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29)
- 2023(19987)
- 2022(17026)
- 2021(15883)
- 2020(13459)
- 2019(30546)
- 2018(30253)
- 2017(58455)
- 2016(31562)
- 2015(35272)
- 2014(34615)
- 2013(33925)
- 2012(30911)
- 2011(27551)
- 2010(27639)
- 2009(25627)
- 2008(25306)
- 2007(22556)
- 2006(19801)
- 2005(17685)
- 学科
- 济(126648)
- 经济(126470)
- 业(110532)
- 管理(107713)
- 企(98611)
- 企业(98611)
- 方法(57339)
- 数学(46791)
- 数学方法(46172)
- 财(40728)
- 农(37395)
- 业经(36507)
- 中国(32692)
- 制(28216)
- 务(27250)
- 财务(27167)
- 财务管理(27121)
- 技术(25799)
- 企业财务(25747)
- 农业(25722)
- 学(23980)
- 理论(23832)
- 地方(23269)
- 和(22006)
- 贸(21658)
- 贸易(21643)
- 划(21057)
- 易(20991)
- 体(20421)
- 银(19702)
- 机构
- 学院(442052)
- 大学(440320)
- 管理(179306)
- 济(178242)
- 经济(174482)
- 理学(154576)
- 理学院(152929)
- 管理学(150417)
- 管理学院(149575)
- 研究(141158)
- 中国(108334)
- 京(93085)
- 财(86679)
- 科学(85338)
- 农(70114)
- 所(69217)
- 财经(68112)
- 江(66135)
- 中心(64820)
- 业大(64309)
- 研究所(62335)
- 经(61993)
- 北京(58297)
- 范(55397)
- 师范(54890)
- 农业(54577)
- 经济学(53513)
- 州(52781)
- 院(51654)
- 财经大学(50522)
- 基金
- 项目(297673)
- 科学(236173)
- 研究(220203)
- 基金(217309)
- 家(187728)
- 国家(186120)
- 科学基金(162307)
- 社会(140246)
- 社会科(132963)
- 社会科学(132929)
- 省(116693)
- 基金项目(114930)
- 自然(104812)
- 自然科(102444)
- 自然科学(102420)
- 教育(101305)
- 自然科学基金(100606)
- 划(96742)
- 编号(89379)
- 资助(88724)
- 成果(71850)
- 重点(65912)
- 部(65862)
- 创(64958)
- 发(62686)
- 课题(61019)
- 创新(60093)
- 国家社会(57826)
- 制(57580)
- 教育部(57182)
- 期刊
- 济(198901)
- 经济(198901)
- 研究(129851)
- 中国(87281)
- 管理(71246)
- 财(70976)
- 学报(65666)
- 农(64519)
- 科学(61894)
- 大学(51482)
- 教育(48655)
- 学学(48582)
- 农业(44382)
- 技术(42120)
- 融(38624)
- 金融(38624)
- 业经(33969)
- 财经(33905)
- 经济研究(30900)
- 经(29127)
- 问题(25470)
- 业(25213)
- 技术经济(23492)
- 科技(21963)
- 现代(21015)
- 版(20528)
- 理论(20363)
- 财会(20303)
- 图书(20048)
- 商业(19898)
共检索到654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爽
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及投入成本高、收益外溢等特点造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作为建设现代经济的倡导者、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环境、企业实力等多种因素,以便发挥较好的政府激励效应,更有效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激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本海 黄良义 刘思峰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了节能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侧重分析了作为委托者的政府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在节能问题上的理性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双方在行为选择上的不同。研究表明:"委托-代理"模型是一个富有效率的机制,在委托代理机制下,政府和企业在节能上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改变激励策略,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节能努力水平产生变化,还会使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发生改变,实现节能调控的帕累托最优;企业获得财务意义上的好处,地方政府不仅因节能调控成效显著而得到中央的奖励,还会因其良好的政府形象而得到公众的支持。
关键词:
节能 调控机制 委托-代理 帕累托最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崔晓晨
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企业家及科技人员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冲突,提出了以企业家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分别从双向选择激励、收益分配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面对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继东 杨月巧 马志超
深入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制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提出从政府规制、行业中介组织监督评价、消费逆向拉动、顾客参与因素等四方面的激励机制,为构建绿色创新型经济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鲁若愚
众包式创新是基于互联网交互作用快速兴起的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它是指公司或其他组织将过去由内部员工执行的部分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分包给非特定的、数量庞大的网络大众完成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所呈现出的民主、平等、参与的理念及其汇集集体智慧的网络组织创新特点受到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创业企业的青睐,展现了无限的魅力。企业发布任务,参与者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众包式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参与者
关键词:
众包式创新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创新激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静丽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经营绩效低下的问题,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国有企业的企业性质以及治理机制的完善等,但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重要的原因。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及经理人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对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经理人 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耿康顺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二重委托代理结构,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采用合理的机制进行激励。从人力资本的创新价值入手,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创新激励机制,并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产权激励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外部环境制度有利于企业创新时,激励经营者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经营者激励没有本质区别。对研发人员实行业绩激励和产权激励均会对创新产生正面影响。而从长期考虑,产权激励更能提升企业价值,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是实行产权激励的必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黎明 刘书英 卢珊
企业加速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从事的服务涉及多个维度,难以将资源、精力合理的分配于不同工作任务中。因此,政府需根据企业加速器不同工作任务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宜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强度。一方面有效降低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政府的激励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企业加速器在从事多项服务的情况下,政府对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研究结果对于实现企业加速器在管理、网络化服务、人才培养、投融资等多方面的自我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毕娟
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市场失灵,使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企业难以获得技术创新的全部收益,需要一定的激励。政府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为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理论支持,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政府激励的内在一致性,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新舟 何自力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结合创新型企业经营者的特性,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经营者选择对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进而增加企业利润。具体措施包括: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工作设计激励、成就激励、荣誉激励、文化激励、道德和情感激励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文健 翁翕 龚六堂
本文分析了在研发结果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如何最优地采用研发补贴和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来激励创新并减少政府失灵问题。当企业类型可以被观测时,补贴通常不必要,且最优税率随企业研发成功率的提高而提高。引入不对称信息后,我们发现激励相容的最优税率将随企业研发成功率的提高而降低。我们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最优政策的影响,表明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政府和所有企业的期望收益。
关键词:
激励创新 委托—代理理论 政府失灵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洪开荣 薛德晓
在我国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建立政府——住宅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来研究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机理,得出结论:政府在制定激励政策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重点激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等,进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庆田
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托型多层委托代理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对其投资管理人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运营管理中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归结为保值和增值两个主要任务,构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对模型求解,探讨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在基金财产的保值和增值两个维度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替代下的激励优化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翁心刚 胡会琴
运用委托代理模型描述了地方政府与成品粮应急代储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求出了模型的均衡解。基于均衡解分析得出:地方政府的惩罚系数与其补贴标准成反比,与代储企业的投机净收益成正比;地方政府的监管概率与其惩罚系数成反比,与代储企业的投机收益成正比;而代储企业的努力水平则与其净收益成正比,与其努力成本系数成反比。相关结论可为引导地方政府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监管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