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42)
- 2023(18187)
- 2022(15422)
- 2021(14221)
- 2020(12160)
- 2019(27770)
- 2018(27647)
- 2017(53861)
- 2016(29581)
- 2015(33149)
- 2014(33072)
- 2013(33092)
- 2012(30478)
- 2011(27321)
- 2010(27233)
- 2009(25456)
- 2008(25455)
- 2007(22895)
- 2006(19988)
- 2005(17922)
- 学科
- 济(124426)
- 经济(124282)
- 业(104682)
- 管理(96410)
- 企(92851)
- 企业(92851)
- 方法(58215)
- 数学(47827)
- 数学方法(47321)
- 农(37022)
- 财(36426)
- 业经(35440)
- 中国(29578)
- 务(25965)
- 财务(25892)
- 财务管理(25850)
- 农业(25535)
- 学(24816)
- 企业财务(24490)
- 制(23685)
- 地方(23571)
- 技术(22437)
- 贸(22407)
- 贸易(22396)
- 理论(22185)
- 易(21727)
- 和(21631)
- 划(19720)
- 环境(19115)
- 策(18172)
- 机构
- 学院(428572)
- 大学(426247)
- 管理(171841)
- 济(170912)
- 经济(167212)
- 理学(148623)
- 理学院(146985)
- 管理学(144518)
- 管理学院(143757)
- 研究(139006)
- 中国(105256)
- 京(90527)
- 科学(88155)
- 财(78663)
- 农(76596)
- 所(70942)
- 业大(67103)
- 研究所(64636)
- 江(64359)
- 中心(63794)
- 财经(63168)
- 农业(60540)
- 经(57328)
- 北京(56626)
- 范(54224)
- 师范(53703)
- 州(51417)
- 经济学(50492)
- 院(49956)
- 财经大学(46669)
- 基金
- 项目(288261)
- 科学(226502)
- 研究(208974)
- 基金(208580)
- 家(181884)
- 国家(180286)
- 科学基金(155244)
- 社会(130752)
- 社会科(123837)
- 社会科学(123795)
- 省(114336)
- 基金项目(111501)
- 自然(102318)
- 自然科(99934)
- 自然科学(99906)
- 自然科学基金(98159)
- 教育(95658)
- 划(95242)
- 编号(85715)
- 资助(85243)
- 成果(68497)
- 重点(64284)
- 部(63016)
- 发(61585)
- 创(61483)
- 课题(58198)
- 创新(56913)
- 科研(55442)
- 教育部(53621)
- 业(53500)
- 期刊
- 济(189805)
- 经济(189805)
- 研究(121646)
- 中国(78280)
- 农(70102)
- 学报(69073)
- 管理(64399)
- 科学(63128)
- 财(63103)
- 大学(51759)
- 学学(48988)
- 农业(48224)
- 教育(43446)
- 技术(38251)
- 融(35828)
- 金融(35828)
- 业经(33340)
- 财经(30787)
- 经济研究(29384)
- 业(27386)
- 经(26377)
- 问题(25121)
- 技术经济(23269)
- 科技(20613)
- 图书(20608)
- 版(20571)
- 商业(20272)
- 现代(20151)
- 理论(19817)
- 财会(18903)
共检索到62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丽文 任相伟
立足企业绿色转型跨层交互影响因素整合分析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演化脉络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企业绿色转型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战略变革和技术创新双维度的绿色转型行为;随即对企业绿色转型形成的前置动因和后效作用路径的跨层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发现企业绿色转型受微观、中观至宏观多层次因素的交互影响;最后针对跨层交互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厘出层次结构网络嵌入可作为探讨多维度因素交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支撑和分析工具。本文贡献在于:一方面表明剖析跨层交互因素下企业绿色转型动因作用机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出完善企业绿色转型路径边界的必要性。将两方面整合到同一分析框架,有助于更系统、科学的理解企业绿色转型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基于218家建筑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网络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体层面分析了网络关系强度、绿色动态能力和高管环保意识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强度、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网络关系强度、绿色动态能力与高管环保意识两两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实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王琪 牛建波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工具视角和规范核心,探讨了驱动企业绿色行为的核心因素,阐述了企业绿色行为的三类动机,包括外部压力动机、内部工具动机和内部规范动机,分别剖析了三类动机下的理论背景、驱动因素和研究趋势。在文献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缺口和挑战,尤其强调了引入新的理论视角、深化对不同驱动因素作用条件的探索、研究不同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从动态视角审视企业绿色行为动机的必要性。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绿色行为动机的认识,为企业绿色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朱兆同
利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内、外部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建筑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环保压力、竞争者环保实践、绿色动态能力均正向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及工艺创新;业主环保意识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管环保认知单独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但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效果明显。基于此,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建筑企业 绿色创新 驱动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克春 王鑫 吕慧明 梁达明
通过农业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动机结构及其驱动因素。实证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动机是由获取资源、获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构成的动机结构,充满战略性思维。政府政策支持、企业绿色价值观、绿色消费需求、环境监管和竞争强度是驱动农业企业绿色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支持、绿色消费需求、竞争强度激发了农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获取资源的动机;企业绿色价值观对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获取资源动机有负向影响;环境监管激发了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机。本研究拓展了绿色创业动机理论,为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和企业绿色创业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松波 宋华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众多环节中,绿色采购是减少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和根源,并直接影响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提高。为了有效地实施绿色采购,必须认清并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各个因素。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绿色采购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缺乏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绿色需求信息传播障碍以及政府相关法规缺失或监管不严等。通过深入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本文绘制了绿色采购制约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图以及归类分析图,并据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君 张士强 王颖 杨梦洁
新时代下传统能源企业期望通过绿色创新获得持续竞争力,因此,探究能源型企业转型驱动"黑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模型,提炼出驱动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5个主范畴,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主范畴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阐述,从而探究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机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涛 薛松
基于技术与制度交互理论,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出15项影响建筑企业绿色转型的内生性因素,采用ISM-MICMAC方法探索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技术与制度相互影响、协同促进建筑企业绿色转型内生驱动力的形成。市场调研、项目管理、财务能力是推动绿色转型的直接因素,也是内生性驱动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烨 潘伟恒 龙梦琦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外部、情景和内部3个层面梳理分析了影响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产业内部创新驱动要素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机制,并探究了创新要素协同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机理。最后,以贵州磷化工业为例,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其绿色转型升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区位条件、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全员参与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均是影响贵州省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毕楠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经过漫长的争论与探讨,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目前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是,由于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完整揭示,以往的实证研究并不能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通过构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作用机理及驱动框架的理论模型,可以发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供应商和竞争者通过驱动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雇员和消费者则可通过促进企业提高经济绩效来拉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锡荣 刘思念
在提炼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的层级递阶结构模型,从上到下依次为企业内部驱动、市场驱动、国家战略驱动、国际竞争驱动和社会驱动。划分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强关系驱动层、中关系驱动层和弱关系驱动层。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的企业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得到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分层结构作用图谱。结论对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驱动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应用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国帅 姜德龙 冯娇 陈行行
绿色建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路径之一,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绿色建造技术推广与应用遇到的障碍,在研究国内外相关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影响绿色建造技术发展的因素,并从市场、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参与度等角度得到关键驱动因素,据此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有关驱动因素进行灵敏度的动态分析并观察各主要因素的影响效果,得到碳达峰目标下我国绿色建造技术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各驱动因素对我国绿色建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技术研发程度、政策法律完善程度、绿色建造管理模式、节水节地技术效率对成本影响明显,而对生态价值和生产力效率影响不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绿色建造政策法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和技术效率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达峰 绿色建造 驱动因素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建 陈恒
针对目前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生态转型问题的忽视,运用改进的松弛测度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测算了中国13个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并探讨了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并没有达到相应匹配水平,且行业异质性特征明显。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的排名最高,是生产前沿面上绿色技术创新最佳实践行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名最低,还没有发挥相应的低污染、低能耗效应;环境规制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绩效起到抑制效应,企业规模要素、资本深化、市场竞争和外资引进均显著促进了产业绿色技术绩效的提升,而技术引进配置结构对绿色技术绩效的驱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凯 郭芬 赵占波
绿色消费行为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三部分。认知过程包括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及消费者感知效力;情感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消费者将形成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形成绿色消费意愿;意志过程是从消费意愿到付诸绿色行为的心理过程,包括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本文构建了绿色消费行为心理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并结合我国社会特点提出了政府、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应着重从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对消费者施加影响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洪燕 乔朋华
中国工业发展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绿色创新是基于目前能源与生态约束下中国工业创新的必经之路。文章采用DDF模型,分析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技术缺口比率以及全局参比下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Malmquist指数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间异质性明显,多数效率前沿省份都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在考虑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各地区TGR呈上升趋势,地区间技术缺口比率差距逐渐缩小;样本期内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显示中国大部分省份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是提高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为技术驱动,而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省份多为效率驱动,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较高的省份为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