欢
基于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使用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模型,比较研究现行退休年龄、男女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下男性、女工人和女干部三类人群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退休方案下,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收不抵支,女干部的国民转移账户收大于支;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均使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由赤字转变为盈余;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推迟居民起始工作年龄,进而削弱延迟退休年龄对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的改善效果。综合考虑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及青年一代起始工作年龄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琴 郭艳 李美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预期寿命延长,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预期养老金支付严重不足的挑战。本文基于总量视角建立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利用中国人口预测数据,分别测算基于实施"延长退休年龄"和"增加缴费基数"两种不同的改革策略未来30年中国基础养老金的收支余额,并评估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推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基金支付压力作用明显,但存在增加就业压力等负外部性。"增加缴费人数"亦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困境,且不存在负外部性,但推行时间缓慢,或将产生新的公共财政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