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8)
2023(12985)
2022(11068)
2021(10339)
2020(8838)
2019(20137)
2018(20123)
2017(39281)
2016(21166)
2015(23773)
2014(23483)
2013(23519)
2012(21310)
2011(18759)
2010(18613)
2009(17376)
2008(17298)
2007(15176)
2006(13450)
2005(12041)
作者
(60696)
(50233)
(49952)
(47333)
(32181)
(23891)
(22738)
(19601)
(19079)
(18089)
(17215)
(16887)
(16131)
(15794)
(15245)
(15224)
(15036)
(14903)
(14339)
(14235)
(12484)
(12250)
(11996)
(11511)
(11266)
(11210)
(11109)
(11087)
(9941)
(9904)
学科
(91376)
(90759)
经济(90651)
(84318)
企业(84318)
管理(79330)
方法(42036)
数学(32641)
数学方法(32310)
业经(31271)
(29798)
(27823)
(23454)
财务(23392)
财务管理(23370)
企业财务(22194)
中国(20143)
农业(20005)
技术(19479)
理论(17865)
(17543)
(17114)
(16027)
(15614)
地方(15597)
(15437)
(14646)
贸易(14640)
(14201)
(13222)
机构
学院(305734)
大学(302574)
管理(131389)
(122459)
经济(119974)
理学(113304)
理学院(112221)
管理学(110691)
管理学院(110132)
研究(92920)
中国(71539)
(64434)
(57079)
科学(56836)
(47836)
财经(46046)
(45648)
(44706)
业大(44634)
中心(42563)
(41853)
研究所(41232)
北京(40380)
农业(37514)
(36663)
(36586)
师范(36379)
商学(35361)
经济学(35088)
商学院(35007)
基金
项目(205940)
科学(163565)
研究(153686)
基金(150480)
(129093)
国家(127922)
科学基金(112578)
社会(96711)
社会科(91659)
社会科学(91635)
(81115)
基金项目(80721)
自然(73546)
自然科(71879)
自然科学(71864)
自然科学基金(70638)
教育(68973)
(66419)
编号(63820)
资助(61435)
成果(50429)
(45172)
(44910)
重点(44603)
(43236)
课题(41898)
创新(41373)
(41299)
项目编号(40492)
国家社会(39172)
期刊
(136939)
经济(136939)
研究(87651)
中国(53129)
管理(51656)
(46993)
(44133)
学报(43284)
科学(41084)
大学(32980)
农业(31112)
学学(30980)
教育(29111)
技术(28255)
业经(24977)
(23863)
金融(23863)
财经(22479)
经济研究(20785)
(19174)
(18202)
图书(18085)
问题(17540)
技术经济(17378)
理论(15886)
现代(15644)
财会(15348)
科技(14813)
实践(14519)
(14519)
共检索到44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昌权  卢轶遐  
信息不对称 ,一是指获取信息的量与质不对称 ,二是指对信息的评估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前者是因决策层和职工对信息理解的不一致 ;后者是因利益的差异 ,价值观的差异和素质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着企业资源配置引致的工资调整。因此 ,必须通过建立改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 ,缩小双方信任差距的制度框架加以解决。具体的解决办法是 :( 1)职工代表参加决策机构 (如董事会 ) ,成为正式成员 ,拥有和其他决策层人员完全相同的信息 ;( 2 )建立所有者、决策者和职工三者利益共同体 ,使三者在同一利益平台上对信息作出评估 ;( 3)改善组织结构 ,使其适合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及管理层与职工的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晶  陈园园  刘绍权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工资联动机制尚不健全,推动工资合理上涨的诸多因素缺位,因此,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受到极大钳制。本文分析了影响工资决定和增长的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设计了包含三个要素在内、更加符合国情和贴近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模型,为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均衡化和常态化提供制度设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文静  
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基于RIF-OLS回归的分解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所有制与区域双重分割框架下分析了两时期中国所有制分割效应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异决定中的所有制分割效应存在,且与区域分割有叠加作用。从2002年到2013年,所有制分割的贡献率下降,且直至2013年,工资分布中位数上的所有制分割扩大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异的作用仍然显著。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职业类型、合同类型在工资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文静  
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基于RIF-OLS回归的分解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所有制与区域双重分割框架下分析了两时期中国所有制分割效应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异决定中的所有制分割效应存在,且与区域分割有叠加作用。从2002年到2013年,所有制分割的贡献率下降,且直至2013年,工资分布中位数上的所有制分割扩大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异的作用仍然显著。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职业类型、合同类型在工资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鹏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敏  
文章将劳动力发展权引入劳动力产权结构,劳动力产权的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值的动态过程,其价值实现形式职工工资结构归结为合同工资+发展工资,合同工资由市场决定,发展工资由企业内部决定;发展工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向合同工资转化。无论外部劳动力市场还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均可以建立职工工资长期增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中和  贾东岚  苏鹏  
本文通过分位回归方法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工资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三类群体工资差异及工资构成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工资满意度进行分析,讨论了工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王跃飞  杨华  祖斌  邢伟  顾严  
前不久,为全面了解当前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们赴广东省深圳市,就企业工资分配领域的改革实践进行调研,对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的思路和对策,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建议。一、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总体进展和深圳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步骤、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系统地评估了外向型FDI对企业职工收入的微观影响。首先通过典型化事实分析发现,自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但与此同时,企业内工资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08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外向型FDI显著地提高了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外向型FDI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这意味着与非技能工人相比,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后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本文的结论表明,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职工培训体系以防止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持续过度拉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旋  肖黎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企业出口对职工工资的影响,OLS回归结果表明存在3.9%的出口"工资溢价";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效应逐渐下降,且更多地体现在低出口密集度企业;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结果显示平均处理效应约为2.5%,这表明中国企业确实存在明显的出口"工资溢价"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正飞  王雄元  张鹏  
对职工个人层面的研究表明,股权性质显著影响职工平均工资,但已有文献对于企业层面上股权性质如何影响职工平均工资尚缺乏深入探讨。以1999—2009年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本文深入考察了国有股权性质对职工平均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样本期间国有企业支付了更高的职工工资,而且这一结论在控制了行政垄断、企业规模和职工教育背景等因素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控制级别和职工工资类别后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显著更高。其中,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显著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而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又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非国有企业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一线职工收入课题组  王利中  康桂珍  淡卫军  袁朝辉  
企业一线职工是劳动者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工资收入现状体现了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的实现水平。本研究通过对企业及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的问卷调查,反映了近3年来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的整体状况,所有制、地区、行业差异,工资增长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影响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企业一线职工收入状况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振恭   陈育琳  
随着厦门特区建设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外商来厦投资办厂逐年巨增。至1991年10月底为止,已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153家,总投资33.4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24.8亿美元。10年来,已开业投产的有684家。其中:独资332家,合资273家,合作79家,外资银行8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许家云  
出口企业的职工工资直接关系到出口市场的就业稳定性,那么这其中,人民币汇率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但是上述积极的"工资拉动"效应在长期不可持续,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2)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工资差距显著扩大,即人民币升值对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作用大于非技能劳动力。(3)人民币升值未能显著提升出口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不但可以提高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由于后者的作用可以部分抵消前者的效应,最终使得人民币升值对职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凌  李宏彬  熊艳艳  周黎安  
本文使用在浙江省收集的企业一职工配对数据研究了国际学术界困惑已久的企业规模对工资的溢价谜题。我们发现,当控制了企业所处的地区、行业和职工的人力资本后,企业的技术效率可以完全解释企业规模对职工工资的正向作用。大企业提供高工资,主要是由于它们拥有高素质的职工和较高的技术效率。与国际上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同类文献相比,本文所使用数据的独特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与职工的配对,便于控制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特征;二是在制造业方面,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更接近于一个竞争性市场,因而更容易识别企业规模对工资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