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9)
2023(7565)
2022(6065)
2021(5329)
2020(4685)
2019(10366)
2018(10154)
2017(19414)
2016(10639)
2015(11652)
2014(11392)
2013(11521)
2012(10540)
2011(9125)
2010(9302)
2009(8953)
2008(9273)
2007(8516)
2006(7569)
2005(7182)
作者
(33253)
(27845)
(27641)
(25782)
(17931)
(13365)
(12361)
(10871)
(10552)
(10116)
(9591)
(9332)
(9283)
(9011)
(8957)
(8481)
(8427)
(8294)
(8182)
(7901)
(7303)
(6948)
(6743)
(6549)
(6413)
(6382)
(6187)
(6119)
(5731)
(5617)
学科
(70062)
(67429)
企业(67429)
管理(50477)
(49634)
经济(49562)
业经(24126)
方法(21358)
(20689)
(18618)
(17536)
财务(17532)
财务管理(17517)
企业财务(16578)
技术(14796)
农业(14444)
数学(13964)
数学方法(13874)
(12323)
企业经济(11867)
(11578)
(11134)
经营(10953)
(10840)
理论(10256)
技术管理(10056)
中国(9829)
(9539)
决策(8754)
体制(8596)
机构
学院(161156)
大学(154532)
(68143)
经济(67013)
管理(65614)
理学(55971)
理学院(55485)
管理学(54824)
管理学院(54555)
研究(52043)
中国(41799)
(36131)
(32865)
科学(32761)
(32271)
农业(29034)
(27909)
业大(27020)
(26546)
财经(25291)
研究所(25143)
(22974)
中心(22923)
北京(20363)
(20186)
商学(19885)
经济学(19739)
商学院(19726)
(18984)
(18773)
基金
项目(103616)
科学(82098)
基金(75860)
研究(72039)
(67797)
国家(67129)
科学基金(58142)
社会(46261)
社会科(43843)
社会科学(43828)
(42644)
基金项目(39952)
自然(39739)
自然科(38886)
自然科学(38871)
自然科学基金(38285)
(34642)
(31887)
教育(31425)
资助(31076)
编号(27252)
(25603)
重点(23467)
创新(22958)
(22821)
(22143)
成果(20408)
计划(20266)
科研(20234)
(19823)
期刊
(81529)
经济(81529)
研究(44634)
(34212)
中国(32047)
管理(31052)
(29845)
学报(27261)
科学(25499)
农业(23608)
大学(20245)
学学(19731)
(15797)
业经(15788)
技术(15573)
(13678)
金融(13678)
财经(13370)
经济研究(12495)
(11672)
技术经济(10843)
问题(10091)
教育(10000)
财会(9927)
现代(9065)
世界(9036)
会计(8335)
科技(8254)
商业(8249)
经济管理(7969)
共检索到24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仲济垠  
影响企业职工工资差别的因素很多,职务、学历、年龄和性别是四个在个人层次上比较重要的变量。不同因素形成的工资差别不同,一方面反映各个因素与职工生产率的联系,另一方面标志社会在收入分配上的偏好结构。本文根据劳动人事出版社《中国劳动工资统计年鉴1989》第344——347页上有关资料,对我国1988年和1978两个年度企业职工工资分配上的因素进行实证描述和比较,就有关不同职务和学历人员之间的工资差别略作探讨。这里所要分析的是不同职务的各类人员之间全部工资的差别,而不是指各类人员之间的“职务工资”差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昌权  卢轶遐  
信息不对称 ,一是指获取信息的量与质不对称 ,二是指对信息的评估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前者是因决策层和职工对信息理解的不一致 ;后者是因利益的差异 ,价值观的差异和素质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着企业资源配置引致的工资调整。因此 ,必须通过建立改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 ,缩小双方信任差距的制度框架加以解决。具体的解决办法是 :( 1)职工代表参加决策机构 (如董事会 ) ,成为正式成员 ,拥有和其他决策层人员完全相同的信息 ;( 2 )建立所有者、决策者和职工三者利益共同体 ,使三者在同一利益平台上对信息作出评估 ;( 3)改善组织结构 ,使其适合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及管理层与职工的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晶  陈园园  刘绍权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工资联动机制尚不健全,推动工资合理上涨的诸多因素缺位,因此,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受到极大钳制。本文分析了影响工资决定和增长的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设计了包含三个要素在内、更加符合国情和贴近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模型,为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均衡化和常态化提供制度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王跃飞  杨华  祖斌  邢伟  顾严  
前不久,为全面了解当前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们赴广东省深圳市,就企业工资分配领域的改革实践进行调研,对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的思路和对策,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建议。一、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总体进展和深圳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步骤、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鹏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文静  
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基于RIF-OLS回归的分解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所有制与区域双重分割框架下分析了两时期中国所有制分割效应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异决定中的所有制分割效应存在,且与区域分割有叠加作用。从2002年到2013年,所有制分割的贡献率下降,且直至2013年,工资分布中位数上的所有制分割扩大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异的作用仍然显著。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职业类型、合同类型在工资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文静  
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基于RIF-OLS回归的分解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所有制与区域双重分割框架下分析了两时期中国所有制分割效应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差异决定中的所有制分割效应存在,且与区域分割有叠加作用。从2002年到2013年,所有制分割的贡献率下降,且直至2013年,工资分布中位数上的所有制分割扩大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差异的作用仍然显著。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职业类型、合同类型在工资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敏  
文章将劳动力发展权引入劳动力产权结构,劳动力产权的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值的动态过程,其价值实现形式职工工资结构归结为合同工资+发展工资,合同工资由市场决定,发展工资由企业内部决定;发展工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向合同工资转化。无论外部劳动力市场还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均可以建立职工工资长期增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中和  贾东岚  苏鹏  
本文通过分位回归方法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工资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三类群体工资差异及工资构成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工资满意度进行分析,讨论了工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亚奇  
由于企业职工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各种技能不同,因而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各有侧重地进行培训。企业的培训一般可分为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两类。职业培训主要针对操作人员,而发展培训则主要针对管理人员。本文主要论述后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符益群   凌文辁   方俐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志涛  
本文基于终生收入法构建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通过测算净收益额与净收益率发现: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能够调节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公平差异化的工资增长率有利于强化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但现行缴费机制的"累退性"弱化了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甚至可能导致逆向调节效应;基本不存在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工资增长率和养老金待遇调整比例越高,受益企业越多且受益程度越大,代际再分配效应越强;如果利率大于养老金增长率,参保者都将遭受损失,对高收入企业尤为不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益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系统地评估了外向型FDI对企业职工收入的微观影响。首先通过典型化事实分析发现,自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但与此同时,企业内工资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08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外向型FDI显著地提高了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外向型FDI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这意味着与非技能工人相比,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后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本文的结论表明,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职工培训体系以防止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持续过度拉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法》课题组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较低,尚无正常增资机制已成为分配领域中的一大问题。本文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立法课题”的一个子课题报告。作者在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相对下降问题,做了数量上与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为解决问题,文章提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相平衡理论,并进一步具体设计了实现工资水平相平衡的步骤与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